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内地越来越多的各大企业和财团介入到艺术收藏领域,企业收藏如何选择艺术品,如何建立起独具特色的企业收藏体系?艺术品所具备的鲜活能量如何与企业的品牌建设更好契合?一些重要的企业收藏与美术馆机构的良性互动的经典和成功案例有哪些?艺术收藏在企业与社会的互动模式当中具体实施的发展前景是什么?张子康先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北京今日美术馆馆长,在他的带领下,今日美术馆从一个企业下属美术馆成功转型为国内第一家具有国际运作水准和管理概念的非盈利民营美术馆,成为国内民营美术馆成功发展的典型案例。
机构收藏价值的两重性
在中国,机构收藏这几年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但局面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艺术在市场的价格由两个因素构建而成——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商业价值有商业规律,学术价值则需要学术机构来推动,我们今天的艺术之所以不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与我们今天学术机构发展速度不均衡有直接关系。今天我们大家去美术馆,都不知道美术馆,尤其是当代美术馆,到底在做什么,展出什么,这些展出的作品为什么有价值。我想就连美术馆本身,尤其是很多的中国当代美术馆都不能给予我们回答。因为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性质不同,中国当代艺术是线下艺术,它是由年轻人和比较成熟的艺术家创造的艺术组成,现在很难看出这些艺术文化价值到底有多大,即使是批评家,策展人,画廊老板也都未必具有极高的判断性。这时候就需要学术机构的推动,美术馆的推动。
当代艺术它本身具有实验性,从美术史上可以清楚看到,就比如印象派,一开始是不被人们所接受的,甚至绝大多数的观众是反对的。但是经过50年发展,大家都觉得它是最好的艺术,最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推动了那个年代整个文化的发展,甚至推动了时代审美的发展,成为了现在的经典。我们在看艺术品价值的时候,尤其是当代作品价值的时候,一定要去思考。当我们去当代美术馆看展览时,我们不是带着这个艺术品将来就是值钱的眼光去看,而是带着思考去看作品。当代艺术家作品的价值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时间来发展,如果它的价值要在这个时期产生影响,对文化产生推动,那么它的价值才会逐渐的呈现出来。艺术如果不能推动所在时代的审美发展,不能抚育今后越来越深厚的文化价值,它就缺乏文化价值。
收藏当代艺术作品,是共同建造、共同推动的一个过程,有这样推动作用的人才是真正的收藏家。收藏当代艺术和收藏经典性艺术不同,收藏经典艺术风险小,它的风险只在于经济大背景下你的经济实力能不能支撑这样的价格,而对当代艺术来说不是这样的,当代艺术一定要去看,它和学术价值是一起成长的,所以收藏家,和艺术机构、美术馆一样,都是这个时代文化的建造者,他们值得尊重。
在美术史上占有最重要位置的艺术家没有一个是重复的,他们都是具备创造性的,具备未来价值的。我们今天在推动当代艺术,我们指的艺术是能有真正文化价值的一线艺术。但是反过来,这个市场不一定全部是这样的艺术才能够赚到钱,大家喜欢的程度也会带来商业价值,二流艺术家因此应运而生,作为市场艺术的文化推动补充。所以我们在收藏一定要思考,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画廊在买作品时会买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会购买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从商业角度考虑,这些艺术家具备未来的增值可能性。如果有人拿到一个作品,认为是具有创造性价值的,是可能得到非常高收入的,从商业角度来讲也是值得购买的。
国际视野带动下的典藏标准
在美术馆做展览时还须这样思考:美术馆收藏还有一个涵义就是典藏,成为典范的收藏、成为经典的收藏。比如在20世纪30年代有很多出名的艺术家,为什么后来价值降低了,就是因为美术史没有书写他们。如果我们今天不这样思考,这个艺术品对未来能否带来更大的文化价值时,这个美术馆的学术位置可能就会受到质疑。大家可能会说这个美术馆收藏的东西都是最差的东西,这样就失去了美术馆真正的学术价值了。我们今天的美术馆收藏,实际上是一定要从学术角度考虑。
美术馆收藏不仅仅是简单的美术馆个体的概念,而是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理念。在整个文化产业的生态链中,我们必须考虑哪一个是带动者、哪一个是推动者。如果这个国家没有很好的学术单位来推动艺术发展,你就不可能有话语权。我们在中国做完展览就在中国出名,而在美国纽约的现代美术馆做完展览,则全世界出名,那是因为它是国际化的平台,他们有国际化的话语权。今天中国经济的强大,我们不再是做一个小圈子,而是要开辟一个国际化视野,要开辟一个国际化的学术平台,我们就会带来未来的国际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