80年代,在西方艺术市场上时常出现这样一幕:每当有日本买家或其代理人出现在拍卖场上,那些神情如大理石雕塑般静穆、气质好似没落贵族一样矜持的拍卖行工作人员的神情都会在瞬间泛起微妙的变化。他们眼神中一闪而过的不易察觉的光彩,嘴角微微扬起的优雅弧度,无不表露出其内心的喜悦情绪,这些精明的国际艺术品商人知道:大主顾来了!
二十年后的今天,这一幕还在继续上演,只不过,主角由腰包鼓鼓的日本买家变成了“不缺钱”的中国人。持续多年高速增长的GDP,早已使世界人民认识到,中国和中国人的经济实力不容小视。手里有钱胆气壮的国人,也昂首挺胸地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国际场合,这些场合中就包括各个国际大型拍卖会的现场。
从最初的囊中羞涩,到现在的一掷千金,中国收藏家(买家)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大拍卖场上的宠儿。这种转变的确令全世界刮目相看。在今年的苏富比春拍上,毕加索的《阅读的妇女》以2130万美元被中国买家拿下,去年以电话匿名形式花了1.06亿美元天价拍走毕加索《裸体,绿叶和半身像》的买主,竟然也是中国人。难怪现在无论是国际艺术大展,还是高端美术画廊,都对来自中国的豪客青睐有加,苏富比已经开始量身定做,举办针对中国买家喜好的专场拍卖会了。
有外媒评价说,这是中国人扬眉吐气、赢回自信的一种方式。这种说法虽然偏颇,但也有一定道理。中国收藏家开始如同八九十年代的日本收藏家一样,让世界震惊之余更吸引了众多艺术品商人热恋般的灼灼目光。媒体上的溢美之词也纷涌而至,被宠爱、被热捧的中国收藏家,个别人已经开始晕晕乎不知所以。
然而让我们撇去浮光掠影,暂不听阿谀奉承,静下心来回顾一下日本收藏家进军国际艺术品市场的坎坷之路,或许能从中发现一些可借鉴或警醒之处。读史可以明智,十几年前身边的惨痛实例或者更有说服性。
日本收藏家与西方印象派的爱恨纠葛
(一)曾经的风头一时无两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日本经济逐渐步入高速稳定的发展轨道。八九十年代进入全盛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手头资金极其充裕的日本人雄心勃勃,开始放眼国际市场。其中有一部分在美国等地大肆购买房地产,还有一部分人则把投资的目光转向了国际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具有保值性,这似乎已经是一个人人皆认可的概念。而且艺术品又有不同于其他商品的独特性,其本身所包含的艺术文化气息使得连靠近它的人仿佛都变得格调优雅起来。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日本人对西方印象派作品情有独钟,对喜欢的画作志在必得。有统计资料显示,从1987年到1990年间,国际拍卖会上40%的西方印象派作品都落入了日本买家之手。这4年间,日本竟然从西方进口了138亿美元的艺术品!
日本人对于印象派的偏好是有其缘由的,日本传统浮世绘对西方印象派曾经产生过巨大影响,一些艺术大师如梵高等也对浮世绘艺术极为推崇。这点联系让日本收藏家在欣赏印象派作品时很容易产生共鸣,似乎印象派绘画的辉煌也能激起日本人谦卑外表下深藏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国际卖家、美术评论分析家、大银行家等也在一旁边推波助澜,都声称购买西方艺术品极具保值性的同时,更有着巨大的升值前景。就这样,日本收藏家收购西方印象派画作的澎湃大潮形成并一发不可收拾。
有人认为,原本最先也许只是个别日本收藏家由于欣赏而对印象派画作的收购,演变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对于印象派的全民追捧。其实这个认识并不全面,有一点没有提及。当年日本各大企业积极参与了印象派顶级名画的竞拍活动,其中也有为公司打广告,获取国际关注度的意味。例如著名的安田火灾和海事保险公司,虽然花费了3900万美元高价购得梵高的《向日葵》,但也因此而蜚声国际,一度占据欧美各大媒体的版面。以前也许只是在行业领域有知名度,此举下来,安田被更多普通大众所知晓,成功为企业打响了国际牌,这笔广告费可以说花得并不冤枉。
自此之后,日本各大企业竞相效仿,名作的拍卖价也节节攀升,日本人对印象派的狂热成为国际艺术市场上的一道令人瞠目的景观。在这种氛围下,除了世界顶尖画家的作品,连市场上一些不知名的印象派画家的三流作品也被日本人炒得价格虚高不下。殊不知此时,已经为日后印象派作品的没落埋下了伏笔。但那时的全球艺术品市场,看日本人时都是一脸的笑逐颜开。日本收藏家和国民也都沉浸在一种兴奋的艺术荣光里,媒体报道说当时的日本的美术馆等专业机构也被冲昏了头脑,展开了空前的“大换血”,购置了大量的西方艺术品。
(二)而今的黯然离场
然而事情的后续结果又如何呢?十几年后,大量印象派画作无法出手,堆积在日本收藏家的仓库里蒙尘纳垢,再无往日风光。巨大美好的泡沫遮蔽了许多人的眼睛,等到他们再度睁开眼睛看世界时,才愕然发现:在这个游戏中,没人来接手最后一棒了!!据日本画商最乐观的估计,当年以50亿美元购入、现仍保存于日本各银行手中的画作,如今最多能卖出14亿美元。当年财大气粗、笑傲西方艺术品市场的日本买家,现在大多正对着自己缩水不止一倍都难以出手的藏品怨声载道呢。
如此的价格落差,恐怕是当时处于艺术品疯狂时代的所有日本人都根本没有料到的。这些画作,不但没有如预期中的价格一路飙升,反而连当初的购进价格都无法保障了。有人不禁要问:艺术品的保值性体现在哪里?
其实如今这个结果,罪不在艺术品,不在那些一流大师或者三流画匠,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们自己的疯狂和贪婪所致。艺术品的确具有保值性,但不是只要与“艺术”二字沾边,就是稳赚不赔的保证了。如果你把一个本身价值一百万的作品炒到一千万,那由于炒作而衍生出来的九百万本身就是虚幻的泡沫,这个时候,你却想让这个泡沫永久不破灭,是不是有点强人所难了?
谁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引领者?
相比起当年的日本收藏家,而今让世界瞩目的中国收藏家的情况则显得更为复杂。收藏文化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但以前国人更关注的是本国艺术品(尤其是文玩古董),对于西方艺术品的兴趣则是近几年才兴起的。这无疑让众多西方艺术商都欣喜若狂。
除了中国的新贵阶层眼界更加开阔,对艺术的喜爱更加广泛外,对于西方艺术品的追捧还有一个特殊原因。一些收藏家认为收藏世界名画既可以投资获益,同时也是个“面子工程”。毕加索的真迹往豪宅里一挂,是不是显得主人也品味非凡了?虽然,普通如你我他,专业如毕生研究毕加索画作的专家,也时常根本看不出来,老毕作品里究竟画的是什么东西。
中国的收藏家们走出国门不久,却时不时有惊人之举。相较其他国家的收藏家,中国人的爱国情结更浓郁一些,一直以来都有爱国华侨或商人不惜重金从国外购买流失文物捐献给祖国。西方艺术市场上的商人早就洞察到了这个先机,拍卖场上对中国文物屡屡喊出天价的竞拍者都是中国人。他们很好地利用了这点心理,把中国文物一再哄抬到一个高不可攀的价位上来。
例如圆明园十二铜首,其中两座被澳门爱国商人何鸿燊从海外买回无常捐献给国家,但同为十二铜首的猪首和马首,相隔仅仅四年,价格就差了十倍!2003年何鸿燊斥资600多万港元买回铜猪首,2007年,购回铜马首竟然花费了6910万港元!谁是最大的得利者?答案不言而喻。关于高价回购流失文物的意义,万科的王石曾经在微博上发表了反对意见,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一番针锋相对的大讨论。
中国收藏家作为初入国际艺术品市场的观众,其中绝大多数人对西方艺术品和艺术史都所知甚少。然而久贫乍富的沾沾自喜、人云亦云的随声附和,甚至仅仅是单纯地对西方艺术的顶礼膜拜,都使得他们在一些精明的国际艺术品商人眼里看来,显得如此的“单纯”和“可爱”。一些对油画分哪些流派都一无所知的中国买家,却毫不吝惜在拍卖场上频频举牌。就像一个心无城府的豪爽汉子,热情且盲目,看见别人说什么东西好,都一幅志在必得的气势。然而他们面对的又是谁呢?是专业而庞大的艺术品商人的团队,是市场上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引领者!
其实不管是拳拳的爱国之心也好,朴素的艺术追求也罢,甚至是虚荣求名的附庸风雅,无形之中都是在推高艺术品的价格而非其真正的价值,让国际艺术品的卖家和中间商坐收渔翁之利。
中国收藏家将留给世界怎样的故事和评说?
我们的近邻日本,曾经经历了八九十年代炫目耀眼的经济繁荣期,股市一路高歌,楼市节节攀升,热钱疯狂涌入艺术品市场,各类艺术品价格疯狂猛涨。人们似乎个个都欢心鼓舞、信心满满,热火朝天的市场上好像遍地黄金,你随便弯腰一捡,就能赚得个盆满钵满。
是不是觉得这个情景非常熟悉?熟悉到让你觉得有些可怕?日本的经济神话随着股市楼市的大崩盘而破灭,国民经济也随即陷入了长期的萎缩低迷状态,艺术收藏市场也由门庭若市变成了门可罗雀。日本收藏家曾经在国际艺术市场的大舞台上风光无限,但到最后,留给世人的只是一个华丽而落寞的背影。今时今日,腰缠万贯的中国收藏家们站到了这个令人目眩神迷的舞台上开始大展拳脚。二十年后,当人们暮然回首,他们又会留给世界怎样的故事和评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