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美丽的自然风景就经常在英国文学里被赞颂。从18 世纪中叶开始,风景画开始在艺术领域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英国画家通过表现祖国优美的自然美景,来创立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风景画,并通过对各种绘画方法的探索和尝试,发现水彩画最适宜于英国这种温润多雨的气候,并适合表现这种色调丰富多变的自然景物。因此,水彩画便成了英国画家喜爱的画种,并在风景画中取得一定的成就,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要算在18 世纪末驰骋英国享誉欧洲画坛的约瑟·马洛德·威廉·透纳(1775—1851)。在他六十多年的人生旅途中,他饱览了英国的自然山川,经历过拿破仑战争的烽火,熟悉英吉利海峡的海潮涛声,也曾多次游历欧洲大陆,其田园风光,修道院、城馆、威尼斯广场以及阿尔卑斯山等。这些美丽的景色总是令他陶醉、令他神往,因此,他将绚丽缤纷的色彩、饱含浪漫的激情,表现在他的画面上。
如果说在印象派之前的西方传统绘画走到了终点,那么就可以说透纳是在这个点上又出发的人。如果说印象派是西方现代绘画的起点,那么就可以说透纳是将这个点连接上的人。从终点连接到起点的线的轨迹,就是透纳在传统与现代绘画中寻找到的坐标。这个坐标的涵义很深很广,在此,本文仅就他的水彩风景画中的色彩语言进行解读。
一
透纳对色彩的感受是神奇而独特的,在他的水彩风景画中表现的色彩既明亮又精神,充满着“运动感”。如果说人的生命本质在于运动,那么具有“运动感”的色彩就是艺术的生命本质。绘画艺术虽然在表现运动时只能反映稍纵即逝的瞬间变化,但透纳的水彩风景画却能唤起观众对色彩不同程度的“运动感”,从而引起观众的联想与想象。对此,透纳时代的理论家早已认为,他是竭尽全力在表现自然景物色彩的“运动感”的人。罗斯金在讲述透纳的发光学说时也指出,透纳的色视觉恰好是伦勃朗的对立面。伦勃朗倾向于“递降的” 着色法,光是间接使用的,以便加以舍弃和化入阴影之中。而透纳的着色法是“递升的”———通过不同程度的光的渐进的纯化,使其具有“运动感”。他很多作品可以看出许多动荡的、漩涡式的画面构成和奔放不羁的色彩。将这种奔放不羁的色彩与动荡的、漩涡式的画面结构紧密结合,便产生了一种快速而又强烈的“运动感”。这种“运动感”的存在既有构成上的因素,更有色彩的因素。而且,他表现的色彩具有一种极具韵律的节奏,这种节奏是构成“运动感”的一种外在表现,具有“运动感”十足的色彩。这种节奏的体现并不是他无意识的行为,而是其长期研究和实践的结果。他在歌德《色彩原理》中提出的“光谱环”原理的理解是比较透彻的,从其《柯摩湖》中可以看到,画面上方是紫蓝色的天空,画面的中间是深绿色的水域,接下来在画面的下方和右侧则是橙黄色的山和湖水。作品中各种色域的分布非常明显地体现了“光谱环”的排列特征,从而给观众视觉一种极富节奏的“运动感”。如果再仔细观察他的作品《雨云》、《日内瓦:摩勒山及萨沃伊山》和《洛桑德葬礼》等,也可以看出这种“光谱环”特征的色彩。能在一幅画中出现如此丰富而又符合运动循环规律的色彩,的确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在当时十分注重古典传统色彩理论的背景下,就更不容易了。
二
透纳用精确入微的色彩来谱写“光辉”,即用精微的色彩来表现“光”的“辉”———闪耀、灿烂。在他的水彩风景画中,多半是以“光”为主题来描绘闪耀、灿烂的色彩,他能准确地表现“光”的“辉”,用“辉”来解读“光”的魅力,将 “光”的“辉”表现得淋漓尽致。就拿1817 年画的《维苏威火山的爆发》这幅画来说,他用单纯而富有变化的色彩,表现了火山爆发的场景,使人产生一种对神奇自然的敬畏之感,这种闪耀、灿烂的色彩确实给人以震撼、以美的享受。透纳对“光”的研究还可以追溯到威尼斯绘画的渊源中去,他的绘画受到了威尼斯绘画的影响,他表现的空气和透光的烟雾景象具有一种感触不到的味道,而又闪烁着各式各样的色彩让你去品味,使你产生一种“光辉” 的感觉。在透纳的水彩风景画中,由于光的效果给色彩带来了生命,产生了强有力的作用,轮廓逐渐变得不重要了。不论是灿烂的蓝天或是明媚的阳光都赋予了所有的色彩非常清新、强烈的亮度。在他的水彩风景画里没有沉重的感觉,而是纯净透明、耀眼灿烂的色彩,给人一种轻松之感。其实,透纳在很早就放弃了平静与优雅的欧洲传统绘画色彩特有的气质,大胆地运用现代绘画的光与色的关系来描绘自然的生命与活力。例如:《廷登修道院废墟内部》、《怀河上的雷亚德贵桥》、《从佩特沃斯邸宅看庭园那端的月落》。众所周知,光是产生色的先决条件,只有光的存在才有色的存在,光赋予色以生命,色依存光而存在。仔细研究西方传统绘画后就会发现,传统绘画大都在室内,主要依靠室内光在物体上产生柔和的明暗效果来表现对象,始终是按固有色的观点来描绘对象的,以致很少有人细心地去研究在室外光下会产生怎样的色彩效果。如果说肩负起了光与色的历史使命的是印象派画家,那么透纳就是他们的引路者。如果说印象派艺术家最大的功绩是光和色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客观再现个人的瞬间视觉印象,强调绘画的审美功能为特点,透纳就可以称得上现代绘画最具代表性的印象派艺术家之一。
三
透纳是一个用色彩来抒情的风景画家,并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色调上来把握色彩。在18 世纪末的欧洲大陆还没有出现印象派的任何苗头时,透纳的水彩风景画就具有科曾斯所倡导的“诗情画意” 的风貌,注重对情感的表现,难怪法国美学家维隆给艺术的定义就是“情感的表达”,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也曾说:“人民用语言相互转达思想,而人民用艺术相互传达感情”。这种“感情”实际上就是用色彩来表现自然的一种“诗情画意”。透纳用自己独有感情来表达自然美景的“诗情画意”。其作品有:《威尼斯大运河》、《威尼斯兵工厂》、《科尼河畔,威特福附近的摩尔公园》、《伦斯葛特》等。透纳还借着色彩的力量将一种被常人认为是不能入画的场景转变成一件件生动的艺术作品,经常被世人形容为魔法或奇迹的表现,表现出来的作品含有丰富的现代情感,这种情感是他内心的表达,是他对现代绘画艺术语言的寻找。在很多题材表现上,他也相当成功地运用了抒情的色彩语言,具有“诗情画意” 的风貌。比如在《暴风与日落》中描述了日落时分光照射在暴风云层上的情景:乌云翻滚、晚霞映红了天空,透纳在这幅画里充分利用水彩的特性功能———色彩渗透、扩散,色调透明润泽,层次变幻无穷———来描述形体,用湿画法表达出一幅抒情诗歌般的情调。透纳用抒情的色彩来表达情感,其情感一般都流露在他的色彩表现上,用抒情的色彩来表现自然、表现自我。透纳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色调来解读色彩,开拓了又一种现代绘画的艺术语言。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