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天价《砥柱铭》昭示中国艺术品价值的回归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7-12 18:53:47 | 文章来源: 中国艺术报

6月3日23时13分,2010年北京保利春拍夜场的气氛达到了当晚的最高潮。在一连串的高竞价标出之后,黄庭坚书法作品《砥柱铭》最终落槌在3.9亿元。加上12%的佣金,《砥柱铭》总成交价高达4.368亿元。这一价格创下了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价格的世界新纪录。接连13件中国艺术品“破亿”的竞拍天价,使得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迅速走出2008年的低迷,持续火爆。对此,有人担忧,也有人支持。其实,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无论是升温还是高烧,《砥柱铭》的高价成交都是件好事。

4.368亿元这个数字的确出人意料。这给中国书法带来了惊喜,虽然不少人质疑此价格有恶意炒作之嫌,但笔者以为:即使由于“热钱”的介入,导致了中国艺术品的迅速攀高,其内在的取向性和外在的影响力,都需要我们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换句话说,就算是炒作,这种选择和投入,也具有其良好的示范意义和人文推动意义。可以说,高价位对中国书法艺术的追逐,无论对于书法艺术遗产,还是对于我们负有继承、发扬传统书法的当代艺术家,这一行动的趋向都是值得肯定的。它对书法事业的发展烘托着一种潜在的、积极的作用。这样的投入取向,对提高传统文化在大众乃至世界中的形象,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渗透。

大家不会忘记,毕加索油画作品曾卖到1亿美元,而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才卖到4亿元人民币,相差甚远。我们不否认毕加索是世界级大师,但黄庭坚更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辉煌的一页。而且东西方艺术家的作品在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上本来就应该是相等的。不要把此举当成一个奇迹,而是应该看作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与世界接轨的一个过程。

笔者多次提出: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是依托国力的强盛而壮大的,所以如今的传世书画珍品、孤品、绝品一路走高,当属正常,它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都说盛世重收藏,如今国家强大了、富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越来越高,购买、收藏艺术品成为一种时尚。对于书法界来说,我们不研究投资的转移,也不会去管那些原来投资房地产、股票及其他行业的资金是否流入到艺术品市场;更不去观察中国艺术品价值的提升是否被投机因素所利用,笔者只想站在书法人的立场上来看待这一行为。有人说,艺术品已经成为继股票和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商品,甚至还有一些企业通过购买艺术品来避税。其实是不是这样,那是国家税务等主管部门的工作,如果真的是为了逃税,那是触犯法律的违法行为,自然会有司法介入。我们期盼的是中国文化的价值能真正被发掘与重新评估,人们的文化品位和精神需求得到较快、较好的提高。如今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升温总体健康平稳与否,是不是符合市场发展的正常规律,“天价”能否真正体现出艺术品真正价值的回归,这不是笔者今天想要探讨的课题。总体来看,中国艺术品在收藏界的价格攀升是因为捧也好,炒也罢,总的趋向性是积极的,说明大家在关注传统书画艺术,在关注民族传统文化。这个惊世的大广告,波及到世界每个角落、每个层面,这是其他努力方式代替不了的。这一槌所带来的影响力,说明的是传统艺术作品的强势,以及自身的稀缺和不可复制等特性。笔者十分赞同专家们这样一个观点:自身基础扎实了,中国艺术品市场与国际接轨也就顺理成章。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