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艺术拍卖 亟待回归理性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9-05 09:56:48 | 文章来源: 搜狐文化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的这句名言刚好契合了当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状况。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一方面,中国艺术品市场在资本的助推下继续高歌猛进,拍卖屡创天价,进入单品拍卖的“亿元时代”;另一方面,对于艺术品拍卖...

 

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一方面,中国艺术品市场在资本的助推下继续高歌猛进,拍卖屡创天价,进入单品拍卖的“亿元时代”;另一方面,对于艺术品拍卖市场“假拍、拍假、泡沫、黑幕、诚信缺失、监管缺位”的诟病也不绝于耳。如今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有点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谁来挽住它的缰绳?

现状:开启单品“亿元时代”

今年5月,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从8800万元起拍。“这幅画应该能过亿!”几位藏家给出了自己的判断。经过多轮竞价,最终这幅作品以4.255亿元成交。这样的结局让不少行里人感到错愕。

但《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并非国内书画的最高价,2010年保利春拍的黄庭坚书法作品《砥柱铭》以4.368亿元成交,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古代书画拍卖价的巅峰。不仅是书画,在外资、金融资本、民间资本等各路热钱的冲击下,国内整个艺术品市场的拍卖价格都连创新高。

根据有关机构近日发布的2011年春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219家拍卖公司实现总成交额 428.42亿元,同比2010年春拍上涨112.71%,环比2010年秋拍上涨15.13%,这预示着今年又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一个价格普涨的年份。

中国艺术品市场从上世纪80年代末复苏,到拍出亿元人民币价格的艺术品,整整用了20年的时间;但是,从1亿元走到5亿元,只用了去年一年时间。

近日,文化部发布的《2010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中称,中国艺术品市场在近10年间取得了质的飞跃,艺术品市场的交易规模在这10年中完成了从数十亿元到千亿元的跨越,同时在与国际艺术品市场的交流互动中,越来越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报告指出,2010年我国艺术品市场的整体规模继续快速增长,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694亿元,比2009年增长41%。

内幕:资本在导演这场戏

“现在的艺术品交易市场非常热络、亢奋,处于一种让人想象不到的突飞猛进的发展状态。”华辰拍卖行董事长甘学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

一次又一次天价成交,一个又一个纪录被刷新。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像服用了兴奋剂。来自法国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已超英赶美,成为全球最大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有人甚至大胆预言:“未来3年,中国艺术品单品价格极有可能突破10亿元。”

拍卖场上艺术品拍卖价格连创新高,艺术品价格暴涨的背后推手是什么?是资本。“房子不能炒了,股票跌了,黄金也不涨了,2011年最赚钱的是什么?是艺术品”。这一说法印证了资本迅速流入艺术品市场的原动力。

艺术北京执行总监、策展人董梦阳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正从收藏型迅速转向投资型。近年来,股市、楼市始终在调整,没能走出低迷的格局,但艺术品市场恰好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继楼市、股市之后最被看好的投资市场,高回报使资金疯狂涌入。“现在许多买家花高价拍下一件艺术品,并不是因为喜欢这件艺术品,而是为了追逐利润,拍品在买家手里还没放热,就又出手了。艺术品市场正在偏离文化,越来越成为一场资本的游戏。”董梦阳说。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