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展览

邵大箴:宏大气魄和正大气象 —曾成钢的雕塑艺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8-23 15:09:34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曾成钢是当代中国雕塑界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家, 早在1987 年, 当时他还在杭州浙江美术学院( 现中国美术学院) 攻读研究生学业时, 即以自己的铜雕作品《鉴湖三杰》驰名于中国艺坛, 获得中国第七届全国美展金奖。之后,他不断有新的作品问世,题材涉及古代和近代历史人物、文学名著中的英雄豪杰、动物杰灵以及具有象征意义的雕塑形象在各类全国性和国际性展览中亮相,并获得不少奖励。与此同时,他先后在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和清华美术学院雕塑系任系主任,还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和中国雕塑学会会长等职。应该说,曾成钢是集雕塑创作、雕塑教育与活动于一身的艺术家。

曾成钢有广阔的视野, 关注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关注世界艺坛风云变化特别是雕塑艺术走向。他努力把对这个传统艺术的精华和国外古典及现代艺术的宝贵经验,创造性的运用在自己的雕塑实践中。他清晰的认识到, 雕塑艺术是世界性的语言, 作为三维空间的立体造型, 它的语言有普遍的法则,但是,各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的雕塑艺术又有自身特色的审美观和语言技巧。中国现代的雕塑艺术, 要立足于本民族传统, 还要广泛吸收各方面的营养, 创造出能反映时代前进脉搏的新形式。基于这种认识,曾成钢提出了颇有学术见解的主张:中国现代雕塑要有传统精神,但不要重复传统面貌。也就是说,当代中国雕塑家要在深刻领会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着力于雕塑语言的现代形态的探索,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要有鲜明的个性。几十年来,曾成钢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曾成钢的成名之作《鉴湖三杰》,刻画的是鉴湖所在的历史名城绍兴出生的,在20 世纪初期献身于民主主义革命的三位英雄秋瑾、徐锡麟和陶成章。在创作此件作品之前,曾成钢曾在绍兴工作了六年之久,对英雄们壮烈牺牲的历史和鉴湖的文化氛围有深入的了解。他广泛收集的文献资料和做了有关图像研究,在对人物形象做适当的夸张和强化的基础上,采用了清晰、明确和具有整体感的雕塑语言,表现英雄们大无畏的气概和镇定、宁静的精神气质。他( 她) 们沉着、淡定的神情, 和各自具有个性色彩的服饰,赋予这件具有崇高性的纪念碑雕塑以人性的魅力。曾成钢说,他在这座青铜纪念像中采用了“直觉意象方式”,所谓“直觉的”,即十分感性的,不是理念或概念化的;所谓“意象的”,即不是严格写实的,在造型上强调“ 以意取之”, 以“ 意” 统帅“ 形”, 而不拘泥于形似。这是曾成钢从这个民族传统写意艺术中获得的启示,也是他此后艺术创作一贯坚持的审美理念。

与意象性审美理念相关的是《鉴湖三杰》使用的青铜材料, 也成为曾成钢特别钟爱的雕塑材料。他对青铜的兴趣,产生于他对几千年前中国古代社会璀璨的青铜艺术品的欣赏和研究。他特别赞叹古代青铜礼器造型具有的崇高、凝重和霸悍的美感以及纹饰严谨而自由的秩序感,他从青铜器艺术特殊的造型构架、空间观念和形式的对称美中, 得到有益的启发。他充分借鉴礼器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语言, 这在他的“ 动物系列” 和“ 梁山系列” 中得到明显的反映。他用拟人化的手法刻画各种动物形象, 表现它们如人一般的生命力和感情;而在“人与动物”系列,如《我们同行》、《远山呼唤》、《远古的回音》、《精神不倒- 海明威》等作品中,他把人与动物并置,表达人与动物必须遵循的共同自然法则。而在“梁山好汉系列” 中, 他用夸张的形式和狂放的语言, 表现《水浒》名著中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 强调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 传达他们反抗强权和追求社会公平正气。曾成钢更自由、大胆地处理的是的空间形态, 他意识到“ 雕塑正负空间是一对孪生兄弟”, 从而开始探索空间表现新的可能性。《水浒》人物形体中的一些不同形态的“ 空洞”, 似乎是实体形式的自然沿续, 又把人们的视线引向新的空间, 是人们产生新的联想。与此同时, 曾成钢还有另一探索成果引人注意, 那便是在雕塑形体中强化线的作用, 以加强造型的抽象性和含蓄意味。他对雕塑空间形态的新探索,得益于他从西方现代雕塑大师特别是亨利• 摩尔作品中受到的启迪,而雕塑形体的线形化,则是来自于他对本民族传统艺术的深刻感悟。曾成钢在实践中越来越认识到,西方现代艺术中的精粹,本质上是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相一致的,而且中国先秦诸子哲学关于有与无、虚与实的辩证思维和中国传统艺术的写意观,曾经对西方现代文化和艺术产生了积极影响。曾成钢的雕塑艺术之所以达到新的高度,获得了新的境界,是他对民族传统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两端的深入认识和理解的结果。

在讨论曾成钢雕塑创作成就时, 不能不提到他对雕塑艺术本质特征的坚持, 也就是说他的雕塑创新之路,是建立在严格遵循艺术规律基础之上的。在他看来,雕塑之所以成为雕塑,有它构成的基本因素,不论是刻还是塑,不论是圆雕还是浮雕,它是实体空间中的体积艺术。雕塑的实体空间不同于绘画的虚拟空间,因而,雕塑的立体型也是实在性,不是虚拟的。雕塑艺术反映人们的思想感情,记载时代变迁,不论采用何种题材的体裁,其艺术语言相对绘画来说是更概括、精炼,即使是写实叙事性的,也是如此。叙事性和情节性,雕塑并不排斥,但真正反映时代声音的应该是高度概括和凝练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技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雕塑语言会发生变化,许多非雕塑的因素会渗入其中,也会从雕塑中派生出新的样式来,例如装置与传统样式的雕塑相融合,成为装置—雕塑,等等。但雕塑的本质属性—立体空间性、高度概括性和手艺制作的美感, 不能丢失。曾成钢清晰地认识到, 雕塑艺术其本性来说, 更适合表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表现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即使描写人类的悲剧和痛苦的雕塑,也会含蓄地暗示光明的曙光,予人们以生存的勇气和对未来的期待。正是基于这些考虑,曾成钢不论在具象、写实的作品中,如《大觉者》、《大禹》、《彝海结盟- 红军长征》等,还是在表现性、象征性和抽象性的作品中,如《圣火接力》、《与鸟同飞》、《绍兴2500 纪念碑》以及《月光》、《起舞》、《莲》等, 都以富有实体张力的雕塑语言, 以宏大的气魄和正大的气象, 传达出高尚的艺术格调和趣味。特别在《莲》系列中,曾成钢在结合传统与创新、材料与文化、手艺与精神方面的思考与探索, 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显示出他丰富的想象力和生气勃勃的创造活力。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曾成钢,由于从中国社会前进的步伐中源源不断地汲取精神力量,从民族传统和世界艺术中广泛地获取资源,他的雕塑艺术之花会越开越灿烂!

 

邵大箴 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

美术史论家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