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展览

文人艺术家朱乃正 用黑白打通东西世界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2-20 17:00:09 | 文章来源: 新京报网


朱乃正在青海时期的代表作《金色季节》,他认为真正有出息的艺术家,应该到西部去体会一下。


《孤翔》,在油画中汇入中国书法文化精髓以达到书法入油画的效果。

 

朱乃正,生于1935年11月,浙江省钱塘海盐县人。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他是油画家,也是书法家,亦是国画家,有太多头衔可以用来形容朱乃正,或许文人艺术家最为贴切。朱乃正凭借油画作品《金色季节》、《国魂》、《青海长云》闻名艺坛,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途中,一直试图将深入其骨髓的诗书画意融入从西方引进的油画,创作有中国味道的油画。朱乃正曾说,打通东西是个未竟的梦想,而7月25日突然辞世,令其只能在天堂中继续这样的探索。

绘画情结 学医不成学艺有成

因家学之故,朱乃正自幼好文艺、喜习字。但回忆少年时期,朱乃正自称“性散漫,调皮贪玩,学业不勤,亦乏大志,无擅长而常自羞愧”。少年朱乃正虽散漫,却能在执笔描红时静下心来。中学时期,朱乃正参与办墙报、板报,画刊头、尾花之类,学习美术字,由此对绘画产生了兴趣,而散野之性竟也有所收敛。

可是家中长辈给朱乃正设想的是学医之路,不料后来竟变成学艺,“一下子考上中央美院”,朱乃正生前于2012年12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对作画渐入迷的朱乃正表示,最初的美术训练从临摹人体解剖开始,很快便能够勾勒全本连环画《鸡毛信》、《东郭先生》。此后进入业余美术班画石膏像,从几何形体开始,尔后画眼、鼻、耳、手足……自此打下基本功。

1953年,朱乃正如愿考入中央美院。二年级时被分入刚开设的油画系,师从吴作人、王式廓、艾中信、韦启美等名师。“吴作人先生,从打基础到深入研究,都要求你有思想性和创造性的习作,对我们来说奠定了一生的基础。”直到现在,朱乃正学生时代作品素描《维纳斯》依然被视为经典。

支边青海 20年西行构新画风

油画在中国发展百年历史,历代中国艺术家都在寻找其本土化的路径。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批油画家,朱乃正的从艺轨迹也并未脱离于此。早在学生时代,朱乃正便有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油画的蒙眬意识,期间,他也曾被西方现代艺术潮流所吸引。岂料,生活一下子将其抛到青海。

长达20年的支边生涯却成就了朱乃正创作中的独到之处。老一辈画家杨先让就认为,“他(朱乃正)在青海对生活更深入,由此其创作中比别人多了厚重之感。”

当时交通工具和创作工具都极为匮乏,但朱乃正还是遍历青海诸州县,深入农村牧区,领略粗犷质朴的西部风情,并从中寻觅自己的绘画语言。朱乃正的油画少了小桥流水的南人温婉,多了北人的豪爽明快。20世纪60年代初期,朱乃正所作油画《金色季节》、《雪原风情》、《五月星光下》正是青海生活给予的养分,最终成为其代表作。

“我要不到青海去,可能就不是今天的朱乃正了。如果不到西部的话,我不会有那种语境下的建构。”朱乃正说。为此在日后的教职生涯中,他也鼓励学生去西部体验。

东西求索 中国味道书画同源

大学期间,有感于世界局势之变,朱乃正在学习中已经萌生苏联模式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平衡问题。30年后又逢西方现代派涌入中国艺术界,“体制内”的朱乃正更迫切想要推动“西方的东西”本土化。

“西方多种流派进来了,我也试过抽象,”但朱乃正意识到,光套用西方形式并不能达到中国油画的本土化,“你光套用西方形式的话,不是能够成为自己的艺术,我有一点怀疑。”

求学时代朱乃正曾考虑过用毛笔画出油画的中国味道,他思索一圈后又回到了这个原点。

“自中国古代始,常谓‘工画者多善书’。但至近现代,随着欧风东渐与诸多画种兴起,传统丹青一统之局逐渐被打破,本为同源之书画,在美术院校学习进行基本训练之初,便分道扬镳。”

1980年,朱乃正被调回中央美院任教,他主持创建了央美书法艺术研究室,力求培养书法专业人才,并为各系学生开设必修之书法课。朱乃正说,这一切都源于其对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精粹的根本认识。

朱乃正与书法结缘始于少年时代,“我们受到洋学教育,但是家里和学校要求你,必须从写字开始,这是当时我这个年代小孩必须面对的。”以至于,在支边青海的苦闷生活中,临池学书成为朱乃正缓压的一种方法,他常常是“废寝忘食,酣至午夜而纸罄墨尽,疲惫大汗,和衣而眠。”

黑白思行 中西交融择其精要

美术评论家邵大箴告诉记者,朱乃正酷爱书法。此前他与朱乃正去台湾交流,在参观台北故宫时,朱乃正买了不少书法帖,且在参观时一路看古代书法,一路画、学习书法的精髓,“在油画的中西探索中将书法入画,全因朱乃正对书法倾注很多,自然而然在其油画创作中有所流露。”

杨先让透露朱乃正家中书架上文学书和书法占大多数,两人常聊的话题与文学相关,苏东坡成为两人共同的偶像,朱乃正甚至将林语堂所著的苏东坡送给了杨。“苏东坡生活坎坷、一直保持着文人精神,同时他也是文人画的倡导者,这或许让朱乃正找到了知音和精神慰藉”杨先让说。

2012年底,朱乃正在中央美院美术馆举办“黑白东西:朱乃正艺术思行研究展”。通过约百幅接近黑白色的油画、水墨、书法、素描,世人看到了朱乃正从上世纪50年代至2012年在“黑白世界”里对“东西文化”的探索:他不仅在油画中汇入中国书法文化精髓以达到书法入油画的效果,在部分油画创作中,干脆直接用毛笔这一传统工具进行描绘。

2013年7月25日凌晨朱乃正突然离世,享年77岁。随着其探索成果一起被留下的,还有朱乃正未竟的梦想:中西二者如何互交相融,吞吐弃纳,而择其精要,并创造出自家之境界妙象。

朱先生上课特别讲究素描、造型,他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也是素描这块。我看了他年轻时画的《维纳斯》很受启发,他画得很空灵、非常的透。

——喻红在画大卫像时借鉴了同样手法,画出了被认为是央美最好的一张大卫像。

老师要求我们无穷尽地往里面画,每一根汗毛都要画出来,但又不能像照片。那是会呼吸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僵死的照片。

——朱乃正让刘小东画素描老头,后者画了整整两星期。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