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艺术市场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红色收藏要“挑三拣四”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8-15 17:56:03 | 文章来源: 美术报 朱浩云

  如今,在各地收藏品交易市场上,带有红色烙印的物品往往会受到各路藏家的青睐,毛主席第一至第八次检阅红卫兵的电影海报收购价就要几万元;一套瓷质的毛主席像章在上海拍卖时获价3.2万元;一本40开品相较好的《红灯记》连环画价格已在500元以上;一套品相好的“样板戏”连环画市场价已近5000元,彩绘本则高达上万元。一枚“全国江山一片红”邮票曾经拍到10万元以上;80余件“主席用瓷”在北京拍卖场上以864.76万元成交。尤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中国嘉德推出陈衍宁的油画《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上拍时受到了各路买家的青睐和追捧,不少买家你争我夺,互不相让,并出人意料地以1012万元的天价被一藏家收入囊中。2007年陈逸飞的《黄河颂》在嘉德拍卖会上再次受到各路藏家的青睐,这件作品经过各路买家多轮反复争夺,最终以4032万元的高价成交,赢得全场买家数次热烈掌声。此价不仅夺得陈逸飞本人油画作品的最高价,也创下了中国内地油画作品成交价的高纪录,仅次于徐悲鸿的《放下你的鞭子》。据有关资料显示,《黄河颂》曾在1995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亮过相,当时以128万港元成交,此次以4032万元拍出,比1995年的价格上涨了30多倍,涨幅之大,令人咋舌。如此天价无疑为其他红色油画价格的大幅上升腾出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可以说,红色收藏的旋风正席卷大江南北,目前仅收藏毛泽东像章数量达到万枚以上的“大户”已达五千多人,还有许多藏家正在为建私人红色物品博物馆而蠢蠢欲动。

  那么,据有关专家认为。从事红色收藏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防止买进赝品。由于红色藏品的价格行情看涨,一些人为了牟取暴利,他们会不择手段大肆造假,比如“文革”时期的宣传画在各地市场上赝品很多,买家若要辨别真伪,只需比较一下就可分辨。现在宣传画、连环画、年画、瓷器、票证等都有赝品出现。

  二是收藏红色经典物品。原因是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留下的红色物品很多,涉及的范围很广,如照片、纪录片、报纸、杂志、瓷器、电影海报、国画、油画、漫画、年画、连环画、版画、雕塑、像章、红宝书、大字报、红卫兵袖章、邮票、刺绣、火花、烟标、票证等等。藏家收藏必须要有选择,对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红色经典物品可多加关注,否则无论是藏家的财力还是藏家的精力都是无法承受的。因此要有选择性地收藏,切不可面面俱到。

  三是不要追高,逢低吸纳。由于参与红色收藏的人与日俱增,许多红色藏品的价格已被抬得很高,像毛主席第8次检阅红卫兵为题材的宣传画——《光辉的榜样,伟大的创举》,当时一开印量达360万份,现在成交价已达万元以上。不过,宣传画仅仅是“文革”绘画中的一个收藏品种。需要指出的是:现在各地举办红色收藏品交易会的很多,各地红色收藏品的价格落差很大,有时在甲地100元买进,在乙地可能50元买进,因此藏家可以多看看、多比较,从中可以选择价廉物美的红色藏品。

  四是要注意藏品的品相。尤其是纸质品,如宣传画、书籍、报纸、邮票、大字报等,在选择购买这些时,应力求全品相,所谓全品相是指全新的、未张贴,整个画面完整、清洁、未褪色。像张贴于大街小巷的宣传画一般是从印刷厂或是新华书店直接流出。当然,对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的老宣传画不能要求太高,那时发行的宣传画,能有个八九品就不错了,宣传画上有折痕,边角上有轻度裂口都是正常的,毕竟经历了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所以,品相也需要区别对待。

  鉴于红色遗物折射出了当时国家和社会的现状,不失为历史的一个缩影,收藏和研究它都非常有意义。藏家在收藏时一定要遵循“真、专、精”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红色收藏有特色、有成就。


美术新时代

  庆祝新中国六十华诞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研究报告(2008)
· 金融资本进入艺术品市场是把双刃剑
· 内地拍卖公司首超海外同业领先艺术品市场
· 刘益谦:我如何拍得《写生珍禽图》
· 古书画升温后需谨防“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