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9BG066)中国公众艺术消费现状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组负责人为浙江大学景乃权副教授,成员是丁凡老师、马健老师、宋慧文老师、程晓玲老师、贺雷、莫盛良、李黎黎、姚国峰。本课题旨在通过对艺术创作群体,艺术消费群体以及连接两者的艺术市场中介组织的调研,更好地满足和引导公众艺术消费需求,努力促进和活跃多元艺术创作,积极探索中国艺术市场健康发展的道路,切实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大环境,从而更好地弘扬文化主旋律,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文化软实力。
在中国当代艺术问题中,艺术和市场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根据对艺术工作者的调研,我们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绝大多数的艺术工作者对艺术市场表现出又爱又恨的矛盾态度。一方面他们希望市场能很好的发掘他们自身的优秀作品,另一方面又害怕市场过度地介入会使艺术本身迷失创作方向。事实上,艺术市场本身具备着天使和魔鬼的双重特性。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发现艺术工作者对艺术市场的矛盾心理主要反映在市场对艺术精品的创作和价值发现两个方面的影响。
众所周知,艺术精品的多寡不仅说明了一国文化艺术强盛与否,而且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国家是否繁荣,民族是否昌盛。在世界历史上有很多灿烂的文明,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等,当现代人提起它们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他们经济、军事的强大,而是它们文化的繁荣。优秀的文化会代代相传,而作为文化凝练的艺术精品更是成了其最重要的时代标志。
可见,树立精品意识,不断创作出艺术精品,并赋予艺术精品应有的艺术地位和经济地位是一个国家艺术市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调查中,之所以有这么多的艺术工作者对艺术市场又爱又恨,原因就在于目前我国的艺术市场还无法给我国艺术精品创作提供肥沃的土壤和公正、有效的评价体系。因此,弄清楚艺术精品和艺术市场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艺术精品的创作和评判过程,更快地建立起规范化的艺术市场运作。
艺术市场对艺术精品创作和评判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西方艺术史上,艺术市场以教皇和教堂、教会,国王、贵族和宫廷,家族和社会团体所组成的赞助人和赞助团体为中心,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所秉承的意识形态,所崇尚的审美趣味,决定了艺术家的创作倾向,并通过题材、主题、形式和风格体现和展示出来。古代的中国大体亦如此。现代,随着以博物馆为中心的美术展示、收藏、研究制度以及以画廊为中心组织起来的艺术市场的建立,彻底地改变了艺术家与艺术市场的关系。艺术不再由皇室、贵族等少数人享受,而是变成了大众可以接受和欣赏的对象。同时,艺术家不再直面赞助人,他们与艺术收藏和艺术接受通过由画廊、批评家、传媒和艺术刊物等组成的庞大的艺术中介进行联系。艺术家的创作具有更加独立和自由的空间。同样,现代艺术市场的建立使得对于艺术作品的评判不再局限于宫廷、贵族等少数人,而是更多地受到公众和中介机构的影响。因此,艺术市场的出现对艺术的独立自由创作,特别是艺术精品的出现具有巨大的作用。
但是,艺术市场的不规范发展也会让众多的中介机构和个人因为物质利益而诱导和影响艺术家,让艺术家创作最容易被大众接受,最容易获得物质利益的作品。诚然,纯粹以物质利益为目的的创作可以保障艺术家的生存并给艺术家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流行的、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也往往只是具备了伪真、伪善、伪美的娱乐功能,不足以成精品。同样,那些只有少数人欣赏的所谓“阳春白雪”有可能具备更多的成为精品的条件,但是由于作品不易接受又制约了创作者的物质收入,甚至无法保障基本的生存条件,从而促使创作者转行或者纯粹以物质利益为导向。因此,不规范的市场发展容易破坏艺术精品创作的土壤。
艺术市场的规范化运作需要很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积极促进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要深刻认识艺术市场对艺术精品创作的影响和价值误判的可能性。在世界艺术史上,曾经有很多流行的作品成为了经典,如大仲马的小说,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作品成了传世之作,如梵高的画。因此,在公平、有效的作品评价体系建立之前,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中国时下流行的与不流行的艺术作品,给它们展示自己和宣传自己的机会。时下的中国,艺术收藏和投资者越来越多,也有金融机构推出了相应的艺术理财产品,但是,无论是收藏也好,投资也罢,只有真正的艺术精品才是值得永久珍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