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展览推介

加文•特克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12-14 10:25:39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加文•特克于1967年出生于英国吉尔福德,1989年至1991年就读于皇家艺术学院,目前在伦敦生活和工作。

《洞穴》(1995年)是一件经加工后的复制作品,这让特克没能取得皇家艺术学院美学硕士学位。作为毕业作品展演示的一部分,他向大家展示了一个空的工作室,仿照“英国遗产计划”在墙上挂一个蓝色牌匾,上面写着“肯辛顿区/加文•特克/雕塑家/1989年至1991年在这里工作”。这样的牌匾通常可以在建筑物的外面看到,用来纪念曾经很有名的居民。一个人要想获得这样的牌匾,除了其他条件外,还有就是他必须去世二十年以上,“并且对人类繁荣和幸福事业有过重大贡献。”特克在他事业还未起步之前,这块牌匾就已经证实了他对未来社会的重要性。他通过将工作室改造成一个装置空间,从而改变了空间被感知的方式,那块牌匾让它看起来具有重要意义。毕业考试委员会声称特克的作品没有达到毕业作品要求的标准,因此需要重考,不予授予其美学硕士学位。

特克一离开学校,就延续之前的风格继续他的事业,主要围绕归属权、真实性及身份为中心主题展开创作,常把自己作为作品的主要对象,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流行》(1993年)。正如安迪•沃霍尔曾描述的那样,特克在这件作品中借用了年轻摇滚明星席德•维瑟斯的身份,做成了真人般大小的蜡像,以猫王艾尔维斯•普雷斯利的姿势唱着“我的方式(My Way)”。

特克的《面孔》(2004年)作品集参照了沃霍尔。这位美国艺术家在20世纪80年代制作了一幅他的对手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的版画,特克毫不遮掩地抄袭了这一技术,以此作为对他可靠性的嘲讽。展示在这里的六张图片似乎就是艾尔维斯•普雷斯利、切•格瓦拉和约瑟夫•博伊斯的图像,但是一经仔细检查(利用一些线索,比如像标题“颠倒的切•格瓦拉”这样的文字游戏),就会发现其实那是特克本人化了妆,以便看起来像偶像的形象,这再一次质疑了身份的观念。

特克的作品参加了1997年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举办的颇具影响力的“感觉”展览。他的作品参加了许多群展和个展,包括:“白象”, 西恩•凯利画廊,纽约,2004年;“物质文化”, 海沃德美术馆,伦敦,1997年。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