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金融,这绝不是简单的加法模式,当两个纵横交错的体系发生撞击的时候,总会碰撞出惊世骇俗的火花。艺术银行、艺术基金、艺术按揭、艺术抵押、艺术保险、艺术品产权交易……这便是艺术与金融相汇而绽放的花朵,但最终的果实又会是怎样的呢?
时机:这个夏季,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的步伐终于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大举迈进,是顺理成章,还是拔苗助长?
“从什么时候开始做都会是有问题的!”谈到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与金融接轨的时机问题,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董国强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国内的拍卖业刚起步的时候,也面临很多问题、很多质疑的声音,但只能在开始做了之后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现在的艺术品市场金融化也是一样。”
从三年前国内艺术品市场初现金融化的端倪,便引来各方关注,迅速成为市场焦点。然而,时至今日,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的态势已经愈演愈烈,业界各方却仍然未能达成一致。鉴于国外早有业已成熟的范例,艺术与金融联姻似乎也没有遭到“家长”们的过多反对,业内人士纷纷表示,金融化无疑应该是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问题的焦点却是:以目前国内金融市场与艺术市场均尚未成熟的表现来看,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的时机到来了吗?面对这样一种陌生而又熟悉的范式,尚处“童龄”的中国市场又该如何将艺术与金融“撮合”到一起呢?
“以目前国内的情况看来,艺术品市场走向金融化为时尚早。”上海资深艺术品投资顾问石建邦表示,鉴于国内市场在制度、经验、评估等各方面的不成熟,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的进度宜放慢脚步、慢慢摸索,“国内的艺术品市场还没有繁荣到可以一步走进金融界的程度”。上海资深艺术品市场媒体人士林明杰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中国人现在做什么都喜欢‘大跃进’,其实就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
一边是发轫多年却尚未走过“青春期”的金融市场,一边是虽问题多多却仍在茁壮成长的艺术品市场,有关“时机”的分析对于它们来说遥不可及,有想法就要付诸实践似乎才是充满活力的表现。
动力: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动力的作用,是什么原因使艺术品市场奋力“扩张”,又是什么状况触动了金融的神经?
“金融危机、通货膨胀对中国人的触动很大。”深圳格丰艺术机构艺术总监黄泷这样解释当前艺术品金融化高潮来临的原因。“中国的投资模式非常少,好像除了股票就是房地产”,金融危机下,大家需要寻找新的投资点和利润增长点。这一观点被业内人士反复提及,金融风暴促进了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的进度这一论点得到了各方一致的肯定。近一年时间以来,尽管艺术品市场下滑趋势明显,但与其他投资品种相比较,其强劲的抗危机能力还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从今年的春拍中就能找到证据,破纪录拍品的诞生几乎使艺术品市场找到了“鹤立鸡群”的感觉。而国外的一些艺术基金相关数据也表明,在市场并不景气的情况之下,好的艺术品是最具保值增值能力的投资品种。因此,金融资本选择艺术品市场这个“避风港”实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另一方面,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理念在近几年得到极大的普及,收藏类电视栏目的蜂拥而上,各地收藏市场的遍地开花,让普通百姓都产生了收藏与投资艺术品的冲动,甚至早有人预言国内即将迎来一个“全民收藏”的时代。但优秀艺术品的高门槛儿却不是一般人迈得过去的,拍卖仅仅是属于少数人的游戏。于是,如何让更多的人涉足艺术品收藏,就成了各方都在积极探索的问题。大势所趋,金融业到艺术市场分一杯羹自然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然而,尽管理由似乎已经很充分:金融危机的偶然造就了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的必然。但关于时机的讨论依旧争持不下,国内艺术市场在一股疯狂的推动力之下走向了金融,这种“早熟”的表现又会结出怎样的果子呢?“我们能做的只有拭目以待。”林明杰的话其实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当前的态度。
蜕变:同样的种子在不同的环境中会结出相差甚远的果实,在中国市场的大背景下,金融化的艺术品市场又会是怎样一番模样呢?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任何一个特定的环境对于结果往往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的艺术市场效仿西方成熟模式,但发展了十几年,画廊业、拍卖业早已过了起步阶段,但事实上却与国外的市场体系相去甚远。一级市场不成熟、拍卖行业不规范、评估体系不健全,而监管机制、法律法规也均尚未成型,种种痼疾钳制着市场的健康发展。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又伸来了金融这支大手,艺术品市场的反应又会是怎样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