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成都艺术村落:从田园到市场有多远?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9-10 18:02:59 | 文章来源: 四川日报

蓝顶、浓园、“红星路35号”、西村艺术品空间、re-c成都廊桥……一个个当代艺术村落在成都拔地而起,构筑起当代艺术原创作品的艺术空间,已成为成都一张独特的“城市名片”。

当代艺术村落,散落田园

四川的艺术家们喜欢选择乡村,“扎堆”定居在各个艺术村落,田园的柔风让他们自由地呼吸。

成都现有的艺术村落,最有名的莫过于蓝顶。2003年,画家周春芽等人在簇桥租下一片厂房作为画室,由于厂房屋顶是蓝色,于是将其称为蓝顶艺术中心。如今,几乎居住在成都的当代艺术大腕们都挤进了这片蓝色的屋顶下,四个区域住着何多苓、周春芽等50多位画家。

浓园青翠悦目,层层叠叠的绿扑面而来,仍然盛放的火红月季和清丽的木芙蓉点缀其间,别具意味……成都浓园国际艺术村作为中国西部最大的文化艺术原创基地,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和特有的艺术个性,以艺术大师程丛林、杨寒梅、曹阳、孟涛为代表的160多位油画家、雕塑家和影视创作者聚集此地。

今年7月,“新蓝顶”在双流县新兴县镇庙山村八组正式开村。这个被命名为蓝顶青年艺术村的地方,两层小楼的建筑,呈现出川西民居风格。据悉,首期就有20多名青年艺术家租赁入驻。“我一般都在蓝顶创作,这里远离城市比较安静。”成都当代艺术家赵弥说。

如今,继蓝顶、浓园这类“纯粹”的艺术村落之后,在成都艺术地图上,另一种介于“纯粹”与画廊性质之间的艺术村落也应运而生。去年,“西村艺术品空间”、“洛带粮仓”等艺术村落出现,颠覆了以往艺术村落的“纯粹”。它们致力于建立 “艺术品第三级市场”,以非画廊的方式经营为数众多的艺术作品,是永不落幕的展览馆,也是大众与广大艺术家交流的平台。

成都艺术生态环境让全国羡慕,艺术评论家栗宪庭认为:“成都这个地方很奇特,总是一代一代地冒出优秀艺术家,这种现象全国绝无仅有。”

艺术区在成都,市场何时能在成都?

据了解,北京宋庄、昆明创库、重庆坦克仓库、杭州杭印路49号等艺术文化聚集区,每年仅文化艺术产业就上缴利税上亿元,面对全国各地艺术文化聚集区百花齐放的态势,在全国享有盛名的成都当代艺术村落如何“出彩”?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史上,“当代艺术川军”向来是一支庞大的力量。成都占据了拥有众多优秀本土艺术家资源的优势,建起了众多的艺术村落,但总摆脱不了一个尴尬的局面——艺术区在成都,艺术市场却不在成都。

就成都的画廊而言,只有K画廊、千高原、A4等几家画廊在代理成都本土画家的作品,其中以代理成名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为主,而其他不成名画家的机会则少之又少。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不少当代艺术新人的作品几乎都是通过自己找买家,或者通过省外的画廊代理。

对此现象,周春芽也表示:“共同的文化经验和视觉经验,有利于形成一种强大的集体策略,这对个体艺术家的成长和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

对于艺术市场的拓展,“西村艺术空间”做了有益的尝试,它以平价方式经营各类原作艺术作品。目前,空间签约艺术家已有数百名,展销原作油画作品千余幅。

随着“红星路35号”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正式启动,在繁华的红星路上,一个被前卫时尚的“倒金字塔”造型设计包装的旧厂房里,打出了发展创意产业的主题牌,包括创意产业办公区、设计学院、成都制造、艺术广场、ART博览、咖啡餐吧6大功能板块,希望形成长期的创意集市卖场。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