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艺术市场

艺术市场专家杭州论道——在危机中坚定信心 在挑战中把握机遇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0-21 22:27:16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美术周刊

文/高天颖

10月16日,“2009杭州·中国第五届艺术财富高峰论坛”在杭州举行,200多位来自海内外企业界、金融界、收藏界和艺术界人士共聚一堂,就艺术财富、艺术产业、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现状、发展等议题展开研讨。以下是三位与会专家的观点,他们从各自角度发表了对艺术品市场的看法,带给我们一些启发和思考。

要进一步开放文物艺术品市场

吕济民(国家文物局原局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现阶段艺术品市场的兴起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如何创造和发展艺术财富,如何进一步拓宽和开放艺术品市场,如何打造高品牌中国特色艺术品市场,已成为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问题。

当前北京的艺术品市场有三大块:拍卖市场、古玩城和商店门市,这三块基本上是经注册批准和流通有序的。此外,还有一大块比较混乱,有些属于无照经营,没有固定资金和场所。目前北京谈论较多或分歧较大的有三个问题:一是艺术品的价值、价格和真假,谁能一锤定音?二是艺术品市场混乱,要不要“标准化、规范化”?三是赝品泛滥,艺术品市场要不要打假?近期我在参加一些研讨会和座谈会时都涉及到这些问题。有人问我:“谁能一锤定音?”我说:“当事人能一锤定音。”也有人问我:“艺术品市场要不要打假?”我说:“艺术水准从来就不是以真假划分高低。”还有人问我:“艺术品市场要不要标准化、规范化?”我说:“过早规范不利于发展。”

我认为当前打造高品牌艺术品市场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大力组织收集和创作高水准的艺术品,既要丰富多彩,又要突出中国特色;二是广泛开展艺术品收藏、鉴赏、弘扬活动,既要向社会普及,又要重视业内提高;三是扩大投向社会,投向世界,为社会发展服务,充分发挥世界影响力。这三方面的工作都必须依据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原《文物保护法》规定“私人收藏的文物由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收购,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经营文物收购业务”。这实际上是禁止文物进入流通领域,禁止开放文物市场。现在增加《民间收藏文物》一章,从法律角度充分肯定了民间收藏文物的重要性,规定了民间收藏文物的合法途径,允许民间收藏文物依法流通,使开放文物艺术品市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画廊代理制应尽快规范

吕继刚(香港《镜报》董事、浙江大学客座教授):最近几年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中国的艺术市场快速演变成除纽约、伦敦之外的热点市场。在过去的几年里,艺术品市场全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艺术市场格局。艺术市场在全球化背景下存在着广泛联动性,中国艺术品市场毋庸置疑地还是要受制于整体经济的大背景。

客观上,较之西方艺术品市场的历史,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存在一些结构性的问题。1993年以来,随着我国艺术品市场的迅速发展,众多画廊相继成立,各种形式的艺术品展销活动活跃,拍卖公司频频举槌,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向人们昭示着艺术品市场的繁荣。然而,艺术品市场繁荣中又夹杂着众多的混乱,并且缺少艺术品市场应有的规范。

作为一个健康的艺术市场,画廊是一级市场,拍卖行是二级市场,其次是艺术博览会。而在中国艺术市场上,目前作为二级市场的拍卖公司,无论是从所承担的市场职责,还是从市场定位的角度来看,都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一级市场画廊的角色。许多艺术品直接通过拍卖公司进入到市场消费的环节,在数量、规模以及担当的市场角色上,拍卖公司与作为一级市场的画廊形成了利益冲突。在拍卖行业火爆和热闹的局面下,中国画廊业却举步维艰。而另一些潜在的直销市场,使许多收藏家常常绕开中间渠道,直接与艺术家进行交易。总体上讲,目前中国艺术市场产业链各环节上都存在着不够规范的地方,这些状况需要通过开放、规范的市场环境的建立来逐步改善。

画廊作为艺术家和收藏者之间的重要中介,亟须推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经纪代理制。中国的画廊代理制说穿了是参照西方而来的。在国外,历史上很多艺术大师都是通过画廊来卖画,而只要有点名气的画家,也都有画廊或经纪人代理。中国目前没有完善的艺术市场体制和完善的经纪人法,就连画廊最基础的代理制度也存在不少缺陷,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与国际的对话、交流。

中国的画廊代理制现在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运行起来没有那么顺利。规范和加强经纪人代理制度和代理行为至关重要。只有从机构的合法性、经营过程的合法性进行规范,并由懂艺术、懂法律、善于经营而且正派的人来负责经营管理,才能使艺术品市场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作为一级市场的画廊,在市场淡季,还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办展览上,多搞一些学术性展览交流,培养观众也是画廊的职责。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春天将率先到来

余静波(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自2008年10月以来,全球各大艺术品市场都出现了与金融市场同步的不同程度下跌。这也打破了“艺术品市场与其他投资市场间存在不相关性或绝缘性”的神话。据梅墨指数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艺术品市场下跌幅度为33%;英国《金融时报》的研究也表明,当前艺术市场与股票市场的相关性已从原来的0.1上升到了0.48。

站在一个金融从业者的角度思考,我认为这一变化的原因有二:一是艺术市场参与资金的变化。20世纪的艺术市场是由收藏力量所支配的市场,这既决定了艺术市场是由不同趣味与收藏圈所集合而成的,也决定了艺术市场的高门槛、小众性以及封闭性。而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03年以来,艺术市场从原来的收藏市场逐渐转型为投资性市场,来自金融、房地产、能源及大宗商品领域的“新钱”涌入,艺术市场资金大大增量,资金结构巨大变化。因此金融危机一爆发,“新钱”领域无一幸免,这就直接影响到艺术市场的资金总量,下跌在所难免。二是艺术品本身的特殊性。无论是出于消费目的还是投资目的,艺术品都在“购买排序”中靠后,而在“卖出排序”中靠前,因此在全球金融危机面前,恐慌令人们对于艺术品的态度开始非理性地“脱离基本面的交易”,根本不考虑其价值因素。

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市场风险具有不可预测性,即当代艺术品市场涨跌变化受制于全球经济,难以掌控;投资风险会几何级放大,即“新钱”对艺术品投资盈利目的带来了艺术品市场资金流的极不稳定性,市场一旦波动,就会带来无限放大的叠加效应;信用风险需重新审视,艺术市场各级产业链受到危机影响,暴露出众多为单边市场所掩盖的弊病,“非理性交易”促使人们再次审视专业机构的专业水准。

应庆幸的是,在全球艺术品市场受到冲击时,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特殊性,即中国书画与中国古董占70%以上的交易份额,使国内艺术品市场表现出优于国际市场的稳定性。据专家预测,尽管也受到国外市场影响而进入调整,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春天要比国外艺术品市场春天先到来。在春天到来前,我们要做的正是在危机中坚定信心,在挑战中把握机遇。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
· 重组——新气候中的新机遇
· 世界经济“大变革”,中国艺术大机遇
· “中国当代”盘活亚洲艺术市场
· 非理性投机都会失败 艺术市场绝非股票市场(图)
· 用钱堆出来的艺术市场行情能持续多久(图)
· 中国艺术市场之40问
· 新资本入场 金融行业逐鹿艺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