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磊:每一次画都竭尽全力捕捉最鲜活的直觉

时间:2018-07-11 | 片长: | 来源:艺术中国

2018年7月8日,一场名为“超然”的中国油画名家邀请展在位于北京高碑店吉里艺术区的势象空间拉开帷幕。这次展览汇聚了徐芒耀、杨飞云、郭润文、冷军、李贵君、朱春林、常磊七位中国写实画坛的代表艺术家,展览共展出了他们近年来的新作40余幅。对于创作周期较长的写实油画来说,可谓一场难得的视觉盛宴。

艺术中国现场对参展艺术家、中国油画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常磊进行采访,以下为采访实录:

艺术中国:今天的艺术环境越来越多元化,您怎么看写实油画在当下的处境?

常磊:我认为,我们过去在1970、1980年代曾谈多元,1990年代和2000年代也谈多元,那时我们往往是一种一元的观念,老觉得某些方式是腐朽的,比如说写实艺术。现在大家在观念上真正回归到了一个多元的状态。艺术不是科学,因为科学有一个优劣性能的比较,比如说现在的汽车比过去的好,现在手机的通信系统比过去的模拟时代要好等等。但是艺术不是这样,艺术和科学是两个系统。我们绝不能说现在的艺术比古希腊的好,只能说二者不一样,展现了不同时代人的风采和人文精神。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每个艺术家都应该非常真诚,坚守每一个人对自己生命和世界的感受,来表达自己的体验。进化论的观点不适用于艺术领域。我经常在跟学生上课的时候我说,比如陶器和瓷器,从科学的角度来讲瓷器在生活的便利性和先进性上,要优于陶器。但是呢,在横向的文化比较上,它们是并列的,陶器的美感瓷器取代不了,就我个人来说我愿意欣赏陶器,我觉得它很丰富。但我也愿意欣赏瓷器,它们不一样。

艺术中国:这次展览的作品,您如何挑选?

常磊:写实油画的创作速度比较慢,其实最终一年也画不了几张画。我们看记载,说列宾七年花了一张《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我肯定还是挑选既有的相对能代表我的面貌的,也不一定是我最好的作品,但我尽可能选最好的,当然这个最好也很难判断,也许是我的判断也许是别人的判断。

艺术中国:对于展览的主题“超然”您怎么理解?

常磊:可能“超然”的本意是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我觉得在我们看来还是“源于自然”,表达在自然当中的一个体验。比如摄影,为什么会有摄影艺术呢?按理说摄影本身就是记录生活,就不需要艺术了。可是机器记载的物象在经过人的一系列的光学调整之后,就成了一个艺术处理,这就是“超然”。何况绘画,绘画一定是“超然”的,一定是超越自然的。所以我们尽可能在源于自然、顺从自然,并且超越自然的基础上来表达我们自己。

艺术中国:您如何追求自己的风格?

常磊:坦率地说真的谈不上,我也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我只能说绘画的感受。我每一次画都极其吃力。画家一方面是直觉,一方面是经验。当我画画的时候我经常觉得我想使用我的经验,但我的经验经常使用不了,因为我有一个先觉的观念,还是要捕捉最鲜活的直觉。 比如说我面对不同的人,在同一个光源环境下换了一个不同的对象,那么我按照既定的经验来制作的话这就变成一个工厂程序了,我尽可能来捕捉这个独立的个体所具备的特殊精神气质,以及带给我的感受。我尽可能捕捉它,然后把它鲜活地表达出来,这从逻辑上来说是两分的,既是对象又是自己,事实上是一体的,也就是这张作品,但是在很多时候我觉得很吃力很难做到,甚至于我能做到想象当中的80、90%就算不错了。

艺术中国:每一次都像是第一次画画?

常磊:对,竭尽全力,甚至筋疲力尽最后非常沮丧,这都是经常有的情绪,经常觉得这张画失败了,可是过一段时间在看似乎也没失败,经常会有这种感觉。

参展艺术家、中国油画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常磊接受艺术中国采访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