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中国市场不会重蹈日本覆辙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6-07 10:35:50 | 文章来源: 《北京商报》

商报:您曾经为很多重要展览担任过策展工作,近期您在策展思路上有哪些变化?

皮力:目前,我非常关注艺术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以及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之间的关系;当代艺术与公众的关系一直都很复杂。从本质上讲,在当代艺术中,谈到“前卫”、“先锋”这两个词时,通常包含两个意思:第一,在形式上“前卫”和“先锋”产生了许多与我们日常生活不同的元素;第二,在观念上,艺术的“前卫”性和“先锋”性体现得更为激进。但是,艺术不能脱离社会和生活独立存在,要从生活中获取艺术语言,同时艺术还要通过收藏、交易等经济方式获得支持。我认为,所有策展人都应该有公众观念,画廊为收藏家服务,同时收藏家也属于公众,只有更好地为公众服务,艺术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缺乏公众关注和支持的艺术,是没有意义的。

此外,任何一种艺术风格都不可能永远“前卫”,一件艺术作品可能开始是“前卫”的,一些勇敢的藏家将其收藏,并且进行宣传推广,让更多的公众了解它。此后,创作该作品的艺术家或者作品的艺术风格可能会变得很流行,从某种程度上讲,公众是艺术潮流的推动者,每种艺术风格都是从“亚文化”逐渐变为主流文化的。

商报:谈到画廊,很多人会想到商业化。同时,目前很多画廊都在走学术化路线,但是“学术”总让人与“非盈利”相挂钩,似乎“学术”就是赔钱的。您认为画廊如何做到“学术”与“商业”相平衡?

皮力:在传统观念中,商业和艺术是相互对抗的。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艺术教育的不断完善,公众的艺术欣赏水平在逐步提高,艺术与公众之间的隔阂正在消除。艺术是相互交流和对话的过程。

同时,很多收藏家开始热衷收藏当代艺术品,艺术作品被收藏家收藏是艺术走向公众的第一步,它将逐渐取代原来的对抗。

商报:以798和草场地艺术区为例,画廊举办的各种展览,吸引了公众的目光。但是,很多公众表示,展览内容离自己很远。您认为,公众产生这种观点,问题出在哪里?

皮力:目前,公众有兴趣看展览已经是很大的进步。对于公众来说,不一定要理解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喜欢是最重要的。

商报: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日本曾经历当代艺术从泡沫产生到破灭的过程,使得艺术作品价格大跌。目前,中国当代艺术正在经历“挤”泡沫的过程,您认为中国当代艺术是否会出现与日本相类似的结果?

皮力:我认为,目前中国企业收购西方企业,用大量的资金购买房产、公司股份,以及西方艺术品,这与当时日本的情况有些相似之处。但是,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与日本则不同,当时日本本土的艺术品市场并没有形成,收藏家主要以收藏西方艺术作品为主。然而,中国艺术品市场形成已久,目前中国收藏家购买的艺术作品分散在国内外,以国内和亚洲地区的艺术家作品为主,因此,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更为安全。

从投资角度上看,很多收藏家确实担心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泡沫破裂后所带来的影响。但是,对于真正喜欢当代艺术的收藏家来说,泡沫所带来的影响并不严重。我认为,面对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心态,能够体现出收藏家对于当代艺术的看法。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