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夫的黛蓝色:层层透明的浑色

时间:2015-10-22 21:28:55 | 来源:艺术中国

展览>

新的绘画有待于从印象派重新开始,因为这是西方初次面对活生生的自然,比如柯罗的风景画在保留着古典透明质地的同时还有着虚薄的呼吸感,但柯罗还是陷入了透视法的视觉束缚,无法打开自然更为内在的深度,那必须去挖掘富有浑化的生命能量,一旦塞尚开始纯粹的颜色塑造,如何可能继续保持此透明的质地?塞尚晚期的水彩画有着此追求,但如何转换为油画的透明虚薄感,还呈现自然的深度?这个油画虚薄化的方式,对于西方绘画是异常困难的事情,后来的里希特也仅仅做到了薄透,但又丧失了自然的深度,过于写实。

这要求画家把整个绘画平面都转变为一层透明的薄纱,甚至是神秘的七重纱!除非对中国水墨的渗染性与通透性原理有着切身触感的艺术家才可能完成此任务,绘画的任务乃是保持平面自身对通透性与透明性的绝对追求,但又不是简单的单薄平涂的色层,而是一层层的透明叠印,越是反复叠印,还越是保持透明的呼吸,这除非唤醒自然的通透性与生长性。

刘国夫最近几年的新作《敞》系列回应了上述挑战。他一直追求古典透明画法优雅闪光的质地,接续柯罗风景画薄透的质感,但又融入了中国人对时间包浆玉质感的痴迷,形成了一种新的“浑色”。刘国夫发明了自己的虚薄画法,即充分利用水墨性的渗透或渗染原理,改造油画的品性:以层层渗染的手法来多次化解油画颜料,使之释放出内在浑然的气息,绘画传达出气息的生长性,而非颜料自身的重量与饱和度,不再是油画的堆积与滞重,而是使之薄透、虚透,充满迷人的呼吸,反复叠印后,画面呈现出透明的玉质感或包浆的质感。画面上万象森然的林间空地中充溢着无限生机,敞开一个浑然饱满与玉光充溢的神秘场域。刘国夫恢复了龚贤“光气融合”的梦想,画面洋溢迷人朦胧的诗意光感,但又是水墨性的灰黑与灰蓝色,既有着光的白色透明(光晕),又有着水墨氤氲化生的浑化感(气晕),让看似两种根本不可能的原理重新结合(形成新的灵晕或者自然化的色晕),把西方光感透明的白色与东方虚灵通透的黑色结合,而形成了柔美梦幻的“黛色”。

黛色,乃是中国文化最为美丽的颜色,就是因为她积淀了时间的遐思与无奈,这是最为诗意的颜色,吸纳了黑暗的能力,但不陷入虚无;有着光明的期待,但不陷入崇高的牺牲冲动;这是一种新的阴阳混溶,是西方的光明与东方的浑化之不可思议的结合。刘国夫的作品在余影的婆娑轻微震荡与朦胧的诗意之间,消解形体却留下笔触的细节,对应于传统的烟影之气息,更为灵动,是自然的色晕与光晕融合的第一次显临。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