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第一分会场
语词与概念
编者按:日前,大会筹委会的工作会议上决定,为方便国内外专业人士提前了解本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的内容,秘书处邀请每一个分会的主席分别对各自主持场次的主题进行阐述,并且介绍参加会议的人员和将要做出的报告内容。我们此次大会共设21个分会场,每一个分会场由一位国际主席、一位中方主席和一位青年主席组成,这63位主席已经在近两年的准备中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智慧。我们将按顺序推送每个分会场的内容介绍,今天呈现的是第一分会“语词与概念”。
一、主题和主席
第一分会的主题是“语词与概念”(Words and Concepts),重点是研究“艺术”(art)这一术语在不同文化中的涵义,以及文化和历史背景对它的影响。在分会主题描述或者说主题设计中,希望涉及三个层次:
1.“艺术”在不同语言中的差异;
2.同一文化中“艺术”在不同时期的差异;
3.同一文化同一时期对“艺术”的不同理解。
第一分会的中方主席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王镛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印度美术史和中外美术交流史。外方主席为德国法兰克福大学艺术史系讲师Viola Hildebrand-Schat,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二十世纪的欧洲现代艺术,尤其是观念艺术。青年主席为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博士生陈亮,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汉代美术考古和仪式理论。
二、征稿和遴选
截至去年的征稿期限,收到论文提要59份。今年又陆续收到6份,可惜因逾时而不予考虑。在去年九月北京举行的预备会议上,本会的三个主席像其余分会的主席们一样,在事先阅读提要和简历的情况下,将各自挑选的十五名候选人名单汇总,作最终的遴选。三份独立作出的选择基本吻合而略有不同。对于不同之处,王镛主席提议,由于第一分会的主题与本届大会的主旨直接相关,在选择发言人时,在提要质量优先的前提下,宜于依次考虑如下标准:
1. 论文是否涉及重大的艺术概念
2. 是否揭示艺术观念的差异性及其根源
3. 是否拓宽对艺术观念多元性的理解
外方主席和青年主席附议。经过半天的面对面讨论,最终选择了十五位发言人。他们的文化背景构成的光谱较为离散:中国3位,法国2位,德国2位,美国1位,希腊1位,韩国1位,俄罗斯1位,匈牙利1位,爱沙尼亚1位,阿根廷1位,南非1位。
三、版块和论文
目前除爱沙尼亚的论文尚在催促之中,其余发言者已提交论文全文。根据会议日程安排,第一分会於今年九月十六日下午至十七日在北京大学举行,历时一天半,分为三个半场,每场时间约四小时。相应的,这十五个发言也将被分为三个版块。与最初的主题设计不同,这三个版块的构成基于实际收到的稿件,根据其中所涉及问题的共性分成五个一组,每组提炼出一个核心问题,从不同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对于这三个版块初步设想如下(发言者的论文题目在此乃笔者拟译,以投射于会场屏幕的正式译文为准)。
第一版块:
1. Prof. Dr. Michèle-Caroline Heck《观念与手法之间:近代北欧“艺术(Art)”一词看似矛盾的缺失》(Between Concept and Manner: The Paradoxical Absence of the Word Art in Early Modern Northern Europe);
2. Prof. Dr. Jeanette Favrot Peterson《“In iollotli, in tultecaiotl”:西班牙占领前后的墨西哥纳华人的“心灵、技艺”概念》(In iollotli, in tultecaiotl: "The heart, the artisanship,"of the pre- and postconquest Nahuas in Mexico)
3. Dr. Elena Avramidou《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模仿论和驱逐艺术家》(Mimesis and the Banishment of the Artists in Plato’s Republic)
4. Dr. Frédérique Desbuissons《食物词汇:美食时代对绘画的描述和思考》(Food Lexicon: Describe and Think Painting at the Age of Gastronomie)
5. Olga Panova《宋代中国公共和半公共空间中的绘画》(Paintings in public and semi-public space in Song dynasty China)
第一版块的五个发言的共同点在于都关乎同一个文化内对“艺术”观念的自觉。
第1、2个发言的主题都涉及“心与手”(mind and hand)的对立和统一。Heck讨论的是文艺复兴之后启蒙运动之前法、德、英、低地国家等北欧地区“艺术”一词的缺失。他的视角是从当时机械艺术(mechanical art,有不用动太多脑子之意)与博雅艺术(liberal arts)之别联系到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特别考察了属“手”的艺术何时、如何与“心”等量齐观。Peterson主要根据《佛罗伦萨抄本》(Florentine Codex)考察墨西哥纳华人的艺术概念。此书作于1575-1577年,乃在方济各修士Bernardino de Sahagún的主持下,召集当地的书手和艺术家,记录了阿兹特克的生活方方面面。与Heck讨论的情况类似,纳华人也没有“艺术”一词,但有一系列隐喻围绕着“ toltecayotl”一词,意指手艺精湛的艺人,而这些艺人的“悟性、技艺”(in iollotli in tultecaiotl)则与“心”有莫大关系。
第3个发言是对西方艺术中“模仿论”的追根溯源。Avramidou从《理想国》中的相关篇章出发,探讨柏拉图眼中艺术与自然、理念的层级关系,以及在理想的城邦中艺术家应该受到的对待。感性只能获得不可靠的“看法”,在柏拉图的认识论中处于最低的位置。第4个发言几乎是公然藐视柏拉图,求道于低微处,谈论的是最具私密性、最难以言传的艺术中的“味”。十八世纪末大革命之后及十九世纪的法国巴黎,贵族的厨师走出府门,纷纷开设餐馆,美食走向大众。Desbuissons指出与此同时都市市民文化的方方面面开始萌发,促成艺术上范式的变化。对画作的评价要求“食髓知味”,以美食用语评画慢慢从行业黑话走向了公共领域。第5个发言与第4个有相似之处,都是讨论在公共空间兴起、艺术商品化的大潮起来时艺术观念的自觉,虽然时空换到了十至十一世纪北宋的都城汴梁。文人画家对于自己“文人”的身份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坚守,对于什么地方挂什么画,什么场合用什么画,向什么样的人展示什么样的画都有着自律,这表明唐代以后艺术中“行家”和“利家”的分野越趋明晰。
第二版块:
6. Park Young-Sin《近代日本和韩国“美术”话语的成形:文化翻译和机构发展》(The Discursive Formation of “Art” in Modern Japan and Korea: Cultural Translation and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7. Dr. Ren Wei《翻译中的失与得:中国近代的艺术与设计》(Loss and Gain in Translation: Modern Art and Design in China);
8. Dr. Anna Wessely《匈牙利语中“艺术”术语的故事》(The Story of the Hungarian Term for ‘Art’)
9. Dr. Geng Yan《术语、概念和翻译:重思“写实主义”和“现实主义”》(Term, Concept, and Translation: Rethinking xieshizhuyi and xianshizhuyi)
10. Danielle Becker《南非:去殖民化的可能性》(South African Art: the possibility of decolonization)
第二版块的五个发言的共性是都涉及在外来文化的对照与压迫下,本文化艺术概念的变化,伴随着引入、翻译与拒斥。第6至第9个发言都是考察在外来强势文化进入之下,本文化的被迫应对;第10个发言则是在强势文化退潮时,对本土文化平等整合入社会的可能性的反思。
第三版块:
11. Prof. Dr. Tobias Vogt《十九世纪晚期巴黎的“非艺术”:从本土与海外视之》(From home and abroad: “Non-art” in late 19th century Paris);
12. Alo Paistik《电影艺术观念在其最初产生年岁的多重含义考》(Examining the Pluralism of the Notion of Cinematic Art in Its Earliest Years);
13. Prof. Dr. Silvia Dolinko《批量艺术和原创版画:二十世纪阿根廷艺术场景中一个疑难术语的特质》(Multiple Art and Original Print: Peculiarities of a Problematic Term in the Argentine Art Scene of the 20th Century);
14. Veronica Peselmann《绘画作为艺术?“画底”作为十九世纪欧洲绘画的材料和观念性术语》(Painting as Art? The „Ground“ as a Material and Conceptual Term of 19th Century Painting in Europe);
15. Prof. Dr. LaoZhu (ZHU Qingsheng)《 中国汉代的艺术概念》( The Chinese Concept of Art in the Han Dynasty)。
第三版块五个发言的共性在于都涉及技术与艺术观念的复杂关系的不同方面。例如Vogt针对迪弗(Thierry de Duve)论杜尚并未发明现成品艺术的系列论文,检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法国巴黎与他文化的遭遇所带来的新技术在艺术上的应用和新观念的诞生,提出了与迪弗相异的论断。Dolinko谈论原创版画与复制技术的对立,以及版画艺术家在新技术的逼迫下保持艺术原创性的策略。朱青生教授重新检讨汉代刘向关于“艺术”词源的论述,指出“六艺”是一个中国古代的一组关于“艺术”的概念,而术数方技是另一组关于“艺术”的概念,而且艺术的“艺”又与《易经》的“易”具有微妙的关系。
受时间和篇幅所限,仅是十分粗线条地对第一分会的主题和人员、选稿和版块安排作了勾勒,且详略不均,留待日后增补。整体而言,征稿大体达到了当初的设想。但是也有些遗憾,例如未能延请到印度、阿拉伯的艺术史家来谈论他们文化中的艺术概念,否则印度的“味”(rasa)、中东的香料和法国的烹调一同构成一道五味杂呈的清谈,不失为一桩美事。
执笔人: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系 陈亮
二零一六年八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