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展览

中法文化对话——2013首届葡萄酒标画艺术展举办(组图)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12-25 17:07:54 | 文章来源: 中国经济网


图为法国GCF大中华区总裁福小波致辞

中国经济网8月19日讯 (记者 董庆森) 为献礼中法建交50周年,由文化部支持,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对外友协中外友好国际交流中心、外文局外文出版社联合承办的2013首届葡萄酒标画艺术展,8月18日在北京恭王府开幕。

据了解,本次展览展了汇集了刘勃舒、于志学、杨延文、范扬、曾来德、梁占岩、赵卫、杨晓阳、陈平、纪连彬、张江洲、卢禹舜等12位中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画家创作的12幅葡萄酒标画作品。刘勃舒、杨延文、曾来德、陈平亲临开幕式现场,200多位来自社会各界知名人士,联合国、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挪威等国驻华使馆官员应邀出席了开幕式。

当前,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中法同为文化大国,如何把握双方共同关注,另辟蹊径选取文化交流的着力点,成为社会广泛探讨的话题之一。主办方希望本次艺术展能为中法搭建文化交流的桥梁,以西方更容易接受的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多样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扩大西方主流社会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认知,扩大中国的文化影响,在促进中法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积极倡导一种艺术生活方式和理念,希望艺术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孙旭光在致辞中表示,在20世纪,法国人将主流艺术与葡萄酒完美融合,一大批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都曾经为法国葡萄酒绘制酒标,为整个西方所认同、喜爱,使得艺术与葡萄酒犹如一对“双子星”,交相辉映。在中法建交50周年来临之际,希望通过举办中国绘画艺术大家的邀请展以及出版《中法文化对话-2013首届葡萄酒标画艺术展作品集》,推动中国艺术参与国际商品体系,探讨艺术价值创新的传播方式,提高中国绘画艺术的国际影响力。

据了解,此次葡萄酒标画艺术展参展作品最终选用了法国大酒窖股份有限公司(GCF)葡萄酒产品,该公司是法国出口量第一大的葡萄酒生产商和贸易商,也是欧洲最大的葡萄酒品牌商。GCF大中华区首席代表福小波在致辞中表示,他本人对中国文化十分喜爱,很荣幸地看到中国的艺术家能为GCF生产的葡萄酒绘制酒标,相信这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更是两个国家友谊和情感的融合。在致辞最后福小波表示,这款用12名艺术家画作作为酒标的产品已成为法国美展,及古堡论坛的指定用酒,并对艺术家们表示了祝贺。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表示,首届葡萄酒标画艺术展将艺术与红酒合二为一,是法国浪漫与中国艺术的融合、是中国文化与法国文化的碰撞,不仅仅是开创中国艺术参与国际商品体系之先河,而且引领了一种艺术的生活方式,对中国酒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开幕式节目和晚宴环节独具匠心、精彩纷呈,为所有嘉宾带来了一场融汇中法艺术的饕鬄盛宴。来自天津的海贝艺术团儿童唱诗班,用天籁之音演绎了一首来自法国的歌曲感;主题晚宴“法国浪漫”和“故乡味道”将中餐与西餐融合,别有情趣,特别是来自十二位画家故乡的特色小点,触动了所有来宾的味蕾;两种不同风格的“古典音乐”,中国昆曲《牡丹亭》和法国古典爵士乐,仿佛将来宾带入了时空隧道,实现了一场音乐穿梭之旅;最令在场来宾感到意外的是中国酒行业的泰斗,106岁的秦含章先生到场祝酒并展示了自己的书法作品。

最后,作为首批观众,受邀参加开幕式的中外嘉宾观看了艺术展,上海酒类专卖局局长卢荣华观看了展览后表示,每一幅参展作品都具有非常高的艺术造诣,是一次高水平的艺术展,特别是以艺术家画作为原型设计的酒标成品酒一并展出,形式非常新颖,感觉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拉近了,很国际化,同时也很接地气。卢荣华表示,此次展览将在推动中法人文交流,促进红酒贸易往来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据了解,葡萄酒标画画展在西方非常常见,是一中非常贴近生活的一门艺术形式,也是西方艺术传播的一种特殊方式,我国举办此类画展尚属首次。近百年来,法国人将主流艺术与葡萄酒完美融合,勃拉克、达利、夏加尔、康定斯基、培根、巴尔蒂斯等一大批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都曾经为法国葡萄酒绘制酒标,为整个西方所认同、喜爱,使得艺术与葡萄酒犹如一对“双子星”,交相辉映。这些酒标上的绘画,几乎就是一部浓缩的20世纪西方美术史。而中国绘画,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艺术臻品,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与情感。本次艺术展展出的12位著名画家的现当代绘画作品,将中国艺术与葡萄酒酒标的功能性与实用性高度融合,是中国艺术国际衍生品化的典范。


受赠仪式


 


国家画院副院长曾来德观看艺术酒


 

1   2   3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