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眉 《绿树苍山图》轴 纸 140×37.5cm山西博物院藏
傅山21岁时,傅眉出生,希望爱子长寿的傅山给儿子取名“眉”。聪颖的小傅眉刚刚四岁,就已经能背诵大段的经典,并能提笔作诗行文,被人们称为“神童”,对儿子,傅山怀有深切的希望,他教给儿子学问、书法、艺术、武功,使傅眉成为日后人们称为一代“奇人”的文武全才。虽然自己无意功名,但傅山还是希望儿子在继承傅氏深厚家学的同时,精进学问,自成一家。然而,不幸却从天而降,傅眉五岁时,母亲便撒手人寰,扔下了傅山父子。谁也没有料到,这只是一连串悲剧的开始。转眼间,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在内忧外患的重重打击下走向了崩溃的边缘,崇祯十七年的兵火烧毁了傅山父子渴求平静的愿望,傅山的父亲、兄长先后去世,为避兵燹,傅山全家辗转避乱于山西各地,那时候,是傅眉扶持着年迈的祖母,照顾着幼小的侄儿,帮助傅山一起,带领全家人餐风宿露,寻找一方安身的所在。自这年起,为了保守气节和尊严,傅山出家入道,成为著名的“朱衣道人”,而养家糊口、赡老养幼的重担便落到了傅眉的肩上,年轻的傅眉没有丝毫怨言,他砍柴深山,卖药街市,白日里为养活一家老小辛苦劳作,只有到了晚间才拿起书卷,习练书法。顺治十一年,傅山因反清被捕入狱,傅眉义无反顾地投赴监狱,陪伴父亲;出狱后的傅山壮游大江南北,联络反清志士,结交遗民学者,一路上是傅眉牵挽驴车,服侍左右;康熙十八年,清廷开“博学宏词科”网罗知识分子,傅山被强迫抬进北京,是傅眉不离左右,保护着父亲拒绝应诏的凛凛大义。多年父子如兄弟,六十光阴的荏苒倥偬,六十春秋的风霜雨雪,将这对傲岸嶙峋的文化巨人打磨地愈加顽强、坚韧。从某种意义上,他们不仅是父子,还是术业授受的师徒,是砥砺学术的畏友,是相与长进的同道,是心魂相依的支柱。
撰写:宋涛编辑:罗元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