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影像·纪录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谁来救“中国式艺考”的孩子们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2-26 18:30:43 | 文章来源: 美术高考同盟

  有消息称,湖南株洲女生张昕在全国大中城市穿梭,参加60所艺术院校的艺考。看到此类新闻,感叹张昕的执著之余,是否应该反思艺考存在的种种弊端?如此东奔西跑,既劳累了家长与考生,又让各个考生家庭增加了许多经济负担,单是各个城市赶考所花费用,便是不小的开支,再加各院校的报名费手续费等,耗资不菲。

  唉!有多少人无奈叹息,艺考艺考,是考学生,更是考家长,这是家长经济实力的大比拼。怎么讲?上述的种种费用是在明处,考生七八所十几所院校一路考来不足为奇(当然,像张昕这样赶考60所院校考生少之又少,也没必要。学校只能选一所就读,又何必广撒网,四处奔突呢?如此行为,各高校可不乐开怀?光是报名费一项收入,就让他们数钱数得手软。浪费了学习文化课的大好时光,太不值。要知道,艺考只是高考前进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拿到专业合格证,只是革命成功了一半,文化课过关,达到省线,也才成功80%,那么20%就是运气加机遇了。谁又能保证过了两关就稳操胜券?不被黑幕黑掉,不被潜规则规则掉?)

  虽然前几年出现艺考热,今年又报道人数锐减,这也不是利好消息。山东省美术统考,确实把一些“半路出家”的突击军挡在门外,但其他专业考生仍居高不下,为什么?好多考生与家长把艺考当作高考捷径,以为文化课分数低,专业好突击,潜规则运用得好,不愁过关。此类艺术考试具有特殊性,关键在专业,评委个人喜好、审美标准等主观因素大不相同,尺度又难以确定,评委手中有评分权、招生指标调度权,这些权力如果被某些考官任意发挥,空间相当可观。难怪现实中盛传黑幕、潜规则呢。

  当然,对这些突击军而言,文化课占优势。只要在潜规则下专业过关,就一切OK了。女儿同学在刚刚结束的一场考试中,曾被某高校评委单独叫到一侧,毫不掩饰的说:“我缺一辆车,你看着办吧!”耸人听闻吗?这位同学实在幼稚,锣鼓听音,竟听不出评委先生的暗示,你专业没问题啊!呵呵呵呵……对于那些一心想奔关系走捷径的人而言,是福音啊!香头正主难找啊!那些不被人知晓的暗箱操作又有多少?是周瑜打黄盖,能说吗?这就苦了那些没有关系,没有经济实力的考生。那么,农村考生考艺术难度则更高(难怪艺考队伍中难见农民子弟)。

  虽然媒体报道今年艺考出现拐点,但以本人所经历的陪考历程,则十分没信心。女儿报考武体,考生达3000余人,有心人计算过,按录取比例计,为1:54。在济南设点的川音,由于李宇春的号召力,声乐类大概是历年之最。有河北考生不考中央音乐学院,不考上音,只奔川音而来。表演、播音主持也全是帅哥美女,北京传媒那真是美女靓仔大聚会,盛况空前啊!这是考生的明星梦?是否被批评为艺术被浓厚的功利所裹挟?考生与家长,难道没有一夜成名财源滚滚的贪念?不能说这不是其中原因之一。

  艺考成为关乎命运的博弈,它比走文化课道路的普通考生多了一些浪漫,多了一些浓浓的艺术氛围,更多了一份艰辛与酸楚。过关斩将千里选一万里选一那份跌宕起伏,是难以言说的。

  艺术需要艺术天赋,在这支艺考大军中,难免鱼龙混杂。在济南,曾亲耳听一位家长说,儿子舞蹈才学三个月,其目的是考上个大学,哪怕三本,得有学上。至于毕业之后干什么,并不重要。那么那些在高二高三成绩平平,被老师为升学率所迫改考艺术类学子而言,是否痛苦?前途被人规划,艺术禀赋又怎样?这样艺术还称其为艺术吗?那些凭关系挤进艺术高校的考生,若无艺术天赋,能有美好前途吗?挤占艺术教育资源是莫大的浪费,这与培养艺术人才的初衷背道而驰。而那些潜规则幕后操手,中饱私囊,这样人等,还称其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其不耻行为,是高校的污点,是癌变的病菌,必将危及院校的发展,玷污高校教师形象。

  曾经的升学捷径,如今演变成万人争过的独木桥,这样悲壮景观,可谓中国特色。“中国式艺考”的标志性风景,就是蔚为壮观的艺考大军。谁来救救这些艺考的孩子们?

下一页
上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