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机
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代表了现当代艺术市场的走向。
这家博物馆在艺术品市场繁荣时大举拓展,不仅聘请日本建筑师矶崎新、美国建筑师弗兰克·格里等知名建筑设计师设计或改造展区建筑,还花巨资引入大量“世界级”展品。
金融危机来袭时,这家博物馆濒临破产,被迫接受当地富豪埃利·布罗德3000万美元救助。这笔数额有限的资金迫使博物馆放弃大规模引入昂贵展品的做法,转而考虑如何充分利用本馆藏品、降低举办展览的成本。
业内人士指出,类似现象预示经济震荡可能促使现当代艺术品市场回归理性。美国佛罗里达州西棕榈滩画廊所有者蒂姆·伊顿评论说:“这再次表明,市场并非艺术价值的最终裁决者。”
现当代艺术品收藏者卡罗尔·贾尼斯也认为,博物馆将迫于经济压力剔除那些“言过其实”的展品,画廊中也将减少模仿他人或价格虚高的画作,“艺术品的质量在经济困难情况下可能有所改善”。
德国艺术评论家乌特·托恩以去年秋季伦敦弗里兹当代艺术展为例说:“展售方实实在在地(与参观者)探讨他们展出的作品。而往年,如果你不拿出支票,他们就不理你。”
加拿大蒙特利尔艺术家乔斯林·菲赛特表示,希望眼下金融危机促使那些因不趋附商业化潮流而遭边缘化的艺术家“走出阴影”。美国《新闻周刊》评论说,这种期望带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但相比商业化市场的贪婪与浮华,理想主义才是推动最出色艺术作品诞生的动力。
从这一角度而言,现当代艺术市场遭遇金融危机之“劫”后,虽然损失惨重,但同时迎来一次剔除浮躁、重新崛起的机会。
相关链接
昔日盛况空前 今朝惨淡经营
前几年,艺术品拍卖市场盛况空前。不少作品拍出“天价”,拍卖行屡创佳绩。
2005年,伦敦索斯比拍卖行拍卖的艺术品金额为27.5亿美元,收入5.135亿美元,盈利达到6300万美元,同比增幅高达85%,创15年来最佳业绩。
2006年的世界艺术品市场依然蓬勃发展,各地拍卖行人潮涌动,艺术展层出不穷。当年法国佳士得拍卖行的46场拍卖总成交额超过2亿欧元,比2005年增长75%。其中有19件拍卖品的成交价超过百万欧元。索斯比拍卖行和佳士得拍卖行的拍卖总额超过75亿美元,远远高于1990年。
2006年不乏拍出“天价”的艺术品。例如,美国纽约佳士得拍卖行当年11月的拍卖会上,美国当代艺术家威廉·德科宁和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分别拍出了2710万美元和1730万美元的本人作品历史最高价。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克里福德·斯蒂尔的油画《1947-R-1号》以2120万美元成交,是预估价的4倍。
这种势头一直持续到2008年初,索思比拍卖行当年2月举行的一次当代艺术品拍卖会成交总额约1.8亿美元,创欧洲同类拍卖会最高纪录。
但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艺术品拍卖市场行情急转直下。今年2月,伦敦佳士得拍卖行当代艺术品专场拍卖会的重点拍品、英国已故画家弗朗西斯·培根的《蓝衣男人6号》流拍。这场拍卖会的总成交价仅为840万英镑(约合1176万美元),约为此前总估价下限的一半。而去年举行的佳士得同类拍卖会上,培根的一套三联画拍出2630万英镑(3682万美元),全场总成交额高达7290万英镑(1.02亿美元)。
据路透社报道,战后及当代艺术品长期受到亚洲、俄罗斯和中东地区买家追捧,但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此类拍品急速贬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