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展览 > 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30周年 > 系友回忆录

吕岩峰:耀眼的烙印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9-27 13:20:44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吕岩峰

【简介】吕岩峰,1977年生于山东省昌邑市。200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史论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后陆续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院深造;2000年至2004年在北京市崇文区档案局编研科工作;2004年至今在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作,现任中国美协北京双年展办公室副主任。

  

问:作为经历过中央工艺美院与清华大学合并阶段的校友,您对学校和史论系有什么印象或感想呢?

答:我入校时正值建院40周年校庆,作为一名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新生,一下子见识到众位学术素养很高的老先生,以及自由、自信、独立的众学长,对学院的荣耀感与自豪感“瞬间爆棚”。中央工艺美院具有其鲜明的学术独立性和艺术思维,学院环境也是自成一格。在我心里,当年的中央工艺美院更像一所“贵族化”学校,生活趣味、品质都是远超当时其他大学的,学生们具有一种精英主义精神,而师长先生们更是学界翘楚和耆宿,他们的光环投射在自己身上,受益良多。学生们爱戴自己的院系如同自己的脸面,以致做任何事情都希望精益求精,为院系添彩增色。中央工艺美院对于我们来说是一辈子的耀眼烙印,这是当时学生们的一种很普遍的整体情绪。在史论系,当时学生平均年龄比现在偏大,对专业热情高,课程比较综合,偏重工艺美术史,其它课程比较短,周末甚至会请“文人画家”到系里教我们书法。学生们普遍社会经历不多,投入学习的精力多,十分享受史论系的学习生涯,师生感情很纯粹很难忘。  

问: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在史论系学习的时光以及对系里老先生们的记忆吗?

答:学习上,印象深刻的有尚刚教授的名词解释作业,要求很严,老师甚至连标点符号都要修改,但是学生们收益很大。尚刚教授的学术投入与文字表述令人难以企及,他的注释比正文还多的考据方法,让我们受益良多。奚静之先生讲授外国美术史,语言表达很丰富而且声音很好听,上课感觉十分享受,这么多年过去了回忆依然很清晰。胡照华老师上器形写生课,培养综合素质,个人认为手绘能力对于史论系的学生很重要,这类课程实用价值很大。当时系里的老师比现在少,邹文、杭间老师等算是系里较年轻的教师。印象深刻的还有学院的两位老先生——张仃与吴冠中先生,当时都健在,他们在学术上针锋相对,关于中国画“风筝不断线”与“笔墨等于零”的争论流传很广。在并校时,两位老先生的讲话十分风趣,至今仍记忆犹新,吴冠中先生支持并校,说这是“丑小鸭变天鹅”,张仃先生持反对意见,说“一个漂亮的新娘要出嫁了”。虽然两位先生的学术见解不同,但是因为他们学术争鸣,让我们觉得学院的学术氛围深厚。  

问:能和我们分享一下班里同学们的故事吗?

答:班上当然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了,现在回忆起来感觉十分美好。我们那一届扩招,班上共24人,有11个山东省的同学,9个来自潍坊。在山东风的感染下,班上的同学都开始说山东话,结果导致系里明令禁止学生说家乡话。元旦晚会狂欢,每个系都有节目,史论系一般来说相对保守,我们那一届印洋子同学改编剧本,改《青鸟》为《追梦》。这是一个带有童话色彩的音乐剧,我们自己做服装和灯光,辛苦排练,剧本的演出很成功。而篮球比赛,史论系一般都是得精神面貌奖。图书馆旁边的小屋是学生会活动室,有录像厅功能,当时电影比较没落,录像相对来说较兴盛,学生会放录像电影的时候,很多同学都站着观看,大家如饥似渴地接受文化信息,这种氛围至今仍令人怀念。班上同学当时还很喜欢饲养小动物。陈真同学在讲台旁边养了一盒小鸡,奚静之先生讲课时小鸡也在叽叽地叫,后来因为影响课堂秩序被系秘苏老师收走了,之后他又养了一只猫,别出心裁地在猫的头上写上“王”字。在五台山考察的时候,由于徐永涛同学过于虔诚,李砚祖老师还担心他会出家。元旦的时候大家没回家,由于缺乏工具,大家都贡献出洗脸盆、洗脚盆一起包饺子。班上同学之间感情很好,这也是大学时候最美好的回忆吧。  

问:毕业后已经参加工作了这么些年,师兄对史论系今后的发展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吗?

答:我比较希望史论系更为综合一些,设置足够多的课程,可以参考中央美院,比如安排策展活动、美术与艺术经纪课程、著作权保护课程等,与美术相关的研究都应该接触。实践的确很重要,史论系的同学不能光纸上谈兵。其实史论系同学毕业后出路很广,选择余地大,系里应该考虑到学生将来的发展,多设置一些综合类接地气的课程。如果有机会的话,学生们应该多出去看看,开阔眼界,多接触原作。史论系的学生一般比较内敛,其实需要更张扬,更自信。另外,外语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外语好的话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消化、转用国外资料,可以自己做一些书面翻译工作,与国外艺术家直接接触。没能在系里读研是我的遗憾,我很看好史论这个专业。  

问:史论系三十周年系庆将至,您对这次系庆有什么期待吗?

答:其实形式都无所谓,人到齐些就好,就想见见许久未见的故人,大家一起聚一聚比什么都好。希望你们可以联系到更多系友,召唤他们回来吧。

   (采访:赵瑜月)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