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彭中天:文交所应是文化与经济的桥梁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2-05 08:58:10 | 文章来源: 中国经济网

北京文化产权交易所筹备组办公室负责人彭中天做客中国经济网文化名人访 王岩 摄



文交所全称文化产权交易所,是中国独创的一种文化产权交易模式。为了规范文交所的发展,国务院日前出台了38号文件,这对于发展有些过头的文交所无疑是一针强力镇定剂,随着文件的出台,一些文交所不得不暂停当前正在进行的业务。11月29日下午,北京文化产权交易所筹备组办公室负责人彭中天(微博)先生做客中国经济网(微博)文化名人访,解读了当前文交所面临的窘境,并为文交所“后份额时代”的发展出谋划策。

彭中天曾经对文化有个解读,“文化之精在文,文化之妙在化”,“文”代表的是内容,是一种精神,而“化”指的是转化,是一种变化,从文化产业、文化经济的角度看,文化关键在“化”,依据“文”来“化”,“文”有价值,“化”来支撑。他认为,中国的转化的工作做得很不够。中国5000年所孕育的文化资源数不胜数,但在“化”上基本是零,而美国的历史虽然非常短,但美国是文化产业大国,它的转化工作做到了极致,“化”出了几千亿美元的产业。中国优势在“文”,劣势在“化”。

彭中天表示,文化与经济之间应该有一个桥梁,让文化元素与经济形态嫁接,而文化产权交易所恰恰是这样的桥梁,是一种转化器。一旦文化商品化,产业化以后,就要进入市场,就会产生法律关系,因此需要有一个授权的过程。文化产权,文化要素的法律关系,就是要和产业进行嫁接、转化,因此,就要有文化产权交易所。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