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讲道茨(四) 击破东西抽象异同

时间: 2015-06-15 10:35:53 | 来源: 艺术中国

首页> 展览

上一篇讲到道茨和我的华沙再次相会,彻夜长谈,我谈到对他作品的理解,我做他的中国个展的方案,比之在邮件里说一件事来回好几次,他仍然说不懂我,见面沟通之后他说一切都懂了(待分开之后又产生了新的不解,这是后话。)。凌晨5点我必须赶往机场,正是在那一刻,清晨的宁静中,我看到了刚刚组合安装完毕的道茨的装置作品,(道茨没有看,他休息去了,因为其实对从莫斯科飞过来的他来说,已经是上午8点啦,在我办理退房手续时,我得知细心的道茨依然安排好了事情,因为服务台退回给我500多欧元我支付的房费,说一切已经结清。)。这件饱含维度、有光的作品(暗抽象十字架,有机玻璃,金属,320×240×160 cm 2013)像清晨的曙光,温暖、柔和又内含力量,将来到中国的展览现场。

图1 暗抽象十字架,有机玻璃,金属,320×240×160 cm 2013

道茨的装置作品,正好是我理解的道茨作品的必然走向,且在一个方面也展示出他的科学的、系统的、空间抽象创作与中国特色的人文的、主观的、个体的抽象的不同。承载特定语义价值的黑(或颜色)方块主题重复地出现在道茨的作品之中,此外还有其他的简单几何图形,比如三角形、圆形和长方形。道茨的创作体系一旦建立,我们就能逻辑地假设作者的下一个阶段将会超越油画布,去感觉体量,走出平面进入三维空间,抛开绘画作为一种传统艺术方法的桎梏。(图2)

图2 道茨作品

更为奇特的是,早在亲眼看到道茨的装置作品之前,我在中国就逻辑地假设艺术家的下一个阶段将会超越油画布,走入多媒体的创作。我甚至有点痴迷地想先艺术家一步而行,启发他的创作。我早在2014年底地跟王春辰说我的想法,想在中国偷偷地拿道茨的平面作品做多媒体装换的尝试,春辰也说中央美院多的是做数字的学生,可以给我推荐合作者,不过他太忙了,我催他几次也没有他的回音,我也在电影界稍微做了点努力,结果要么代价很高,其实根本还是难以实现,我本是想做出一点基础让道茨看看,然后建议他自己去尝试,令我欣喜若狂的是,到5月底,2015年第六届莫斯科当代艺术双年展上,道茨已经在银幕上尝试了他的作品多媒体转换发展,而且让俄罗斯舞者表达诠释了对他作品的感受。此处我再次感受到道茨是有俄罗斯传统的,因为马列维奇、康定斯基也都搞设计与舞台美术,舞台美术数字化设计,道茨只是与时俱进了。我马上建议道茨在中国的展览邀请中国舞者来现场感受与阐释他的作品,他刚开始有些犹豫,问我是否还是邀请俄罗斯舞者来中国好,我说“中国版本”一定更有意思,当然另一点也是节省经费。道茨马上就同意了。而我们在中国展览现场仍然可以播放俄罗斯的版本。(图3、图4、图5)

图3

图4

图5

6月19日,今日美术馆3号馆,15:30分,道茨的首个中国个展开幕式上,充满好奇与期待,我们将欣赏到北京当代芭蕾舞团青年舞蹈家张强、冯琳舒现场演绎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图6,图7)

图6 冯琳舒

图7 张强

装置与舞台的实验,看起来这并不是意外,一种对三维物体的诉求,感受“意念现实”中具体化空间的无穷尽多维世界,这是一种必然。当然艺术家并没有把他的努力集中在“仅仅”三维物体的形式上。他似乎更醉心于渗透的观念(潜入无意识的思想而后直觉流动从无意识中跃出),以及展示在传统纸张或油画布的表面去扑捉它们的能力。正如列宾美院当代艺术史教授叶莲娜•波洛夫斯卡娅女士所认为的:一方面道茨的绘画其基本原理来自标准的西方绘画史延续下出现的抽象概念绘画,另一方面道茨所强调的无意识和更深意味的潜意识创作动力,其实在东方宗教和哲学里一直就存在着,如同佛家学说把主观意识之下的潜意识称为第六识,六识之后的第七识为末那识,再之后就是通达涅槃之门的阿赖耶识,即第八识,这些才是真正的智慧所在,在传统中国思想学派道家看来,智慧二字是要拆开来分两法来理解的,智慧中的“智”是显象逻辑思维,而终极的“慧”是内在逻辑思维,几乎等同于佛家的第七识抑或第八识,是一种内在追求的意识智慧。道茨“意念抽象”艺术的追求是否击破了东西抽象艺术的异同?

展览信息:http://art.china.cn/zixun/2015-05/23/content_7928512.htm

艺术家网站:http://www.psy-abstr.com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