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主题展——‘久久为功’品读书画中的中华文脉”展览正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出,该展览深度挖掘“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编纂和出版成果,从“大系”中精选表现“阅读”主题的作品,展览通过展出作品高清打样稿、数字作品、出版物、文献等共320余件,邀请观众走进展厅阅“大系”,走进“大系”读中华文脉。
展览结合数字化、场景化、美育化方式创新展示,深入挖掘和传播中华民族的阅读传统,呈现历代绘画经典中中华先民的阅读方式,自2024年1月22日开幕以来,观众络绎不绝,引领大众回望中华民族书香传世的悠长文脉,感悟历代先贤的人文理想和心灵世界,同时关照当下,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发展、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起到重要作用。
展览举行期间,我们邀请中央美院于洋教授来到展览现场,请他结合展览谈谈“盛世修典”和“久久为功”主题展的重要意义,同时深入解读“读书”“耕读”主题在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的价值意义,以及“读书”“品画”对于当代人精神生活的重要作用。
问:
本次展览展示了众多以“读书”“耕读”“品画”为主题的作品,如王蒙的《春山读书图》、项圣谟的《秋林读书图》、张路的《观画图》等诸多经典作品,您认为“读书”这一行为反映了古人怎样的价值观?“读书”对今天的观众有怎样的意义?
于洋:
“盛世修典”这一专题展览,用展览展示的形式来复原和展现中国绘画大系这样浩如烟海的一本大部头编著,这个展览本身在中华世纪坛既给首都的民众带来了一场文化大餐,同时也是对于中国书画传统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梳理、回顾和传播。这次展览是从图像复制的角度,同时用如此高清的图片,在浙江大学张曦先生的主持之下,用十几年的时间完成这样的一个大部头的著述,我觉得是在中国绘画传统的角度上,从古到近,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既体系性又生动的、带有专题性的艺术脉络。
元,王蒙,春山读书图,上海博物馆
这次展览非常独特的地方,除了回顾和展示传统书画的发展系统之外,又以耕读作为主题。耕读作为中国传统文人和民众百姓最重要的两件事情,从个人的读书到向天索要粮食的耕种,在这个展览里边有很多作品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如读书主题,因为传统文人都对于读书、观画这个母题很感兴趣。同时很多画家表现读书这个题材,甚至带有一点自传性的去展现画家个体,在山林之中,在自己的书房之中读书的场景。比如这次展览里比较重要的像王蒙的《春山读书图》、项圣谟的《秋林读书图》等等,这些作品既是中国美术史、绘画史中的经典作品,甚至是教科书级的作品,同时又在林泉之志和田园境界的一个角度之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因为以往我们很难有机会如此近距离地面对这些高清图景。
明末清初,项圣谟,秋林读书图(局部),大英博物馆
如项圣谟的《秋林读书图》,表现了一袭白衣的文士在山林之中的亭榭中读书,既有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有个人和家国关系的展现。可以说这个传统衔接了中国古代绘画传统里的寓兴传统,这个传统尤其在花鸟画、山水画之中,在赋比兴的文学修辞的表达之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新的母题,这个母题是在山林里读书,它关乎着什么呢?个人的命运、家国的浮沉。当然更重要的是个人潜心修炼,在自然之中去寻找自己的过程。所以他又把个人智慧、知识、社会连接在一起。那么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展览不仅仅从一个耕读主题,也是从一个古代知识分子文人自我要求的角度,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一种新的想象空间。这个想象空间是什么呢?既有孔子论语里面讲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君子要求,同时也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对于知识分子个体的一种家国使命担当。其实在读书题材里更多展现了山水主题,比如王蒙、项圣谟、吴门四家、一直到四王这些山水画作品,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其实展现更多的是山水画的山水树石的面貌、山石皴法的技巧,但是为什么画家在通过题跋会聚焦到读书、耕读的主题之上?我觉得这是很有趣的一个事情。
宋,马远,西园雅集图(局部),纳尔逊 - 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为什么不是春山图、游春图?而是扣到耕读这个主题,我觉得在这一点上确实为现代都市的读者观众打开了一个视野,或者说让我们在一个喧嚣的都市之中,在繁忙的快节奏生活之中能够慢下来,能够通过一种放慢速度,缓下精神紧张度的一种思考和状态,进入到古人对于山川自然,对于家国社会,对于内心世界的一种陶养之中。
元,钱选,王羲之观鹅图(局部)
这是本次展览很重要的一个意义,当然耕读主题,在书画表现里边,其实也是一种文人心性的自然流淌。我刚才说很多时候是带有一种自画像式的,很多时候又是文人雅集的写照,就像王羲之行书《兰亭序》一样,去记录一场雅集,或者一起观画的场景,这就给我们展现了一个非常生动自然的古人生活瞬间。从这一点上,我觉得这些画面本身又作为一个记录,虽然不像影像那么精确、照片那么细节,但是这些艺术作品又通过自身的色彩、笔墨、线条给我们拉入了那个世界,进入到那个时空。尤其当这些图像并置在一起,非常成序列、成系统地按照时空顺序、题材顺序、风格顺序摆放在一起,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展览,它从叙事结构上、时空逻辑上超越了原著,超越了“绘画大系”那样的体例,所呈现出一种丰满的东西,带着温度的东西。这也是我们思考,我们在今天的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之中,我们应该做什么,或者说什么更有助于我们去深化这种传播。
“久久为功”这个展览,“盛世修典”这样的一种行为,为我们还原了文人生活的一个个瞬间,同时打开了天人之际的关系,古代知识分子在自然界之中,在人文世界之中去追寻自我的一个过程。我觉得无论是这次展览还是这一套“绘画大系”,在今天能够给我们提供的最为重要的在心性和社会层面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