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和朋友们讨论为什么目前的版画在艺术市场上处于冷的状态,我认为版画的复数性和版画是纸上作品的特点并不是主要原因,版画的普及和大众对形式的审美能力可能比较关键。
版画在绘画的历史中曾经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印刷术不发达的时候,版画担负了传播文化的责任,历史上著名的艺术家中很多都曾制作过流传后世的版画作品。照相术的发明影响到了所有的绘画形式,而印刷机的发明使版画比其他画种面临了更多的困境:人们不再使用版画为印刷的手段后,版画失去了实用功能,只有向着艺术表现这条路继续发展,从业人员急剧减少,使版画制作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变得昂贵起来;版画制作所依赖的复杂的机器组成的工作室除了美术学院外,私人的很少;版画制作所需要的烦琐的手工技艺只能通过师傅带徒弟的过程来掌握,技师的缺乏给版画技术的传播带来困难。版画普及的难度,使很多人不了解版画是怎么制作的,版画的特点是什么,版画有哪些种类等等基本问题。
版画是一种必须借助材料来完成的绘画,被称为间接艺术。即版画是以“版”为媒介物,藉由复制印刷技术制作而成的,这有别于直接以笔描绘或雕刻塑形的直接艺术。和油画相比,版画可以说很不“自由”,画什么都要经过制版(石、木、金属和丝网等版材)和印刷。因为版的局限,随便画出来的效果会经常印不出来,这需要在草稿阶段就考虑印制的特点,去掉无用的部分,强化可行的部分,然后再进行制版和印刷的两次间接化操作。版画在这些“不自由”的过程中,创造出符号性和概括性的语言,形成版画了的形式,和油画不同的是:虽然版画可以通过照相制版来逼近写实,但写实永远不是版画的目的。当代的版画在经历了对客观存在的印痕、肌理的研究后,又不断地把新的技术作为工具(复印机、电脑、电分制版、感光照相制版、PS版以及电动印刷机等),投入到版画的制作中,语言和技术的探讨在版画的领域里从未停止过,从这个角度来说,理解版画并不容易。
丝网版画与木版、铜版、石版并称为四大版种,20世纪初期始于美国,二次世界大战后进入欧洲逐渐为公众所接受。中国的丝网版画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的广军先生和张桂林先生是这个邻域里是两位最早的实践者。丝网版画的生命力和创造性在于它的年轻,没有根深蒂固的观念和伟大的传统可以羁绊,加之近年来水印材料的引进使丝网版画在制作中,能够充分把色彩的优势融入到创作性的作品中。
本次展览邀请的十位艺术家中,其中既有我的老师,也有我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虽不甚全面,但能从侧面反应出一批执着于丝网版画艺术的艺术家对当代绘画的探索——形象的符号化,对版画材质的特别性、制作性、形式感的追求,技术和精神层面的表达,对社会的关注,都显示出他们在文化与价值观急剧变化中的理性思考。版画的普及依赖每一个环节的支持:技术的改良、材料的更新,观念的普及、作品的展示、工作室的建立等等,西五艺术中心愿意成为推广版画艺术的一员。
西五艺术中心 董菁 2006-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