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Session 4 【分会场介绍】第四分会“欣赏与实用”

时间:2016-08-27 10:50:11 | 来源:艺术中国

展览>

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第四分会场

欣赏与实用

编者按:日前,大会筹委会的工作会议上决定,为方便国内外专业人士提前了解本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的内容,秘书处邀请每一个分会的主席分别对各自主持场次的主题进行阐述,并且介绍参加会议的人员和将要做出的报告内容。我们此次大会共设21个分会场,每一个分会场由一位国际主席、一位中方主席和一位青年主席组成,这63位主席已经在近两年的准备中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智慧。我们将按顺序推送每个分会场的内容介绍,今天呈现的是第四分会“欣赏与实用”。

一、主题和主席

第四分会的主题是“欣赏与实用”(Appreciation and Utility),该分会场的主题为一种文化如何理解艺术的功能。欣赏与实用这一对术语及其同类词拥有悠久历史,并在诸多文化中跟“艺术作品”和“工艺品”这些有争议的术语有关。此议题的讨论不仅聚焦于艺术作品或工艺品之功能,及其作为艺术作品或手工艺品的功能是如何由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决定的。本会场更进一步探讨术语的历史是怎样的,在个别的社会、文化和全球化建构中,当代文化中的话语有哪些是和这对术语有关的,并强调用案例研究的方式来阐明 “欣赏与实用”这一主题。

第四分会的中方主席为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美术馆馆长杭间教授,他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和中外设计史的研究。外方主席为美国国家美术馆教育部学术项目主任Faya Causey教授,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考古,希腊罗马和前罗马的古代美术史,以及当代艺术史。青年主席为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助理张春艳,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设计史。

二、征稿和遴选

截至去年的征稿期限,收到论文摘要73份,投稿人即有初出茅庐的青年学者,也有享誉世界的资深学者。之后又陆续收到3份,因逾时而不予考虑。在去年九月北京举行的预备会议之前,本会的三位主席就已经在阅读论文提要和简历之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将各自挑选的十五名候选人名单汇总,作最终的遴选。在讨论中,主席们发现,由于当代的诸多学者活跃于国际不同地区,已经很难严格地按照国籍来划分其所属地区,这些学者本身的经历使他们具备了不同的跨文化视角。故主席们结合论文所涉及的文化范畴,仔细研究了这些学者的学习工作经历。杭间主席坚持以学术质量的高标准来邀约稿件,特别邀请了Lothar Ledderose(雷德侯)、Jessica Rawson(罗森)和尚刚三位学者,Faya Causey主席附议,并建议在提要质量优先的前提下,依据征稿函中的要求来选择稿件:

1. 论文是否按征稿函要求进行案例研究

2. 论文是否在本会场的主题上引领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青年主席则建议选稿考虑青年学者和高级学者的比例,以体现当下的研究状态,并尽量使不同文化地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

经过会后的深入讨论,最终选择了十五位发言人。15人中有来自英国3人、意大利2人、中国2人,墨西哥、德国、巴西、美国、加拿大、格鲁吉亚、以色列各1人。

三、版块和论文

由于本会场的主题意涵丰富,发言者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文化和时代范围极为宽广,研究视角也尤其多元。15篇论文包括了研究史前艺术、当代艺术、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文化,以及中世纪、文艺复兴、近现代的欧洲文化。其中一部分文章采用了比较文化的视角来同时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及联系。除了纯艺术、手工艺、现代设计之外,本会场的论文还从哲学、军事、技术、考古、贸易、家族志等方面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充分体现了本届艺术史大会的主旨——“不同文化和不同时代的艺术史观念”(The concepts of art in different cultures and times)。

目前本会场所有论文均已完成,正在进行删减的工作,以使论文缩减为30分钟以内的发言稿。根据会议日程安排,第四分会於今年9月16日下午2点开始在北京大学举行,历时一天半,分为三个半场,每场时间约四小时。本会场的发言也相应地分为三个版块。

第一版块都是较为经典的主题,并且相互之间有所呼应,主要探讨的是“艺术作品”和“工艺品”如何反映出当时的空间、材料、技术、审美、历史、个人和政治方面的整体信息。“欣赏”与“使用”这对术语是如何在不同文化语境下受到史学、哲学、生产、市场、政治、物品的生产和使用,以及接受的影响的?

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Lothar Ledderose(雷德侯)将论述中国画的题跋传统所反映出的共生关系,如何使一幅画在空间、材料、技术、审美、历史、个人和政治方面成为了一个整体。英国牛津大学前副校长Jessica Rawson(罗森)教授则研究中国古代礼器作为一种符号,与礼制和制度的关系。二人分别从平面和器物两个角度切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并且最后都对中西文化差异及成因做了比较分析。中国清华大学的尚刚教授通过中国蒙元时代的正史研究,来还原当时的工艺美术的格局、地位、思想及其与统治者的关系。格鲁吉亚独立学者Nino Simonishvili[u5] 追溯格鲁吉亚著名的 Khakhuli 三联画与政治互相交织的历史,探究一件宗教制品与艺术品如何成为格鲁吉亚历史书。该版块以伦敦大学艺术史教授David Bindman的发言收尾,他通过分析“欣赏”与“使用”这对术语在康德哲学中的矛盾,探讨康德对其所处时期的艺术品的影响以及对近年来艺术品的影响。

第二版块主要通过研究某类手艺人/工匠、物品或艺术类别,来讨论欣赏或评价如何因时期及群体的不同而变化,这种变化又如何挑战了“艺术”、“艺术作品”和“工艺品”的分类法。

美国盖蒂研究院副院长Gail Feigenbaum教授通过16世纪意大利教堂背景装饰油画经由市场而转变为私人宅邸陈列品的过程,研究作品如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品,以及这一过程对作品的价值和生产的影响。英国V&A博物馆资深策展人Tessa Murdoch教授则要讨论军事家丘吉尔所获的御赐器皿从大使馆运到战场,再到城市的宫殿与美术馆成为艺术收藏的过程,及其所折射出的丘吉尔家族的政治事业与财富积累。加拿大里贾纳大学路德学院艺术史教授Francesco Freddolini通过十七世纪佛罗伦萨的里卡尔迪(Riccardi)家族收藏的戟兵肖像画这一案例探究室内装饰的历史,来加深我们对近代早期宫廷社会中人与物相互作用的理解,同时阐明艺术作品在其陈列的空间和社会背景下,代理人( agency,又译为管理者)如何鉴赏及决定它们的地位和作用。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姚丹博士的论文讲述了湖笔在满清时期持续兴盛,及其与“笔客”、文人士大夫构成的互动关系,还原中国传统社会独特的人文景观。意大利Max Planck研究院艺术史学者Roberta Bartoli,通过廓清19世纪起博物馆学和文献学相关研究的误解,研究并重新阐述了在发挥功能的环境发生变化情况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婚嫁长箱如何从制作到婚礼,从实用物品变为高价值的收藏品和博物馆展览品。

第三版块较前两个版块,讨论的对象不论在时代还是学科上都显示出了很大的跨越性,主要在全球化和跨文化的视野中,研究某种艺术史学科、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或考古学、科学和技术因素又是如何影响“欣赏”与“实用”这对术语的实质及其文化进程的,及其与当代艺术等现有话语的关系。

新西兰的奥克兰博物馆馆长Vanda Vitali教授通过将古迦太基的考古发现、中国青铜器以及荷兰莱顿自然博物馆当代艺术展进行比较,指出了艺术品和与艺术相关物品的实用功能。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博士后研究员Antonio Gonzalez突破仅以美学的角度来解读史前艺术的传统,探讨史前艺术与整个文化框架和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史前艺术在当代如何在政治领域、社会团体、展览中被定位。来自意大利Max Planck研究院的建筑史家Hermann Schlimme研究十六至十八世纪的欧式喷泉、水的演示以及相关的水力技术,探讨由帝王以及欧洲本身引进的喷泉,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是如何鉴赏与评估的。以色列独立学者Ruth Iskin分析了十九世纪晚期的插图海报——如何从作为广告这一实用物品,到仅被批评家鉴赏的艺术品,最后成为炙手可热的可收藏艺术品的。巴西圣保罗FAAP研究院艺术史教授Felipe Chaimovich指出在凡尔赛十七世纪末室内装饰中平面镜的运用及其与油画的密切联系,关于当代的、动态关系中的公众群体的艺术品由此应运而生,借以阐明当代艺术的概念。

受时间和篇幅所限,此文仅为第四分会的主题和人员、选稿和版块安排的简单概览,留待日后增补。由于发言名额有限,所选取的论文无法涉及主席们在征稿函中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但整体而言,征稿大体达到了当初的设想。

执笔人:中国美术学院 张春艳

二零一六年八月十日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