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振堂
《美术周刊》: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家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成就卓著,收藏作为一个文化或经济门类也不例外,发展迅速。在您的记忆中,改革开放初期国内收藏界是怎样一种状况?有哪些印象特别深的人和事?
闫振堂:改革开放初期,党中央号召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全国各地都成立了专门机构,查找、赔偿“文革”中从知识分子收藏家手中抄走的大量珍贵文物、艺术收藏品。实物在的,将实物退还原主;实物不在的,做适当赔偿,实际上是象征性地赔偿。我当时是文化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书画类赔付最多的也不超过150元。按这个办法,文化部机关,包括一部分直属单位,赔偿近40万元。
当时对收藏有认识、收藏比较自觉的只是一少部分人,大多数群众很少主动收藏。有不少收藏家把世传的珍贵文物、收藏品捐献给了国家。现在故宫藏品据说是150万件,我估计有20万件是民间捐献的,上海博物馆也至少有十几万件是民间捐献的。
2001年后,全国民间收藏组织不断涌现,几乎遍布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收藏队伍持续壮大,并且出现许多收藏品价值过亿的收藏家;民间收藏活动的场所、渠道、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全国的收藏品市场近千家,各种博览会、展销会、研讨会、鉴赏会成为开展民间收藏活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全国建立了一大批私人博物馆和私人收藏馆,出版了很多收藏类的图书、图录,开办了一批收藏网站,创办了很多收藏类报刊;中央和地方许多电台、电视台都开设了收藏栏目等等。
《美术周刊》:有报道称,我国目前的收藏爱好者有7000万人,年交易额达200亿元,您怎么看待这样一组数字?如何评价收藏现状?
闫振堂:所谓的“7000万人”,我想主要是指专门从事收藏活动的、比较有自觉性的收藏者;“年交易额达200亿元”很可能是拍卖行业的统计数字,如加上全国的古玩市场、奇石市场、邮币卡市场和其他艺术品收藏市场以及私下交易活动等等,我认为成交额要大大超过200亿元。
现在应当说是“人人在收藏,家家户户在收藏”,当然这里面有很多人是不自觉的收藏者。如果说评价收藏状况,我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收藏事业也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对收藏的认识程度,收藏的对象与内容、形式与手段、范围与效果等等都起了巨大的变化。今天的民间收藏事业已成为人们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中越来越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美术周刊》:有人把今天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五个收藏盛世,有人把目前的收藏热命名为“全民收藏”,您是否同意这样的分析和概括?收藏热背后的成因是什么?
闫振堂:我国历史上形成民间收藏热有三次:第一次是北宋末年,第二次是康乾盛世,第三次是同治、光绪至民国初期。这三个时期的共同特点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以收藏为乐;其次是假货层出不穷,常常以假乱真;再次是市场活跃,各种古玩、书画被收藏率很高;再就是收藏研究成果频频问世,许多收藏、鉴赏类书籍至今仍有借鉴作用。
我可以肯定地说,民国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不是“收藏盛世”,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文革”,这些时期都不能称为“收藏盛世”。只有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逐步形成“收藏盛世”。对照三次收藏盛世的特点,今天应为中国历史上的第四个“收藏盛世”。
我很赞成“全民收藏”的说法,因为收藏品不仅仅是文物,我们认为凡是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纪念意义的东西,都可以作为收藏品。一般家庭都会有几件比较好的心爱之物,都是收藏品。这就是“人人在收藏、家家户户在收藏”,或者叫“全民收藏”。
《美术周刊》:有人说,把买来的艺术品放一两年就出手的是投机,5年左右的是投资,只有持有10年以上的才叫收藏。在您的概念里,什么样的行为才叫收藏?现在相当多的人搞收藏是为投资,甚至对收藏一无所知也投入这个领域,对这些朋友有何建议?
闫振堂:买下艺术收藏品,不管是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认为都是收藏活动。收藏是一种投资方式,但作为一名收藏者,要通过投资、收藏,进一步认识收藏的深刻意义:收藏是记录历史、保存文化的特殊载体;收藏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遗产的巨大宝库;收藏是积淀人类文明、启迪人们智慧、增长人们知识、陶冶人们情操的高雅的社会文化活动,同时也是高层次的专业性、学术性、实践性的科学鉴赏活动。所以不能对收藏一无所知就搞收藏,否则“交学费”是难免的。
《美术周刊》:在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真正的收藏家起过什么样的作用?对艺术品市场将来的良性发展,收藏家又该承担起什么样的责任?
闫振堂:真正的收藏家在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中,自觉、不自觉地起到良好的推动、促进和稳定作用:一是促使商家实事求是地卖真品。真品就是真品,仿品就是仿品,不做假,也做不了假,因为真正的收藏家你骗不了他。二是促使艺术创作家们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精品,提高市场的档次,促进市场的良性循环。
当然,市场的发展主要靠国家的有关政策和市场管理者的落实,收藏家只是客观地起到了推动作用。
《美术周刊》:搞收藏不可避免会遇到赝品打眼的问题,我们知道制假售假在艺术品市场是早已有之,但今天似乎为祸更剧。请问您如何看赝品泛滥的现象?这个市场有无规范治理的可能性?
闫振堂:我们曾经在上海搞过一次鉴定,60多件“元青花”,机器测试出来的数据都差不多。大家在现场都不说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后来我找到一位专门搞仿制的专家,问他为什么表态时就一句话“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他说:“那些都是假的,但我要说是假的,他们还不把我吃了?”
目前全国交易环境中,不少艺术收藏品的创作制造基地、艺术品的交易市场、艺术拍卖市场等等都存在比较严重的混乱现象。
假冒状况的具体表现,一是生产经营者(包括书画创作者)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采取各种手段制造出仿制品,以真品或稍低于真品的价格卖给收藏者,二是制假贩假的艺术品市场经营者,他们以“古玩市场自古就有真真假假、鉴伪求真的游戏”为借口,明知是赝品,故意说成真品,实际上成了造假者的同伙,甚至是比造假者更阴险的陷阱挖掘者;三是有些造假者,未经同意就打着××协会监制,甚至还伪造了××协会的公章印在监制证书和收藏证书上,并通过报刊大肆宣传,使收藏者误以为真、上当受骗。
针对上述情况,规范治理的办法至少有以下三点:一是收藏组织、收藏品市场以及收藏品市场内的经营者,联合制定一些相互制约的自律制度,如上海中福古玩城的领导者,要求古玩城的每一位经营者,都要公开签署合法经营、实事求是经营的公约,违约者要给予一定的处罚。二是教育引导广大会员、收藏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努力学习收藏知识,互相交流经验,是最积极最有效的防假措施。三是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协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中国收藏家协会前两年就成立了协会的“维权小组”,派专人、请律师,不断开展打假维权活动。
《美术周刊》:最近电视上热播《鉴宝》类节目,王刚主持的《天下收藏》就很有观众缘。可也有人对节目的操作方式提出了异议:只要两三个专家一过眼,说哪件东西不是真的,王刚立刻就会砸掉它,但实际上这件东西可能还是有价值的。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闫振堂:目前电视上的《鉴宝》节目,中国收藏家协会都没有参与。我们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一是我们觉得收藏家应该把着眼点放在收藏、鉴赏上,好东西要自己鉴赏,大家伙鉴赏,不能说为了专家的一个估价,结果大家把最后的落脚点都放在钱上。二是不应该砸,有些东西虽然是仿品,但过了若干年后也可能成为比较珍贵的东西。历史上好多仿品现在是很珍贵的文物,比方说《清明上河图》,故宫就有好多版本,那里面肯定就有不少是仿品。这些仿品别说是砸掉、烧掉了,借出来都很难。
过去我三五十块钱买的那些《百子图》的盘儿、瓶儿,现在都还摆在家里,人家一看还挺好看的,说收藏家协会会长家里的一定是珍品。这不也挺好的嘛!
有些东西,也可能是真的,就因为专家一句话就砸掉了,怪可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