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两件家具时隔15年再次面世 成交价格已达千万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2-05 19:23:37 | 文章来源: 北京日报

黄花梨四面平带翘头条桌
 

如今身价一两千万元的黄花梨家具,在25年前是什么命运?当您知道了它们的曲折经历,或许会不再惊叹它们的高价,而是唏嘘不已。

1980年代初,“黄花梨四面平带翘头条桌”和“黄花梨高束腰马蹄足挖缺做条桌”是俩难兄难弟。它们居住在北京市硬木家具厂的操场上,任凭雨打风吹。其实,这还算好的。由于黄花梨家具不许出口,而红木家具可以,所以工人甚至拆散了一些黄花梨家具,将其伪装成红木家具出口,一个卖七八十块钱。没有遭此命运的,则成了仓库里的弃儿。

但它们命中注定有贵人保护。要是追溯起来,得说到鲁班馆的师傅们。在这家京城最负盛名的家具店里,从民国时代到公私合营,师傅们一直把这两件家具当成宝贝,使其免遭破坏。

到了1984年,古家具收藏家张德祥先生慧眼识珠,保护了它们。当时,他在北京木材工业研究所工作,对明代家具十分沉迷,每天都要骑自行车去硬木厂看那些破败的家具。就这样,在硬木厂操场上的一片狼藉中,“兄弟俩”被张德祥发掘了出来。在测量后,甚至没有拍照,张德祥就用线图把两件家具画了出来,并撰文介绍其特点,发表在《家具与生活》1984年第3期上。比如,介绍“黄花梨四面平带翘头条桌”时,他写道:“这种体积的上重下轻和雕饰的上简下繁,互为调剂,创造出了一种恰到好处的清古韵味。”

让这哥俩儿真正受到瞩目的是王世襄先生。在张德祥的引荐下,王先生去硬木厂为它们拍了照,并将其收录到《明式家具珍赏》和《明式家具研究》中,而这两本书可谓明代家具学术著作中的翘楚。在描述“黄花梨高束腰马蹄足挖缺做条桌”时,王先生认为,它的设计证明了古代工匠对木料性能的了解,并采用了措施来解决装饰和坚实之间产生的矛盾。

两本书出版后,一直在收藏圈受冷落的明式家具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其中也有一位名人,他就是曾拍摄电影《火烧圆明园》的香港著名导演李翰祥。1985年,他以买电影道具之名,来到北京硬木家具厂,每件花了仅仅七八百元,就将俩兄弟都买走了。

或许这兄弟俩注定漂泊。1995年,由于在筹建影视基地时急需资金,李翰祥不得不在拍卖会上将它们出手。1995年10月,嘉德秋拍举办了清水山房(李翰祥的斋号)藏明清家具专场拍卖,这两件家具均以低于估价卖出,分别只有27万元和18万元。

去年11月21日,还是在嘉德秋拍,两件家具时隔15年再次出山。这次,它们的成交价格为估价的4倍,分别为2352万元、1008万元。不可否认的是,就连张德祥也没预测到,这俩兄弟能拍出此番高价,他本以为几百万就可以了。但他不同意的是,好多人说黄花梨拍“疯”了。“这是因为他们只看见那几条腿而已!”他介绍,这两件家具流传有序,又上了著录,在学术价值上已经得到认可。“经过这么多年的浮躁,如今一些收藏家终于懂得艺术品真正的价值了。”张德祥说。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