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清宫御制瓷器 秋拍重头戏?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8-31 18:00:27 | 文章来源: 精品购物指南

 

“清三代”御制瓷器自古受追捧

古代流传至今的官窑瓷器非常稀有。官窑的精湛,代表着当时最高的水平和成就。这些物品经历了多次改朝换代、战争和政治运动,流传至今已十分不易,有的已属凤毛麟角,故目前市场上卖一件少一件,尤其“清三代”官窑瓷器。

近几年,“清三代”官窑瓷器价格居高不下,早在2004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一件清康熙珊瑚红五彩花卉纹碗就拍至165万元。

据专家介绍,清代官窑瓷器之所以能屡创天价,虽然有着艺术品回暖的大背景,但是清代官窑瓷器能受到藏家追捧,并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事情。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景德镇制瓷业,官窑、民窑俱盛,彩绘和色釉并茂,映射了中国瓷器的黄金时代。”香港佳士得中国古代陶瓷及艺术品部专家冯汝嘉认为,“御制瓷器及工艺品一向是工艺水平的极致表现,清朝皇室对此类对象的喜好与要求,更是助长了工艺水平的发展。这三个朝代中的御制瓷器做工精致,选料考究,绘工细腻,布局生动,一直可遇而不可求, 并且有一定的保值价值。因此,当难得的御制瓷器及工艺品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它们就会为世界各地藏家追捧。”而且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均热衷于收藏古物,影响所及,御制器物亦精益求精,如乾隆皇帝,他自身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对器型、图案、色彩、品种要求很高,所有御制瓷器须经御批审定和御制图样方可烧造。而对于这些御制瓷器,工匠们更是不惜人力、物力对其进行打造。因此,“清三代”御瓷的市场价格不会因目前经济形势而下跌。

对藏家来说,能觅得皇帝喜爱的艺术品或是御用之物,无疑是梦寐以求的。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在艺术品拍卖中称为“清三代”。因为拥有“清三代”官窑不仅可以显示身份、提高身价,而且可以保值增值。

清宫御瓷为何不败

据了解,清宫御瓷在20年间身价飙升,与收藏家品位转变有极大关系。20年来,收藏家喜好的瓷器已由明代转向清代。前几年经济形势好,藏家什么都愿意买,现在的经济环境下,大家都更加关注精品,只愿意对精品出手。清朝御制瓷器是瓷器精品中的佼佼者,因而更有市场。据资料显示,改革开放前,明清官窑瓷器,在私人手中流通的藏品数量大约只有2万件;改革开放后,市面上的明清官窑瓷器数量增至4万件左右;经过近30年的流失和损坏,如今市场中流通的明清御制瓷器则更加稀少。

大英帝国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世界著名博物馆的珍藏,是使清代御制瓷器在市场中价格稳高不下的另一个原因。它们对中国清朝官窑瓷器的认可和推崇,使得国际收藏机构和国际收藏家也开始对清官窑瓷器热烈追捧。而这些精品的价格稳高不下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因为“清三代”御制瓷器,皆有专门的窑场为皇室特别制作。为了达到最完美的制作效果,它们所凝聚的制作时间是难以测计的,而且产量很小,所以能流传于世、保存良好、收藏至今的清朝御制瓷器便更为稀少。在香港苏富比将于10月份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秋季拍卖会的“花赏瑶华——巴黎名藏中国艺术品专拍”中,清雍正时期的御制金胎画珐琅浅绿地“丹凤呈祥”图盖壶估价2000万至3000万港元。此外,在“彩华腾瑞——戴润斋清宫御瓷珍藏”中一对清乾隆时期的御制珐琅彩“祥云瑞蝠”开光式“四季花卉”图纸捶瓶创下估价的全场纪录,分别为6000万至8000万港元及800万至1000万港元。

除了“清三代”官窑,清朝晚期的官窑瓷器也会成为市场中的收藏重点。“清三代”御制瓷器在民间流通的数量十分有限,而晚清御制瓷器中有些品种的工艺也可圈可点。比如同治大婚用瓷,慈禧、道光“慎德堂制瓷”,都是值得留意的。相比“清三代”官窑瓷器,故宫晚清的官窑彩瓷数量多,称筒瓷,就是把重复品、一个规格的封装起来,筒瓷数量相当大。而咸丰时期由于太平天国运动曾经波及景德镇,使它曾中断生产,因而咸丰官窑的传世物品很稀少,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9.清乾隆 青釉描金双耳瓜棱小瓶



此品是乾隆官窑彩瓷的新颖之作,冬青配以金彩,极见俊逸雅致之气,无红地描金之俗艳,少霁蓝描金之炫烁,淡恬含蓄,更为高贵。该瓶由 Omer Blot将军(1824~1894年)得自中国。

2010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537.6万元

10.清乾隆 绿地粉彩宝相花观音瓶



乾隆官窑之琢器多喜置以双耳为装饰,尤其彩瓷几乎皆是,而且式样丰富,色釉多变,堪称一代未有之奇。而本品则是一例外,其形挺拔隽秀,通体饰以翠绿彩为地,淡雅柔美。

2010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190.4万元



11.清乾隆 青花福庆有余团龙小鹿头尊

鹿头尊所见最早出现带年号者为雍正时期,通常高度在45公分以上,恢弘稳健,气派大方,甚宜殿堂陈设,故雍正、乾隆两朝颇得皇家喜爱,广为流行,是为清宫最尊贵器形之一。

2010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403.2万元

12.清乾隆 青花开光折枝花果带盖执壶

执壶壶身呈玉壶春瓶式样,腹一侧设长弯流,流与颈之间以云形板连接,美观实用,设计巧妙,另一侧置曲形柄,上附圆形小系,原为牵缚壶盖之用,柄下部加以3乳钉装饰,器型线条复杂多变,雍容秀美。

2010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190.4万元

13.清雍正 粉彩过枝福寿双全八桃五蝠盘



此式粉彩福寿双全图盘为雍正御瓷之隽品,以画笔精美和布局新巧奠定其至高的艺术地位,成为瓷史之绝唱,美学之典范。

2010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336万元

14.清乾隆 孔雀绿地洋彩加胭脂料彩宝相花螭龙福寿耳瓶



本品于乾隆官窑之中堪称别致的洋彩佳器,其形尊贵秀挺,装饰雍容华丽,通体施孔雀绿釉为地,肩饰一对蝙蝠卸桃耳,玲珑别致,颈部对称彩绘洪蝠衔万字金结纹,腹部前后各绘一对以胭脂红色料彩绘就的粉红色的螭龙隔着莲花遥遥相对,肢体翻卷,手持卷草。

2010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1904万元

15.清乾隆 唐英制青花釉里红狮子戏球蒜头瓶



本品造型取法于秦汉铜器——蒜头瓶,忠实地摹制了六瓣瓜棱蒜头状,长颈鼓腹,颈饰弦纹,显然是取自内府典藏的古器为范而成,并且是历史上瓷质蒜头瓶当中与原物外形最为相近的,它与万历时期粗拙厚重的风格完全不同,彰显出乾隆时代的摹古考究精神。

徐展堂“静观堂”旧藏

2010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1680万元

16.清乾隆 掐丝珐琅甪端香熏

“大清乾隆年制”款
 


本品工艺精湛、釉彩妍美之外,最为可圈可点之处则是楷书“大清乾隆年制”6字款。纵观乾隆一朝,掐丝珐琅器皿不乏佳器,然镌刻年号款者屈指可数,镌刻年号款的甪端更是珍稀。

2010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403.2万元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