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影像记录

即将出版的第一本北大考古口述史的序言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4-23 15:00:14 | 文章来源: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

作者: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赵辉

90年前,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考古学研究机构——北京大学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60 年前,北京大学在全国高校中设置了第一个考古教学机构——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90 年学术研究,60 年教书育人,走过的道路远非一帆风顺,而是跌宕起伏,曲折蜿蜒。几代学人艰苦卓绝、奋斗不息,将北大考古发展壮大成为学科领域覆盖比较完整、教研队伍力量雄厚、在一些重要领域保持前沿水平的考古文博学院。与此同时,北大为中国考古学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以致有海外学者这样评价:中国考古学在北大!

如果将瑞典学者安特生1921 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的发掘作为中国考古学的开端的话,北大考古的历史几乎和中国考古学的历史一样长,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中国考古学历程的缩影。北大考古开创之始,就以建设中国考古学体系为使命。今天,它仍然是北大人为之奋斗的目标。所以,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并非要陶醉于已经获得的成就与光环,而是要温故知新,汲取历史中的经验教训,以求北大考古乃至中国考古学更为灿烂的明天。于是,回顾和总结北大学科发展的历史,就成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一项必须的工作。

北大考古的历史是北大所有师生共同书写的,是所有关心支持北大考古的各界人士共同书写的。这段历史的每位参与者都为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把自己人生的喜怒哀乐与之紧紧联系起来。这是一部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历史,也是有着各种各样评价的历史,但绝不是一部生硬呆板、晦涩枯燥的官修史。

因此,在2011 年我们制定了一份北大考古口述史编写计划,对北大历年的考古师生进行大规模、不设题目、不限时间的访谈,请他们把自己记忆中的北大考古描述出来,把他们人生与北大考古千丝万缕的关系梳理出来,把他们对北大考古的评价与期望贡献出来。我们想,这将是研究北大考古历史的最为生动和直接的宝贵资料。

最初我们计划的采访对象有一百多位,有早年在北大学习工作过,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先生,有当今活跃在学术前沿的著名专家学者,还有毕业虽晚,却业绩卓著的青年才俊。采访从2011 年暑期开始,虽然我们预期这个计划能够得到顺利实施,但它受到关注和欢迎的程度之高,却使我们大感意外。尤其是那些老先生们,格外重视这次采访活动,大多早早做了准备。采访过程中,将自己走进北大以来的考古人生娓娓道来,毫无保留,说到高兴之处,眉飞色舞;动情之处,热泪满襟;激昂之处,击掌拍案。话题所至,一泻千里而不能收束,常常一次访谈时间不够,再三追加,有的先生竟忘却劳累,先后约谈数次,仍似未尽兴。一些突然因故不能接受访谈的先生,就笔录下所欲畅言的内容,寄给了学院。拜读这些饱含感情的信件,谁能不受感动?在与他们共喜共悲之中,会让人突然领悟到,这才是北大考古真正的历史!

正因为如此,原有的计划数次扩大、时间不断延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采访者们奔波于全国各地,触角所及,直到海外,累计采访了二百多位师生校友和友人,录音整理出的文字资料达2000 余万字。尽管如此,这项工作仍未完成,今后还将持续下去。

值此“北大考古90年、考古专业60年”院庆之际,我们首先采纳了49级至52级17位先生的访谈笔录,分别请他们审阅定稿后,汇成《记忆——北大考古口述史》的第一集编辑出版。其余稿件的编辑出版,也在计划之中。

在此,谨向为北大考古做出贡献的全体校友致以最崇高敬意!向为这次“口述史”计划付出辛勤劳动的所有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