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Session 9 【分会场介绍】第九分会“独立与超脱”

时间:2016-08-27 11:10:05 | 来源:艺术中国

展览>

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第九分会场

独立与超脱

编者按:日前,大会筹委会的工作会议上决定,为方便国内外专业人士提前了解本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的内容,秘书处邀请每一个分会的主席分别对各自主持场次的主题进行阐述,并且介绍参加会议的人员和将要做出的报告内容。我们此次大会共设21个分会场,每一个分会场由一位国际主席、一位中方主席和一位青年主席组成,这63位主席已经在近两年的准备中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智慧。我们将按顺序推送每个分会场的内容介绍,今天呈现的是第九分会“独立与超脱”。

我们的一点说明……

我们在艺术史大会中的尝试:

第九组分会主题为独立与超脱。从主题上可以感觉到本组对艺术史研究、成果和既定规范的ʺ挑战ʺ。本组相对尽可能地采取淡化针对艺术史学科问题讨论的方式,尝试性地避免把会议引向对某一课题或一结论进行的讨论。通过本次大会,我们试图进行的是一种ʺ篡改ʺ规则与规范的尝试, 试图去探讨一个关于如何集合来自不同个体和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史研究。这个尝试不完全体现在发言者的发言内容中,它更多的是融入在我们的工作中。在整个筹备期间 我们有意的将交流压制到最低限度,让三位主席在各自的文化背景、学术习惯、交往习性中充分ʺ发酵ʺ,力求最大程度展现三股力量和标准的并立,展现三种方式的交汇,尽可能的培育由语言和文化认知不同产生的关于艺术史研究认同上的ʺ误解ʺ和ʺ误读ʺ。

我们:

本组中方主席张晓凌教授是世界艺术史大会走进中国的重要引路人之一。他是重要的中国艺术家、优秀的艺术学者。他精通中外艺术学研究。他是一位能在艰苦条件下创造奇迹的、极具代表性的ʺ中国写意性思维ʺ的艺术实践者和研究者。是中国当代艺术和艺术史研究的权威之一。

本组外方主席Coli教授是巴西大学著名的艺术史学者和学科研究的带头人。他是一位常年游走于西方世界,且角色相对特殊的学者。特殊的地域环境使他在对西方传统总结和传承的过程中,展现出对来自不同世界的不同表达和研究模式的宽容与大度。是一位ʺ游离ʺ状态的极具代表性的ʺ西方数据性思维ʺ的艺术史学研究学者。

本组青年主席宁卓涛博士更像一位ʺ不太靠谱ʺ的ʺ业余ʺ学者,旅居法国多年从事中法间的跨界文化交流与合作。对于西方世界的学术规则和东方世界的学术规范,有强烈的ʺ逆反心理ʺ。个人倾向关注个体世界对艺术史学片段的ʺ误读ʺ和ʺ误用ʺ,鼓励ʺ曲解ʺ史实。

我们的解读:

本组主题独立与超脱,简单地看是在讨论艺术史的一个比较抽象的“真伪”定位问题。实则上我们希望这个主题能被理解成关于艺术史研究起点和终点的原始猜想。

关于对史料研究的收集与辨别、关于认知史料和史学成果的角度、关于由史料和假设构成的不同时期的史学定论、关于艺术品鉴别定位和作为佐证的定位,关于史学假想的出炉,等等,这些都离不开“独立”与“超脱”的信念和勇气。可以说这是史学研究的起点和核心原动力。在艺术史研究中我们可以具化归纳到三个方向去发掘:第一,“真伪”在艺术创作中是艺术创作者潜意识中的标杆; 第二,“真伪”与原创;第三,涉及艺术定义和其在不同文化中的“真伪”界定问题;

我们认为:艺术史研究不会停留在收集和挖掘、辨别和归纳史事材料,然后去用于证明个体猜想,形成集体意识。

我们认为:通过史学研究,更重要的是去展现个体认知世界的过程。艺术史(或艺术史学研究)感动世界的价值在于个体对规范与规则的挑战,在于通过史料研究归拢和建立起一个可被摧毁和逾越的价值尺度。

本组的特性和发言人:

本组三位主席在语言环境上有很大的差异,Coli教授精通葡语、英语和法语,张晓凌教授精通汉语和古汉语,宁卓涛博士则主要以汉语和法语作为工作语言,虽然在常规工作中有所不便,但这一点却成为本组此次尝试的关键。我们凑巧地因为这些不便,避开了英语统治性逻辑和模式的惯性思维。这一点成为保护我们三位主席各自特性的壁垒,也是我们挑战规则的先天手段。我们三位主席在2015年9月北京预备会议上的短暂交流中达成了默契,期盼着在这个有很多禁议话题的大环境下,做一点尝试。相对来说,本组主题过于抽象和敏感,独立与超脱的讨论必然要触及许多对既定规范与规则的讨论,或简单化地停留在某一已存在课题“真伪”的纠结之中无法突破,所以本组投稿人相对其它组投稿人数量较少。鉴于此种情况,我们把我们的尝试首先用在发言人的确定上和我们三位主席身上。关于投稿人的筛选我们采取三方相对独立的方式 ,尽可能的由三个主席根据各自的意愿和对主题的理解决定发言人。 基本形成了三个体量:西方学者、东方学者和青年学者。

西方学者是以Coli教授为主导选取决定的8位分别来自巴西、英国、俄罗斯、哥伦比亚和美国的学者,他们展现出较强的西方学术模式和ʺ数据思维ʺ的典型性;他们是:Alexander Gaiotto Miyoshi,Anna Pushakova,Anthony Cutler,Felipe Sevilhano Martinez,Martinho Alves Junior,Rachel Marsden,Renata Bittencourt和Yobenj Aucardo Chcangana Bayona。

东方学者是张晓凌教授邀请的6位中国学者,他们有较强的ʺ写意性思维ʺ和中国学术研究的典型性;他们是:张强、陈明、杜少虎、高天民、张惠明、朱其。

青年学者是宁卓涛博士推荐的两位年轻的法国学者,他们代表了欧州未来一代学者的一个侧面,较有代表性。他们的研究展现了较强的数据思维模式教化出的ʺ采集性ʺ思维或ʺ游记ʺ记录性思维。他们是:Bérangère Huguet和Sammy Schott-Fontaine。

本组的发言将根据发言者内容涉及的东西方主题来分类和排序。(详细发言顺序待定)

我们的期待:

世界艺术史大会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成果和交流的平台,也应该是一个尝试的舞台。如何把我们自己(组织者或主导者)、发言者、听众和参与者从固有的和必须顺从的规范和规则中释放开来, 以本体模式去咀嚼史料、史学观点, 展现个体对艺术史学(或史学成果)的ʺ误读ʺ、 ʺ误解ʺ和ʺ误用ʺ,以及让这些ʺ误ʺ有机会对话的尝试 是我组重要的期待。

执笔人:宁卓涛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