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工图》的创作并不顺利。周思聪曾在与马文蔚的通信中这样写道:“我的创作进行得不顺利。我珍惜这不顺利。这种逆境往往是令人兴奋的。《王道乐土》接近完成。在一些疑难问题上卡住了,暂放一下。现正在制作《人间地狱》。卢沉因病不能画,我的压力很大。这画要表现一种力,需要有男人的气概,我感到自己还缺少这力量。这似乎是没有办法的事。”通过这封信,我们反观作品时有了相互印证的信息。在他们首件完成的作品《同胞、汉奸和狗》的右下角写着“一九八零年七月思聪卢沉画”,而在随后完成的作品《王道乐土》的左下角却写着:“一九八二年三月思聪执笔”。很明显,从1981年开始卢沉在逐步退出《矿工图》的创作。作为女人、作为妻子、作为合作伙伴的周思聪对此是有些怨恨的。“我曾经是那么希望着,共同完成。他毫无道理的冷漠,伤了我的心。”的确,事实是这件作品没能完成。对此,作为他们夫妇俩的朋友,著名理论家郎绍君先生有过非常精准的分析:“《矿工图》未完成。周思聪自己说感到“力度不够”。我想,这“力度”不是尺幅和笔墨形式方面的,大约是心理上的。作品揭示的历史苦难及其惊心动魄性,需要画家巨大的意志与心理力量。周思聪太多柔肠,太多同情心,她似乎难以忍受从自己笔端流淌出那么深广的痛苦。其实,这“心理障碍”是可以克服的。要体验和创作一幕史诗性的悲剧,必定要历经精神炼狱,还要得到一种精神的升华,其中最要紧的是通过对痛苦的承受获得一种形而上的感悟——一种比单纯感受痛苦和罪恶更内在深沉、更能触及人的尊严和本质的体验。惟有这种体验才能赋予悲剧以崇高性和精神力度,并超越单纯悲悯的情感。《矿工图》的不足和辍笔,大约与画家未能充分获得(及追求)这一体验有关。诚然,宁辍笔也不求勉强完成,表现了画家的真诚,也表明她要另行寻找——寻找与自己气质个性更契合的主题和视觉方式。”
编辑:罗元欣(整理自吴洪亮所作《悲天悯人——对《矿工图》组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