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中国艺术品市场新一轮行情的基本特点与标示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7-15 09:44:20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从2006年开始调整中国艺术品市场,一直到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从中国的一线城市如北京、广州等地区,从艺术品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到拍卖市场的震荡不安,中国艺术品市场历经的是一个由泡沫、浮躁、喧嚣、疯狂向洗涤、沉淀、冷静、审慎不断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反思与等待中逐渐迎来了新一轮的行情与曙光。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显现出了一些令人欣慰的现象与特点。可以说,历经蜕变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终究会从弱小步入强大,进而还会再度掀起艺术品投资与收藏高涨的期许,只是这一切需要人们去理性与清醒地认知,并努力地加以运作,而不是一味的盲目跟风。

一、中国艺术品市场新一轮行情正在向我们走近

金融危机后,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整合能力迅速增强,在以大中华圈为中心的推动下,再加上印度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兴起,特别是中国香港与北京的呼应,推动了亚洲艺术品市场复苏与整合发展的步伐,逐步成为世界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与中心,特别是以中国香港为中心的世界两大拍卖巨头的表现,历来吸引着来自各方面的目光。继去年秋拍之后,今年香港苏富比与佳士得春拍的提前亮相,随着国内春拍的结束,中国书画“井喷式”的行情可谓是令人瞩目,在很多人看来,这一切可能会不断地引爆中国艺术品市场新一轮的行情。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不去探析,但对新一轮行情的关注,却是我们应该认真分析与研究的。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新一轮的行情中,中国书画板块与当代艺术板块的表现尤其引人瞩目。2009年上半年,中国书画拍卖专场的价格不断走高,率先转暖,并拉动了中国艺术品市场在下半年由“暖”转“热”。尤其是中国古代书画部分出现了明显的价格上涨,高价迭出。在中国书画板块率先回暖的带领下,市场中的当代艺术板块也基本走出了上一轮的调整行情,其发展趋势逐步升温。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中国书画板块似乎与市场中的当代艺术板块呈现出了不同的市场进程。虽然中国书画板块与当代艺术板块都显现出了新的行情趋势,但它们经历的却是两个不同的进程。2003年以前,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一直是中国书画板块一马当先,当代艺术板块是在中国书画板块的拉动下缓慢预热。2003年春拍之后,中国书画市场价格率先出现暴涨,并启动了中国艺术品市场前一波的“大行情”。当历经了2004、2005两年的高速发展后,由于前期价格上涨过于迅速,中国书画板块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泡沫,于2006年年内也率先进入了盘整期,其调整幅度一度达到35%左右,拍卖市场交易规模也一度缩水了近40亿元人民币;而此时的中国当代艺术板块却积聚了力量,不断发力,于2007、2008年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作品价格也迅速攀升并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调整,特别是2008年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人们介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信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中国艺术品当代艺术板块也旋即进入调整期,市场景气迅速下滑;而经过不断调整的中国书画市场板块自2009年秋拍以来,其市场的信心又在进一步上升,从而带动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复苏,据我们预测,在2011年下半年,这一趋势会更加明显;而中国艺术品当代艺术板块市场也会不断地在这一过程中积聚力量,从而延续上一波行情的规律与走势。

分析中国书画板块与中国艺术品市场中的当代艺术板块进程不同的原因,其主要是由两个不同板块的投资属性所决定的。我们知道,在中国书画板块上一轮所展现的行情中,其主要的市场形态还是由礼品市场所支撑,收藏、投资性资金所占据的份额并不大;而与中国书画板块不同的是,当代艺术板块市场的主要形态是投资性的,不少投资还是带有艺术资本性质地介入,也就是说,其主要资金由投机性投资与收藏性投资两部分组成,礼品市场所占据的份额不大。在中国书画板块新一轮的行情中,高度的趋利性决定了资本会在当代艺术板块中找到新的市场与成长空间,当然,这种新的市场与成长空间是建立在新的当代艺术形态下的,而不可能是对上一轮行情的完全照搬与复制。

二、中国艺术品市场新一轮行情的基本特点

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新一轮行情反映的是一种市场投资结构的状态取向。也就是说,在新一轮行情发展时期,中国艺术品市场表现出了与以往中国艺术品市场不同的特点,具体而言:①在收藏人群方面,它面对的大多是年轻的成功人士,具有时尚化的审美趣向;一方面,他们在社会上获取了令人尊敬而艳羡的地位,在物质上得到满足后开始追求精神的消费。在诸多的精神产品中,书画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精粹,也最能彰显一个人的文化品位、素养和艺术内涵,故而受到年轻的成功人士的青睐。当然,这些年轻的成功人士在收藏艺术品的同时,并非只是将其当作包装自我形象的招牌,恰恰相反,他们年轻的特质与紧跟潮流的思维决定了他们具有时尚化的审美取向,具有良好的美学陶养,对艺术品内在的文化艺术底蕴有着独到的眼光与见解。因此,他们也用手中一部分闲置的资金将收藏的艺术品用于投资活动,易于获得投资领域的成功。②在投资构成方面,资金的构成大多数以投资资金为主体而非礼品市场资金占主体。传统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消费与收藏大多体现于礼品的消费水平与能力。礼品市场是建立在寻租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办事目的而选择以名气大小排列出的不同层次的作品,造成了中国艺术品市场消费通道的单一、脆弱的局面。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新一轮行情中,以投资资金为主体的格局正在颠覆礼品市场资金占主体所造成的缺陷与弊端,使艺术品成为一种重要的投资渠道与工具,中国艺术品投资而非投机的时代已逐步到来。③在作品走向方面,艺术作品大多在美术馆所、机构甚或是个人空间中收藏,而不是大量地悬浮于市场的中间环节。中国艺术品市场是“创作—展览—批评—市场—收藏”的发展链条,链条的起点是艺术品的生产者,而终端就是艺术品的消费者。市场交易的繁荣最终以终端消费量作为基础,流通兑现是打通和整合整个价值链的核心所在。但是,传统中国艺术品市场中的大部分买家的资本不是来自收藏这个终端环节,而是集中于市场流通这个中间环节。这就势必导致了投机、炒作现象的泛滥。艺术品无法在市场终端及时沉淀与消化,在流通中囤积升值、借机抛售成为其主要特征。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新一轮行情打破了这一终端缺位的局限,理性的思维促使艺术品不再大量地悬浮于市场的中间环节,而是被收藏于艺术机构或个人,有效地遏制了非理性的炒作行为,使市场的发展更加规范化。④在文化认同方面,新一轮发展行情中的艺术品较传统中国艺术品市场中的作品具有了大众性,认知面较为广泛,接受度高。如果说大家在传统中国艺术品市场时期对艺术品的文化及艺术价值还存有怀疑的话,那么,新一轮行情时期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则扭转了人们的这一想法。新一轮行情中的艺术品市场饱经历练之后,少了胡闹,多了理性;少了虚假,多了真实;少了欺骗,多了诚信。艺术品重新找到了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大众对艺术品投资与收藏由怀疑转向认可,由模糊转为清晰,由惶恐转为自信,从而扩大了对艺术品特性的认知面,提高了接受度,在收藏与投资中寻找文化认同,已成为大众重建艺术精神家园的主要手段。⑤在国际化方面,新一轮行情下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中的作品的国际化程度高。由于艺术经济与资本理念等关系,在资本的支撑下,艺术作品的价值易于被西方市场所认可。不仅是中国买家,而且是西方很多买家都倾向于购藏中国艺术品。中国艺术品频频在世界艺术品拍卖市场中获得高额成交量与成交额。

转型中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市场波动的内在逻辑,其中最为根本的是投入资本的认知偏好与价值判断,所以中国当代艺术板块市场波动的表面,隐含着的是在积极寻找一种可以用来支撑的市场支点,这种支撑与支点不是别的,而是资本的一种信心。而信心的背后却是对于收益的评判,这种收益除了经济利益外,当然也不乏精神的、文化的与社会的,其核心不外乎是我们反复强调的所谓价值判断。

以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与2005年之前相比,今天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确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未来中国艺术品市场从制度变革到战略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