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2012春来早 全球艺术品市场聚焦东方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3-13 11:09:10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2011年,张大千的作品拍卖总额达到5亿多美元,为全球之首。紧随其后的是齐白石(4.451亿美元),安迪?沃霍尔位居第三(3.248亿美元),毕加索位居第四(3.116亿美元)。法国知名艺术品网站Artprice近期公布的“2011年全球最贵艺术品”榜单显示,毕加索在持续领跑全球艺术品市场多年后,终于被张大千齐白石超越。在他们的背后,实际上是整个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崛起。

全球艺术品市场聚焦东方

2011年,全球艺术市场总额为115亿美元,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10年的33%上升至39%,占据了头把交椅,美国的市场份额为25%,位居全球第二。去年,在Artprice所追踪的45万多个艺术家当中,张大千和齐白石成为领头羊。其中,从2002年至今,半数以上的张大千高价都在香港诞生,如泼彩朱荷屏风在香港苏富比以2100多万港元成交(2002年)、泼彩山水《瑞士雪山》以1600多万元成交(2005年),张大千作品第一幅过亿元的作品是巨幅绢本泼彩《爱痕湖》(2010年在中国嘉德以1.008亿元成交),但这一纪录并未保持多久,2011年5月,香港苏富比的“梅云堂藏张大千画”专场中,张大千的《嘉耦图》以1.9亿港元成交,创下目前为止张大千作品的最高拍卖纪录。据统计,张大千作品的拍卖收入在去年达到5.067亿美元,荣登全球之首。而紧随其后的是中国艺术家齐白石(4.451亿美元),中国艺术家徐悲鸿位居第五(2.129亿美元)。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国际艺术品市场受到影响,但由上述数据来看中国近现代艺术家的行情却一直见涨。除了齐白石、张大千之外,徐悲鸿、傅抱石、吴冠中等采用中国传统材质进行创作、同时又融入个人艺术创新的艺术家们,虽然鲜有被西方收藏家关注,但在中国买家的驱使下,他们的顶级作品价格已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而且始终是中国藏家与投资者的心头之宠。

虽然2011年的艺术品市场总额比2010年增长了21%,但是这种增长是否预示着2012年艺术市场的继续走高,这种势头还会延续多久?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在近期的一次访谈中表示:“2012年是艺术品市场一个比较特殊的年份。说它特殊,主要是源自大环境的变化与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目前,欧洲及美国经济遇到的问题与中国不同,所以,反映在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上,也有不同的表现。具体来讲,欧美发达国家艺术品市场在2012年可能还有一个比较可观的增长,主要支撑因素是危机的激发作用与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参与,特别是中国海外文物艺术品回流行为的努力。而中国艺术品市场,增长的势头可能会减弱,但不会出现市场的大规模下滑的态势,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

西方分析人士指出,中国乃至亚洲虽然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但并不表明艺术市场开始东移,而可能成两极趋势发展。这是典型的西方视角,不仅仅是世界艺术品市场的中心会东移,或者说已经在东移,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的东移也是大方向、大趋势,只是以后的世界,无论是文化艺术中心,还是艺术品市场中心,不可能是单极化的,而只可能是多极化的。但无论是多少极,中国无疑会是极为重要的一极。

大众收藏首选当代中青年

具体到中国书画艺术市场的发展,在经历了“走穴”推广、拍卖及画廊营销三个市场形态后,现在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中,人们始终面临着一个问题,谁、什么样的作品值得关注。中国画廊联盟曾表示,中国书画艺术市场已经越来越凸显出这样的一个趋势,在受市场追捧的所谓经典名家、大家市场价格迅速见顶的同时,藏界似乎在一夜之间发现了中国书画市场也是具有一定风险的,藏界和画廊在茫然间寻找新的生长点。可以说,只要有明确的艺术定价和市场定价,不分年老年少,都是有可能成为藏界关注的“黑马”。值得一提的是,当代青年实力书画家们将会成为市场发展的新宠,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随着像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等国画艺术大师的远离,已经给中国书画发展带来了更多的迷惑与不确定性,似乎在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失去了应有的热情和关注度。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有的人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有的人进入市场后乐不思蜀,已让艺术随着市场去流浪。当然,更多的人也注意到,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的一些年轻书画家们,在当代中国艺术界中已经呈现出了他们非凡的表现能力。虽然他们经历过现代思潮,也可以说曾经热衷于对西方现代艺术的经典进行重新诠释,但是书画始终是一种关乎他们的志向、姿态、生活模式与立身的观念,虽然从前看来,在书画界他们未曾有自己的话语权,但很明显的是,通过书画艺术,他们在用心营造一种21世纪新形态的文明知性。我们很有信心并坚信,在这个时代――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会促使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创作出更具价值的原创性的艺术作品,这是时代、更是中青年艺术家们对自身的期许。

当代中青年实力书画家这一群体中,不仅数量可观,并且有不少人已经在各种展览及大型的活动中不断有佳作展现,这些书画家我们能够清晰地记住他们的名字,可以肯定他们在今后会成为市场的新生力量。也许市场就是这样,当人们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它偏偏就来势汹汹地发动了,让人措手不及,难以预料。但是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九城艺术联展”带来新气息

由本报与新闻晨报、成都商报、南方都市报、楚天都市报、都市快报、华商报、华商晨报和现代快报,全国九省市权威平面媒体首次联合主办的“对话与共振――首届全国九省市艺术联展”演绎的虽不是天价,但是从经历的成都、广州、西安、上海几站的展览可以看出,大众对书画市场这个领域的关注度不断在增长,每一站的观展人数和作品的销售量都在增加。“九城艺术联展”选取的艺术家或许不是当下市场价格最高的,但确是各家主流媒体从各自城市中选取的学术性强的中青年艺术家及作品。

如今的藏家收藏作品是有所选择的更是挑剔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所收藏的一定要是艺术品,而绝非是工艺品或是游戏类的地摊货。实际上在市场的历练中,广大藏家和爱好者们也在理性中向学术靠拢,因为他们发现,真正的艺术家才是市场上最应追逐的。真正的艺术家,并不一定是市场中价格最高的,而是学术定位确定的艺术家。学术定位的确立是对艺术家成就的最好肯定,对于艺术家而言,学术定位不仅仅是学术界的事情,事实上,市场或者收藏家往往对艺术家学术定位的形成功不可没。在目前情况下,市场已经成为学术评价若干标准的重要一环,同时,学术水平的高低及作品学术含量的多少,也成为市场推广和拓展的重要基础。也就是说,没有无市场存在的学术,也没有无学术植入的市场。学术和市场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收藏家,都是要认真面对的。艺术家不能以为自身是学术的化身而漠视市场的推广,收藏家也不能以为自己是市场的化身而忽视学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两点会成为艺术家和收藏家互动的主题。而中国书画市场是一个有耐力的勇敢者们进行指挥游戏的舞台,没有长远眼光和正确选择的人,则会在市场的充分竞争中失去存在的根基。

市场永远不会让谎言常驻,更不相信眼泪。好作品最终能卖上好价钱,这是市场经济最朴素的道理。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