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出版社原话剧编辑室主任 朱以中
很高兴看到《话剧皇后:一个时代的戏剧记忆》这本书的出版,谈谈我的感想。
1995年左右我在出版社编过北京人艺老艺术家的不少书,我也写过一本朱琳的传记。这本传记和今天出版的书相比就显得比较单薄了。远不如这本书内容丰富和精彩。
应该说这些书在当时出版,对弘扬艺术传统有积极意义的。由于经济大潮的冲击,出版类似专业研究图书的困难就越来越多了。
三十年过去了,近期话剧研究院的赵红帆女士告诉我她要写一本新的朱琳传记。她得到朱琳的家乡政府宣传部门的大力支持,用了一年多时间详细采访了朱琳老师,能够写的很深入细致。我和赵红帆说,你的运气很好,有政府部门的支持,又有很充裕的时间,展示的空间很大,都比我们那时强。记得我那时采访,时间不长,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那时,朱琳老师太忙了,刁光覃老师病重住院,她要经常跑医院照顾他,她尽量抽空接受我的采访。而每当她谈起往事,就忘记了一切,进入了情景,叙述她历程中一幕幕生动的画面,使我深受感动。
读了新书,我感到,这本书内容很丰富,立足点比较高,对朱琳的认识比我们的认识大大提高了一步。我们那时只是把她定格为中国优秀的演员,话剧艺术家,而这本书的组织者和写作者已把朱琳定位为“跨越百年风雨,以话剧唤醒民族之魂”的艺术家。朱琳对于海州,远不仅是海州出身的全国知名演员,而是海州出身的民族文化的脊梁,一个民族文化的品牌,一个文化丰碑。“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他们就是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朱琳,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不是有本书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吗?这本书就是回答:朱琳这个文化瑰宝是怎样炼成的?
读了书,回忆我们知道的朱琳的故事,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理解为什么说她是一个文化品牌,文化瑰宝。
一,从受群众欢迎,和人民心连心的角度看。她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她始终和民族人民共呼吸共患难。现在年轻人不是很崇拜走红地毯的影星,影后吗?朱琳一生没有走过那样的红地毯。她走的红地毯就是人民的火热的生活。她演戏的情感是长期火热的革命斗争中锤炼出来的。她的感情与民族,与人民紧密相连。她学戏不是为了名利,是为了民族危亡,她演戏生涯就贯穿者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她演戏就是为了唤起民众,投入斗争。正因为如此她的表演充满了激情,非常真实感人。
从书里可以看到,朱琳从幼小时,在家乡就显示了民族担当,有爱国的赤字之心。从她的童年开始,她就比别人经受更多的磨难。自她出生后,因母亲贫穷,忙于生计,无暇照看襁褓中的她,上班时就把她捆在床上,下班时再喂她。这样,每天母亲一走,无人呵护的她就只能放开嗓子大哭,哭到母亲回来。一直哭了七八个月。奇怪的是她嗓子没有哭哑,反而底气越来越足,哭出了一个十分倔强的性格!
独特艰难的环境养成了独特倔强的个性,她的一生正是沿着这条轨迹前行的!这顽强的斗争精神就是我们写的书的主线。
抗战爆发,她一个只有14岁的少女,就毅然离开就读的学校,离开家乡,离开母亲,参加演剧队,开赴抗战前线演出。她的个性在在战火中锤炼成非常勇敢和坚强。她曾说过:“经历过战乱生活对她是极大的锻炼。”她说“八年抗战我什么惨烈的场景都见过,最惨的时候我和10万人一起逃难。1937年10月,我们逃难到了郑州。那天,日本人的飞机把郑州车站全都炸平了。我住在郊区的一个廉价旅馆里,一个炮弹从天而降,把我房间的一半炸没了,而我被夹在房间另一半的两堵墙中间,侥幸活了下来。长沙大火的时候,我和田汉、洪琛等人每天都骑车进城去救济难民,我们随身都带着剪刀,如果被日本人抓住了就立刻自杀。以后,我能演好不少战乱中的女性形象,如蔡文姬等形象,是因为我有这些战争生活。
在抗战初期,她一个未脱稚气的女孩,跟着演剧队到湖南、江西抗战前线巡回演出。为深入每个师团,每天急行军,在风雨中赶路,晚上在驻地演出。几年的时间,他们曾三赴湘北前线,每天行军几十里,她的要经常翻山越岭,长途跋涉。的勇气和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朱琳当时回忆道:“抗战八年,其中我一年多时间在逃难,半年时间生孩子,没有演出。剩下的六年多时间里,我演了26个角色,并在在名剧如《大雷雨》、《钦差大臣》、《日出》、《孔雀胆》等剧中扮演女主角。”这些角色都是在她15岁到23岁这个年龄段里创造的。正因为她始终在体验艰苦的生活,她的表演都有充沛而真实的感情,观众很容易被她的真诚的表演所震撼。
二,她作为的一个文化品牌,一个文化瑰宝中从艺术上看,她是发展开拓民族文化的典范。她是话剧演员,她演的话剧已逐渐拓宽了话剧艺术的表现形式,达到一个新的很高的水平。她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中外文化艺术的精华于一身,特别在民族文化开拓上做了很重要的贡献。
她自幼参加文化工作后,在演剧队等艺术团体工作和学习,长期得到中国著名艺术家的指导,和很多优秀的艺术家合作,使她深受教益。她在艺术实践中很善于学习,善于汲取祖国各种优秀的文化传统。这就使她能不断拓展自己的创作领域。她学戏曲,学唱歌,学习中国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优长。一方面,她努力学习民族戏曲,借鉴戏曲的精神和形式,注意用鲜明的形式体现内在。另一忙面,她能运用民族戏剧的美学精神,提高形象的审美价值。
她创造的话剧角色,能从中国戏曲中吸取不少精华,这在她演的《虎符》《蔡文姬》《武则天》包括演《雷雨》,都是很突出。直到晚年她演的一些外国戏里如《贵妇还乡》《推销员之死》等,我们都能看到她表演外国人时用我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
因此她的表演具有中国气派和风格,有一般话剧演员不具备的表现力和艺术力量。另外,她的表演有较高的美学追求。她力求表演有中国民族传统的意境。
很多评论都说,她的表演很感人,但不只于此。她的表演有诗意,能有一种诗的境界。艺术大师黄宗江说,看她的表演,听她的台词,越听越有味道。如同饮她家乡淮阴的美酒洋河大曲那样,感觉回味悠长。
三,她作为作为一个文化品牌,文化瑰宝,重要一点是她从不故步自封。她总是跟随时代前进,不断克服自己的不足和局限。她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曹禺先生《攻坚集》的序里赞扬北京人艺的艺术家们是“攻坚的战士”,他们不怕攻坚,走过了“追求艺术理想的艰难路程。”,朱琳一生在文艺作上不断攻坚克难,无愧于这“攻坚战士”的称号。解放前,20多岁的年龄她攻坚下那么多角色,成绩斐然。建国后,朱琳在北京人艺有三次大的攻坚,即第一次学习斯坦尼体系,攻下《雷雨》和《布雷乔夫和他的人们》;第二次攻克民族化,演出三个中国历史剧《虎符》、《蔡文姬》、《武则天》;第三次则是对现代戏剧美学观念的攻坚,主演了三个外国名剧,即《贵妇还乡》、《推销员之死》、《洋麻将》塑造三个有很高的美学价值的艺术形象,攀上又一个高峰。这三次攻坚跨度达35年,前两次在她三十多岁时进行的,而第三次是在她花甲之年进行的。
上述有关朱琳在成长的经历和艺术艺术道路,在和我们采访中她都谈到过,几十年过去了,事情还是这些,但我们的认识提高了大步。为什么?我理解,朱琳的表演艺术已成为我国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对这样一个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不断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以此为新时代的文化创新提供丰富的资源。总的目的就是推动民族文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我深信,再过一段时间,新的研究者对朱琳艺术的认识会有更新的发展。
中国戏剧出版社原话剧编辑室主任 朱以中
2024年12月18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