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与纾解——中国当代公共艺术之使命/王东辉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天工开悟中国当代艺术大展”于 2016 年 9 月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展,公共艺术是展览的潜在关键词之一。在谈论这个展览的最初阶段,策展三人组就确定了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见微知著地引发蕴涵于艺术创作中的公益精神,在艺术家和作品的遴选中,体现艺术对社会与自然的担当。本次大展定义的中国当代公共艺术是一个多重因素互生共容的集合概念,以各种艺术形式介入社会,服务大众,其核心概念和首要原则是公共性, 从内建立于艺术的普遍公共性之上,从外完成于公众对公共艺术及公共空间权利主张的实现。
今日之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常常令我们无暇顾及许多。当我们回顾与展望世界巨量的人类文明财富之时,可以清晰地看到, 除了充足的物质需要之外,心灵的富有更加重要,人类曾为此做出不懈的尝试和努力。中国是人口大国,动辄数十百千万的城市人口规模,与先前农业社会一个村落到了 150 人左右就会面临分裂已有天壤之别,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需要与之匹配的文化艺术建设。在交通、资讯等现代元素之外,公共空间的建设,公共艺术的存在应该是当代城市规划、社区配套、地产开发等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环。公共艺术体验与人类群居生活的习性相契合,艺术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障碍直达心灵,我们可以凭借对艺术的共同热爱分享生活的多姿与美好,给城市与乡村和谐的存在以精神的完善和灵魂的归属。
毋庸讳言,我们面对的现实相当残酷。中国众多一线城市在雨季群体内涝,水库无情地截断江河鱼类的洄游,在建筑和道路越来越大、越全越好之际,交通拥堵,雾霾肆虐。痛定思痛,我们陷入人与自然和谐与对立、保护与发展的纠结之中,这种“建设的原罪”让人们站在历史与未来之间显得那样无助。当科学与技术显得力不从心之时,我们就需要艺术——人类伟大的本能之一,来获取更高的智慧,解脱困局,获得救赎。艺术,特别是公共艺术,可以通过观照人性个体的差异与互补,由分享致共享带给我们巨大的认同感, 对灾难频频的世界和压力重重的现代生活予以纾解,对人们心灵的创痛进行治疗和平复。当人们需要抱团取暖时,公共艺术应该引领大家心中的光与热,凝聚决心和意志,我们将由理解与沟通获得群体生活特有的幸福感,而幸福将使我们更坚强。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当代社会的公共生活在信息时代发生巨大转折,网络化生存改变了人际关系的固有生态,互联网文化给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带来新的可能,新媒体拓展了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观念和形式。中国当代公共艺术会直接影响或者潜移默化地改变中国人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模式。中国当代每一个艺术家、设计师、知识分子都应该思考,我们能为公共艺术做些什么?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做出自己的努力,服务于公众与社会,改善社区、城镇、以至国家的“艺术生态”。每一个成功的艺术家都应该在公共艺术领域尝试创作,在个体的表达和集体的交汇之间,在艺术个性的内化和外界感受的映射之间深思力行。我们要开拓更多渠道与更多样本,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公共艺术实践,激发创造更多智慧与热情,以建设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人类社会在科技发展的同时,艺术也以“另一极”的态势与之对应持续地上升,以迎接生活的改变和挑战。当代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已经进入了全面的繁荣期,而公共艺术正方兴未艾,巨大而迫切的需求亟待我们深入地研究和持续地努力。我们恰逢其时,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