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一面垂钓,一面抒艺——杨沛霖生活中的艺术

一面垂钓,一面抒艺——杨沛霖生活中的艺术

时间: 2021-05-28 18:20:34 | 来源: 艺术中国
专题 >

文/晏燕 

垂钓阳明湖、悠游云水间,是杨沛霖自2002年之后选择的生活方式。他听从心灵的召唤,归隐于四明山北麓,以自由艺术家身份,专注当代艺术的研究与创作。在近二十年的临习、阅读、垂钓与水墨研究之间,他累计做了上千件作品,并不断以返璞归真的价值观念付诸行动与艺术实践,以最朴拙的手段、朴实的形式语言呈现最真实的客观世界,用艺术叙说真理,以此形成自身的艺术观。

对于经典敬畏,对于传统谨慎,杨沛霖以水、墨、宣纸作为表达自身艺术观念的媒介和载体,但他并不将自己称之为“水墨艺术家”。一方面,他对于中国水墨艺术革新道路中对“意”的滥用,表示反感;一方面,他不愿意信奉任何“主义”,主张艺术遵从内心,并诉求另辟蹊径,开辟新“境”。在探索艺术语言生成方法与再现事物真相的艺术实践中,杨沛霖如此真切地表述道:“除了体验,一切皆为虚妄。”

《非对称·折叠镜像》《非重复·捆扎延展》《非形象·随机滚压》《非表面·物理拓印》和《非历时·淹墨》,是艺术家近二十年创作中逐渐形成的代表系列作品。他通过体验、参与、行动,以拓印作为最初的创作方法,之后尝试运用滚压、捆扎、折叠等方式,加之墨的运用,使宣纸上呈现出不同层次与形式的丰富图像。这些带有新自然主义美学特征的艺术形态,是跟随艺术家内心自然而然生成的,带有野逸的与偶发的属性。它也是艺术家尊重客观、表现事物本质诉求的必然选择,是艺术家自发生成的行为与实践。

《非表面·物理拓印》与《非形象·随机滚压》是杨沛霖早期的作品系列,艺术家将宣纸与客观世界相对应,以拓印或者滚压的方式施加外力,探讨客观与抽象图像之间、表现与再现之间的关系。《非重复·捆扎延展》系列作品进一步借助外部的介质,如绳、电线、胶带等,将其在宣纸外部捆扎,形成色彩与力量之间的博弈与延展。它是控制状态下的偶发与失序,是重复之外的惊喜与亮点。在画面之外,它是力量与反作用力的抗衡;是物理世界里的“熵”,是流动的创造力。

《非对称·折叠镜像》是艺术家进一步成熟的系列作品,图像从简到繁。艺术家在从简单对折到慢慢置繁的过程中,不断尝试探索新的形式、构成、色彩,以及它们共同作用下的图像语言的张力与哲学、诗学意义,甚至是与空间美学的关系。艺术家与宣纸的折叠之间,所谓“一生万物”,所谓“心物一体”,变得不再晦涩难懂。不断延展开的图像,不断生成的画面,在循序渐进地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中,达成与外部世界的和解,与物与我的和解。一些日益变化的社会景观,凌乱的、不确定的、与那些恒定的时空观、世界观,在创作过程中,在画面中隔空对话。不同色彩的作品,在具有差异的图像关系中,又复合地共筑起一个世界。艺术家通过“折叠”,在同一个色彩维度中创作出不同深浅、不同形状的色块,它们像是碎片化的镜子,映照出自然景观中的光与色彩,似乎包含四季、山河,甚至是当今信息化时代下的纷乱与虚幻。艺术家创作出这些自然而直观的图像,最终成为艺术家满意的“意象”——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图像——既是自然偶发的,又离不开艺术家自洽与自觉的选择。

杨沛霖主观上选择将水和墨作为创作的媒介,利用水的自然流动、墨的晕化,表达自然与人的和谐力量,以及他的艺术观念——艺术遵从内心,表现事物本质,但却不丢弃表象。在他的书房内挂有一幅王阳明的诗:“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无疑,杨沛霖对这位余姚同乡的心学思想十分推崇,认同艺术家一定要注重内心,只有内心所见、所感、所装载的,最终才能被呈现和表达出来。这一艺术观念,与唐代人推崇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脉相承——都主张艺术家主体在概括、提炼、表达客观自然中的重要作用。只有造化与心源互相作用,才能创造出源自于自然客观事物,又融合艺术家主体思想感情的新的画面形象。在杨沛霖的实践中,他更进了一步,无所不用其极,目的仅是逼近真实、逼近真相的艺术追求。

另一方面,杨沛霖从中国古人对于“无”“虚”“空”的理解中,反思绘画中艺术家对于“意”的滥用,主张“无意之意才是真意,无意之意才是美意,一旦刻意,就会走向事物的反面”。在近二十年的艺术探索中,最终,杨沛霖将艺术视为一种生活方式。他的可贵在于,尊重拥有自由生活、自由思考和感受能力的个体,尊重创造力,将自由思想的生命与生命轨迹视为艺术,而将作品视为其“精神生活的排泄物”。真正的艺术,恰是生活本身。

(本文作者为青年策展人,今日美术馆副馆长 


一面垂钓,一面抒艺——杨沛霖生活中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