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艺术收藏,有人说在国内未来的艺术投资市场中,企业收藏(严格意义上来讲应该叫机构收藏)将是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您对此的看法是怎样的?
赵力(微博):机构收藏不外乎有几个目的:一个是出于企业的财务安排,在平衡配置资产的同时,使资产具有保值和增值的作用,这是企业在资产运作方面的考虑;还有一个目的,是企业希望通过艺术品的支出来享受免税和抵税的政策,这个政策虽然在国内尚未有效实施,但在国际上已属于惯例。我们下一步要大声呼吁,争取在这点上我们可以尽快与国际接轨;还有一点就是出于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考虑。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说,一个企业要有凝聚力、要发展,就必须有文化、有品格、有性格,在这个方面有很多的案例可以证明,艺术的进入对企业发展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所以搜狐未来也要做收藏(笑)。
记者:您一直是艺术市场的关注者,针对目前艺术市场异常火爆的现象,您认为企业如果想参与进来,需要做好那些功课,需要具备怎样的前提条件?
赵力:我个人的判断是,目前的艺术市场还处在发展阶段,即使出现了问题也是属于发展中的问题。要知道,从中国的历史来看,我们在艺术收藏和鉴赏方面是有传统的,否则国内的艺术市场也不会在短短的十年内,从世界排名第十变成世界排名第二,这是基于我们的传统文脉。从更广阔的范围来讲,我们的市场发展是建立在大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建立在传统的文脉基础之上的,所以在观察大环境中的某一类别的时候,必须要回到原点来考虑整体形势。另外,现在这个社会对艺术品投资,对艺术市场的关注度都很高,积极性也非常高,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大背景。
那么企业如何来搞收藏呢?这必须有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企业收藏是在企业投资扩大再生产的同时,为建立企业文化而采取的一种资金良性配置方式。这可以说是企业资产当中的最后一块自留地,但必须有一个底线保障,那就是一定要用企业富余的、闲置的钱来做收藏,这部分资金不能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和扩大经营;第二个前提是人文理念,要看这个机构决策人或者团体对艺术品收藏的爱好出于什么目的,如果是因为看中艺术品收藏未来的增值潜力而大肆投资收藏,那这种企业收藏也没什么意义,顶多只能算是企业改行做艺术品买卖。
至于企业进入收藏之前要做的功课,我认为在资金、知识和规划方面都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请艺术顾问列出购买计划,买什么样的艺术品,花多少钱买,通过多长时间建立自己的收藏体系;财务人员要对资金量把关,企业营销团队要对收藏计划进行考评等等。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搞收藏要低调,不要大张旗鼓,否则你会导致物价被哄抬,让自己的系列收藏受损。
记者:资本一旦进入艺术市场,就会大幅改变现有的艺术市场格局。在您看来,资本的进入对机构收藏而言,是机遇还是挑战呢?
赵力:企业收藏如果想最大限度地避开艺术投资的风险,需要注意三个方面。首先,不能追高,也不能炒热;其次,买到的艺术品要有品味,而且价格要合理(即符合目前的市场行情);最后还需要分阶段地检查自己的藏品:是否按计划完成了收藏目标?收藏的艺术品有没有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分类、系列化、系统化?藏品有没有达到某一领域的高端水平,是否需要更换藏品?只有经过反复纠正,机构才能最终建立起结构严谨、品位高雅、排列顺序科学的收藏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展企业收藏的过程中,机构与专业人士的结合是至关重要的。这里的专业人士包括:专家,即博物馆或者文物研究机构的专家;市场人士,即拍卖行、画廊、经纪人和古董市场上的交易者;还有艺术品的造假者,他能帮你规避收藏高仿的风险。
需要多说一句的是,从目前市场发展的需求来看,统一鉴定标准,建立完善的鉴定责任制度也是十分必要的,现在的鉴定家、鉴赏家和评论家们,在针对某件事或某件作品进行讨论的时候,往往不能站在同一立场上,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又无法明确责任,,大家在观点上往往也很难互相认同,甚至连讨论的话题都越来越分散,这种无边际的学术争论也许能促进学科的发展,但是对规范市场是没有好处的。
记者:现在很多大藏家本身也是企业家,在您看来,机构收藏与个人收藏的不同之处何在?
赵力:企业收藏的发展一般要经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负责人的个人收藏爱好形成规模后,变成企业的永久收藏行为。这时候,收藏的发起人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企业收藏的主题和发展方向;第二阶段,企业收藏开始与企业的主营业务形成某种关联,比如国外的很多知名企业都十分注意保护和延续自身的品牌历史和文化,积累与之相关的收藏。这种收藏往往是带有主题性质的,目前在国内还很少有企业能把这方面做得非常完善;第三阶段,机构已经可以通过借助企业收藏的力量,推动收藏制度的建设和艺术教育的发展。
从总体来看,企业收藏的发展,会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推进有关部门出台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政策。而企业收藏制度的建设,也会推动国家对企业收藏、免税捐赠等文化政策的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收藏不该成为企业炫耀财富的表现,更不该成为企业的赚钱工具,这两点是最容易被国内企业收藏所误读的。现代企业应该支持和推进的是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发展,应该通过对年份不长的文物和艺术品的收藏和研究,使人们接触最前沿的艺术教育。在故宫(微博)已经承担起“文物保管员”角色的时候,企业收藏能否致力于建设中国当代的艺术体系和文化格局?总之,企业收藏可以开发的领域还有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