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上海道明2010秋拍12月10日举行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12-03 19:30:07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上海道明2010秋季拍卖会定于12月10日在静安希尔顿酒店举行,本次拍卖中国书画部份,清仲听帆楼旧藏宋元明初尺牍堪称扛鼎,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异彩纷呈,油画专场则以更加国际化的眼光,力求完美。

听帆楼及潘氏后人珍藏

听帆楼主人潘正炜,字榆庭,号季彤,在 19世纪早中期的广东洋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广东十三行的领袖。经商之余,潘正炜雅好书画,与伍元蕙、吴荣光、孔广陶等同时代广东藏家交游甚密,并屡有藏品交流。潘正炜在所著《听帆楼书画记》的序文中自言:“余夙有书画癖三十年来,每遇名人墨迹,必购而藏之。精心审择,去赝留真。”这种严谨的收藏态度,对岭南一带自清以来的书画收藏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本听帆楼旧藏专题拍品直接得自潘正炜后人,虽未见录于《听帆楼书画记》与《听帆楼续书画记》,但多有项元汴、伍元蕙、罗天池、吴荣光等收藏,且经潘正炜本人仔细考辨甄别,殊为珍贵,由之亦可对潘正炜的收藏作一管窥。此外,潘家旧藏祝枝山草书《唐寅墓志铭》,开卷即云:“子畏死,余为歌诗,往哭之恸 ……余肺腑友,微子重且铭之”,点明了祝枝山对唐寅往生的无比沉痛;而卷末写“此稿已定,不必再更,即照此誊去可也”,既可断定此卷书于唐寅死后不久,亦可窥见祝枝山对自己文章的自信。王铎《二体诗四首》成于入清之后,有马晋题签条、金开藩旧藏,尤为难得的是,此卷前一部分为王铎以隶书写就,且隶书与草书的衔接妙然天成,全无习气。经张经、孔广陶、孔广镛收藏,并递藏至潘氏孙辈潘佩裳的吴历《仿王蒙山水》则是此专场旧画之重器。此画高 229厘米,宽 58厘米,是吴历作品中不可多得的巨制。

宋元明初尺牍扛鼎

道明在今年秋天,汇集宋元明初尺牍,想必能让藏家一饱眼福。北宋司马光的《神采帖》,应为司马光壮年时所书,其时司马光虽已步入仕途,然官阶尚未很高,其以极谦卑之措辞,问“太师”之身体状况。此太师或为文彦博(1006-1097)。文彦博加检校太师的制词,即由司马光起草。北宋唐坰的《致胡宗愈伸慰帖》写唐询之子唐坰得知胡宗愈儿子早夭而致信伸慰。经考,此帖应成于 1070年。南宋范成大的《超然帖》为范成大病中与一位馆阁官员的通信,此帖当成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闰二月。南宋署名“诞”的《真知帖》,作者姓氏、里籍、生平虽无从考证,但从帖中言语、措辞观之,可判定作者或为朱熹晚年弟子,或再传弟子。元张翥的《王师大举帖》,讲述了从至正二十四年(1364)孛罗帖木儿挥师入京,到至正二十五年(1365)孛罗帖木儿被诛这一年发生在张翥身上几件惊心动魄之事,可补《元史》之阙轶,极具史料价值。元干文传的《铭佩帖》记述了作者与范仲淹八世孙范文英的一段交往。元沈埜先的《奉状帖》,内容是沈埜先向韩介石催债。韩介石虽然富于收藏,但却为人吝啬,曾向沈埜先借钱,久催不还。元张枢的《淮海帖》是一通以学生自居的张枢向杨维桢讨教诗文写作的信札。元郑洪的《亨衢帖》,讲述了在杭州为官的郑洪,在上海青浦逗留期间的一段趣事。元末明初的俞和,能诗,善书,书法酷似赵孟頫,所书《云锦帖》,甚得赵孟頫之三昧。元末明初沈澄的《春风帖》是他的诗文酬答之作。内中提及的转呈对象,铁厓相公是杨维桢;子真先生可能是王廷珍;近仁先生应即吴近仁。此帖钤有杨维桢及文征明的藏印。明初号称才华比肩解缙、而文采过之的王璲,有《征蓬帖》录七言长诗一首;陈植的《旅泊帖》,是兵部右侍郎陈植以五言律诗赠朱熹后人朱昌宗之作;郑雍言的《昭焕帖》,是《春秋》研究大家郑雍言写给另一位擅长《春秋》的学者的诗作,此人或为《春秋胡传辨疑》的作者张以宁的后人。明张弼的《幽人帖》所书为自己上班时候的“随想录”,因为对所思颇有得意,他还饶有兴致地写上“是卷宜子孙珍藏之”字样。

中国古代书画来源清晰

由同一藏家提供的赵左册页等数十件拍品是道明秋拍古代书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季赵左《溪山深秀》册页十二开,清丽秀雅,不染纤尘。世人常谓赵左为董其昌重要代笔,以此册观之,信然;明末邵弥《寒香疏影》册页十二开,写尽梅花之冷艳寒香,秦宝瓒曰:“先生笔墨冷而洁,简而秀,弥淡而弥旨,九友中之逸品也”,真可谓一语中的;程庭鹭《仿古山水册》七开,经同治元年状元徐郙收藏,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从此册中辑取了 7枚印章,一个款字;丁云鹏的《人物故事》虽仅盈尺,然图中三人神态宛然,纤毫毕现,敷色鲜丽典雅,历久弥新,落“圣华居士”篆书款;吴历的《策杖访友》扇面,经达受收藏,钱泳、瞿中溶、徐楙、文述、侯云松诸人题识赏鉴,认为此幅吴历山水“真而佳”、“尤精彩”;此外,虚斋旧藏如林滟《应真渡海》、郁乔枝《两雄》、文嘉《行书诗》等一系列明清扇面,俱颇可雅玩。程璋旧藏王原祁《秋山远岫》,纯以水墨仿黄公望,落笔金刚杵,满纸真气弥漫,兼有吴湖帆题签的是王原祁水墨画之精品;华新罗《观瀑图》,山水磅礴,人物细腻,尺幅之巨,超过八尺整纸,在华岩作品中甚是少见。此件原为张大千收藏,1946年转赠学生伏文彦,现由伏文彦先生提供拍卖。同为扬州八怪之一,原民航上海管理局副政委汪振华收藏的郑板桥《行书》,亦是六尺整纸之巨制,七分书纵横捭阖,大气磅礴;朱积诚旧藏邓石如《隶书言箴》四屏,灿然若新,为近年拍卖市场殊为罕见之邓石如珍品;赵之谦《楷书》四屏,同样是集真、精、新诸美于一体的佳构。

对联作品中,海外回流的曾国藩《楷书八言》、赵之谦《行书七言》、徐三庚《隶书八言》、王文治《行书七言》,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古代书画专场另一重要部分,来自念圣楼主人丁念先旧藏。如董其昌《行书》册页 16开,秀雅可人;“雪帅”彭玉麟在中法战争期间写给“豹帅”倪文蔚的信札17通,可补中法战争之史料;杭世俊《分题梅花诗百首》,写尽梅花姿态;朱彝尊《隶书词》册页,残缺处由张廷济补成,浑若天成,显露出王铎对他的影响。此四件拍品,亦可作为研究吴昌硕的绝佳材料。吴昌硕的另两件篆书匾额,一书“陔庐”,著录于《民初书法——走进五四时代》,墨汁淋漓,笔意酣畅;一书“商鼎秦瓦斋”,乃为费龙丁所作,圆转规整。两件作品,各擅胜场,皆为佳构。深受吴昌硕影响的潘天寿,画给白社画会同仁张振铎的《雏鸡图》,白眼向天,作互相取暖状,构图与意境深得八大山人孤傲清冷之骨髓;与吴昌硕同时代的黄山寿,临摹唐伯虎《百美图》长卷,人物众多,背景绵密,却是繁而不乱,密而不塞,堪称黄山寿作品中之精绝者。

近现代书画大师云集

同样清雅绝伦的还有张大千晚年荷花作品《碧池红荷》,《古木高士》则出版于《张大千回顾展》。“南张北齐”的齐白石,则有满画提篮荔枝的《大利图》,色彩浓重,寓意吉祥;《喜上眉梢》,写喜鹊红梅,更是讨得满堂口彩。白石高徒李可染的《青山放牧》,写牧童于牛背上,眺望远山如黛,恋恋不愿归去,而牛作回首状,却似急于归圈,别具生活气息。被誉为当代管仲的谢稚柳、陈佩秋伉俪的精品佳作,此番有集中呈现。谢稚柳的《采菊图》是其四十年代人物画的典型,人物造型尤有陈老莲的影子,敷色之大胆明丽,则明显来源于敦煌壁画;《江山揽胜》长卷,则是谢稚柳晚年青绿山水的代表性画作。陈佩秋画于 1960年的《红叶秋蝉》,颇谙宋画意趣,原为陈佩秋高花阁秘玩之作;上世纪 90年代,陈佩秋在中国山水画的材料与构图上作了大胆而成功的革新与尝试,一方面尽可能的保持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笔墨意趣,另一方面则使之具有与时代一致的视觉效果。《山中一夜雨》与《溪园秋色》便是此一风格的代表画作,在更强调光影色块的同时,且不失宋人山水的佳奥。海派画家,如吴湖帆、林风眠、吴琴木、陆俨少、唐云、程十发、陶冷月等,包括新海派的韩敏、施大畏、钱行健、车鹏飞、蔡天雄等,亦有相当精品推出;岭南画派的黎雄才,有《松壑鸣泉》、《碧流竹筏》等海外回流作品,堪称精妙;其他如黄君璧、溥儒、白雪石、王雪涛、范曾、吴作人等,同样佳作纷呈。书法方面,齐白石的篆书“受雨石肤响,流云山气灵”五言对联,大笔如椽,震撼人心;张大千、吴湖帆的几件对联作品,别斟佳妙;沈曾植、李生翁、沈尹默、严复等人的作品,亦颇有可观。

与朋友分享此事: 分享到搜狐微博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