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第十八分会场
媒体与视觉
编者按:日前,大会筹委会的工作会议上决定,为方便国内外专业人士提前了解本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的内容,秘书处邀请每一个分会的主席分别对各自主持场次的主题进行阐述,并且介绍参加会议的人员和将要做出的报告内容。我们此次大会共设21个分会场,每一个分会场由一位国际主席、一位中方主席和一位青年主席组成,这63位主席已经在近两年的准备中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智慧。我们将按顺序推送每个分会场的内容介绍,今天呈现的是第十八分会“媒体与视觉”。
主席介绍:
中方主席:美国哈佛大学建筑与艺术史系汪悦进教授(Eugene Wang)
外方主席:美国明尼苏达大学Rick Asher教授
青年主席:美国哈佛大学博士黄冰
时间:9月18日-20日中央美术学院,9月20日中央美术学院
这个时代媒介技术的革新最好放在宏观艺术史的背景下去理解,而艺术史本身也是一部媒介史。在油画发明前,视觉的精确表达方式、传播方式或者说保留方式相对有限,当油画等架上绘画发明以后,油画某种程度上成了最便捷、有效、精美的视觉表达和遗存方式。今天的人要还原15世纪至照相术发明前的视觉生态,包括当时的服装,饮食,舞蹈等生活方式,最直观的便是通过画作,比如说油画、版画、教堂里的天顶画、石版画等当时传统的静态图像。在那个时代绘画近乎等同于图像。雕塑也是记录当时审美的最好方式之一,因为是三维立体,并且能在广场等大众能通行的地方展示,传播力极广,影响力悠久。古希腊人对于男性人体的审美仍然是我们今天全球通用的明星标准——六块腹肌、人鱼线、九头身,这一现象本身就是一部文明史和传播史……这些能够留存于世的精美的艺术表达方式,也就是我们今天常常说的媒介,渗透到我们当今生活的每一个层面。这是因为视觉是人类最为直观的感官,也是最重要的感官,是我们和这个世界联系的最主要的途径,这也是为什么说艺术史有着如此重要的学术地位。研究艺术史是研究人类最为主要的感知世界的方式。
比起绘画能留下作品、音乐能留下曲谱,过去的戏曲、歌剧等即兴舞台表演却因为没有录像这种功能,声乐家和演员无法将他的演出进行复制。也无法在现场表演以外进行传播,更不可能流传到今天,今天我们只能通过文字记载侧面想象当时的盛况。所以绘画等当时的视觉媒介曾经具有很强的历史优势。
然而到了今天,传统美术媒介已被质疑不再是最有效、最动人、最震撼的表达方式了。近而言之,我们看到最近流行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远而言之,我们看到了当初摄影技术对传统架上绘画的冲击。歌剧、戏曲、芭蕾也可以被录像、传播。电影比起传统艺术拥有更直观的表达和讲述故事的能力。而电影研究也始发于艺术史家,艺术史家只有吸收更多媒介的图像才能完成自己作为一个艺术史家的使命。绘画的重要性和唯一性已经被挑战了。不仅视觉与听觉等感官被结合,类似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之类的技术在体验感官方面已经远超传统艺术形式,而本来艺术作品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表达、感动和传播。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解决了很多现实中的两难问题。那么用传统艺术手段的当代艺术家就受到了新媒介的挑战和冲击。于是学者有理由质疑数字艺术家(Digital Artist)或者说媒体设计师(Media Designer)相较于传统媒介的艺术家,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当代艺术家。这是因为新媒体处理的是最当代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变革。
现代人已经比较疏于阅读文字,更偏向于观看图像,所以现在是一个图像时代。但是对于近几年的我们又有所变化,观众连看静态图像都不满足,人们更爱看短片、更爱看视频,也就是说我们更偏爱动态影像。比起看一本书,花五分钟看完的Ted Talk能获取更大的信息量。比起翻前翻后还觉得艰深难懂的建筑史、或者敦煌石窟的书籍,看一部有效的纪录片所能理解的信息量更大。其实多媒体时代是能让信息更广泛的传播。本质上我们要相信每个人的人脑都有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以前比拼的是耐心——看谁能把表达很艰涩的书有耐心地理解和记忆,才能获得信息,进而消化处理信息。现在,如果信息能够很方便的传递给每个人,那么更多的人脑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开发。媒介时代,其实是信息传播更直观的一种诉求。哈佛大学人脑科学家Margaret Livingstone说过:“其实图像本身是信息。在人脑中我们是一个信息的处理,人脑中并没有一张图像。”
我们组的一位发言人,Oliver Grau,在他的文章中提到:“图像已经成为取代文字的主要交流形式:互联网革命中的巨头,有数十亿上传量的YouTube或Flickr以及有15亿用户的Facebook,是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图像库。”现在最火的科学领域之一是大数据,其实我们这个时代也是视觉上的大数据时代。
正如我组主席汪悦进教授所言:媒介究竟主要属物质还是精神范畴,抑或是两者兼顾?新旧媒体的交叉同时也促使我们思考究竟是什么驱动视觉文化的变化:是技术还是认知主体?是物本位还是人本位,抑或是两者皆是?图像作为媒材艺术载体如何改变或塑造我们的世界观?我们如何梳理或调和艺术媒介这种既无所不在又难以坐实的矛盾?媒介的这种双重属性在全球化背景下是如何展开的?
我以为:新媒介技术的诞生是让知识本身更加可视化。
板块与论文:
第一板块:新媒体与我们的时代
Oliver Grau “On a Political Iconography of Information Societies”
Jennifer Purtle “Optical Media in Postglobal Perspective”
Anna-Maria Bartsch “The Selfie – Art or Expression of the ‘Stupidity of the Masses’?”
第二板块:媒介与全球化
Caroline A.Jones “Occupying the Global Village”
Iain Boyd Whyte “The Gains and Losses of Translation”
Elian O’Brien “Rooted and Routed: The Worlding of Contemporary Indigenous Art”
第三板块:媒体和中国的现代性进程
唐宏峰 “照相‘点石斋’——《点石斋画报》中的再媒介问题”
吴雪杉 “透过媒介:构建‘万里长城’的现代形象”
第四板块:独立艺术家
Steven Nelson “David Adjaye’s Cosmopolitan Eye”
Claire Roberts “Ian Fairweather: Artist at Large”
Ayelet Zohar “The Intimate, the Controversial and the Public Sphere: Koizumi Meiro’sViedo Performances”
执笔人:哈佛大学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