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名人书法手迹引爆春拍市场 多以高价落槌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4-20 13:47:26 | 文章来源: 东方网

近日落槌的2010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中国书画拍卖会总成交额高达4亿多港元,创出该拍卖行历年来中国书画拍卖之最高总成交额,为今年春拍市场开了一个好头。在众多高价成交的书画作品中,胡适的书法立轴《自提小照》,估价5万至7万港元,成交价则达到了122万港元,林语堂的《浮生半日闲》也从4万拍至30万港元。

从去年秋拍起,一些文化名人的墨迹便在拍卖场上获得青睐,近期结束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众多名人书法作品更是以高价落槌,一股名人书法手迹的收藏热正悄然兴起。

卖价超出买家预期

据拍到这件书法的D先生介绍,其给代理人的指令,是不惜一切代价获得这幅书法手迹,因为胡适的这幅书法对其而言,更像是激励名言。除了这幅书法,D先生不久前还在上海的一场拍卖会上拍得于右任书写的“但求无愧我心”。但此次胡适这幅作品竞拍如此之激烈,也超出了他原先的预期。

之所以这幅书法作品被称为《自提小照》,主要是因为上面的一段话:偶有几茎白发,心情微近中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作品最早见端于其送给友人陈光甫的照片背面。就胡适个人的志趣而言,他宁愿从事单纯的学术研究工作,但为国为民计,他只得暂离学术。胡适此时的心理状态他自己曾经有过流露。从1937年9月至1942年8月,胡适就是以这种“过河卒子”的心态,在美国度过了5年外交生涯。在武汉失守后,胡适迅速拉到了美国给中国的第一笔2500万美元的贷款。

不仅是胡适的这幅书法手迹,林语堂的《浮生半日闲》,估价4万至6万港元,在此次拍卖中的成交价也达到了30万港元。从这幅字中,似乎可以看到林先生的闲适与安然,以及研究学问时的敏锐与才思。

不能仅以平方尺论价

在近年的拍卖市场上,书法行情节节走高,而名人墨宝也备受追捧。作为两者的结合,名人书法手迹既显示出高超的书法记忆,也展示了特定时期名人的心境以及与受赠者的关系,因而更受到市场的关注。

在去年的秋拍市场上,北京华辰拍卖行推出的“书巢秘藏近现代名士手迹专场”,萃集了弘一法师、夏硏尊、马一浮、钱钟书、茅盾等20世纪学者名人书法手迹,最终全部成交,成为拍卖市场中一个独特的亮点,反映了市场和社会对文化和文化人的尊重。其中弘一法师为王伯祥所题的书斋名———书巢,仅仅2.5平方尺,最终拍到了170万元,充分体现出了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

受传统模式的影响,许多人往往根据单位价格,即每平方尺的价格来判断一件作品的价值,但这并不适用于名人书法手迹投资。就拿孙中山的书法“博爱”来说,目前市场上的成交价从6万至70万元不等。像2007年就有一幅作品拍到了70.56万元,上面的题识为:丹林先生属。孙文。为孙中山赠送给南社成员陆丹林的,“博爱”两字刚劲有力,笔力浑厚。由于前期南社与辛亥革命的密切关系,因此这幅作品的意义就不同凡响,同时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名家赠送给陆丹林的墨宝经常可以看见,这也增加了这幅作品的价值。

玩味书法外的文化内蕴

据业内人士介绍,名人书法为何有如此高的人气,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名气和他们作品中的历史文献价值。收藏者往往是他们的“粉丝”,收藏其作品除了玩味书法,更是受其人格魅力之感召。

中国近现代史上,很少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书法家,但是却出现了一批国学功底深厚,兼容中西、横跨古今的大学者、大文人,如王国维、章太炎、梁启超、于右任、胡适等等,这些学者文人,对书法都有很精深的造诣,他们并不以书法名世,然而,他们的书法却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文化内蕴和文献收藏价值。在对这些名人书法手迹慢慢品读的过程中,藏家可以慢慢品味其中的深意,解读文化巨人们不经意间留下的珍贵历史资料。如胡适书法是典型的学者书法,其特征是文雅、含蓄、隽永、流畅,无雕琢气、造作气、浮躁气和江湖气,在胡适所遗留下来的书法笔迹当中,其表现形式多为信札、小品,而很少有厅堂式巨作,也很少有用于应酬或人际交往的所谓的书法创作。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文人书法手迹拍卖价格的走高,鱼目混珠也成了拍卖市场上公开的秘密,投资者需要在市场中炼就眼力,可以参考《民国书画大全》、《名人民国书法》等书籍。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