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8日,由北京画院主办,北京画院美术馆承办的“光影岿然——沙飞的艺术・理念・行动”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
沙飞,原名司徒传,广东开平人,1912年5月5日生于广州。1936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1936年10月拍摄发表鲁迅最后的留影、鲁迅遗容及其葬礼的摄影作品,引起广泛震动。抗战爆发后担任全民通讯社摄影记者。1937年10月参加八路军。先后担任晋察冀军区新闻摄影科科长、《晋察冀画报》社主任、《华北画报》社主任等职。1950年3月因患“迫害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枪杀为其治病的日本医生,被处以极刑,终年38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沙飞的家属对该案多次提出申诉,北京军区军事法院经数年调查,于1986年5月19日撤消原华北军区政治部军法处判决。
无论中共党史还是抗战史,都是在战乱纷纭的年代中度过的。因此关于这段历史留下的图像资料并不多。沙飞却独具慧眼也独具匠心,将镜头聚焦于抗日战争,为那段艰苦岁月的磨砺与热血留下了珍贵记忆。一幅幅形象的画面,穿越了时间的阻隔,为我们呈现了那个时代的画面。
作为我国20世纪杰出的天才艺术家,沙飞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经典光影。而他的作品能被历史选择,不单是因为他定格了那些不平凡的瞬间,更是因为他在记录历史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感悟。评论家洪雪村说,“沙飞先生已经把强烈的生命素灌注到摄影艺术中去”。
在用相机捕捉和记录的同时,沙飞为了更广泛地传播摄影艺术的理念,成立组织和团体,创办《晋察冀画报》。他为这批图像资料的完好保存,为新中国历史文献的记载,为20世纪中国摄影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曾经说,“我要像一粒小小的沙子,在祖国的天空中自由飞舞”。他的坚持与信念、美好与纯净,应该被世人铭记,被历史铭记。
此次展出的百余幅作品全部由沙飞之女王雁女士提供,将持续至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