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王书杰【中国传统绘画材料与技法】

时间:2013-09-16 12:56:21 | 来源:北京国际画材中心

展览>

(点击图片查看讲座视频)

【编者按:北京国际画材周与9月24日-9月28日举行,国内外各大画材生产商与艺术大师齐聚北京国际画材中心,共同打造一场针对于艺术创作材料的盛宴】

(讲座时间9月27日下午14:00-15:30)

王书杰,中国著名国画家,1957年生于北京,1988年毕业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1998年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助教研究生班。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燕郊分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秘书长,中国建筑学会会员,北京大学贾又福研究会副会长。

听艺术家谈绘画材料与技法,更多的属语言描述,而9月27日下午王书杰老师在2013北京国际画材周开讲中国传统绘画材料与技法时,形态各异的材料摆满了讲桌,观众可以走近讲台观察各色矿物的本色,甚至可以动手触摸色彩各异的材料。王书杰老师讲座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美术史简述,图文并茂呈现中国美术史;第二部分,中国传统绘画材料简介,介绍颜料与原料等多方面的知识。

王书杰老师认为中国绘画,无论从艺术起源还是绘画历史进程来看,首先都是工笔重彩的形式,中国对于色彩的研究远早于西方,周代就提出了赤、黄、青三色原理,而西方直至1802年英国扬•托马斯才发现黄红蓝三原色。根据五行提出的五色论,即赤、黄、青、黑、白影响广泛而深远。从远古彩陶到秦汉、魏晋南北朝壁画,再到隋唐五代卷轴绘画、宋代工笔册页,留存下来的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以及中国古代画论显示,中国传统绘画材料都已纯天然材料经过物理加工而成,天然材料通常包括矿物质、植物材料和动物材料。完全不同于现代工业生产的艺术材料,这些自然材料是最稳定的,能够持久保持原本的特点,因此,除去人为损坏、自然侵蚀等原因外,中国传统绘画都是可以经历上千年而不变色。永乐宫的壁画就是明证,当时考察发现,除掉画面的灰尘之后,壁画颜色鲜艳如新。中国传统绘画沿着两条路走,第一条是壁画,这条路虽在隋唐以后转入民间,但一直在发展,另一条是魏晋南北朝以后兴起卷轴绘画,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主流。在材料与技法上,壁画的材料和技术一直相对稳定,而卷轴绘画对于材料的研究,尤其是色彩的研究在宋代达到高峰,元以后,色彩研究几乎停滞,而对纸与墨有了深入的研究,这与文人画的兴盛关系密切,对笔墨纸砚的研究到清以后,又几乎停滞。而近代对于材料的研究则是少之又少,目前,画院体制完善,从国家到省再到县都有画院,职业画家人数众多,却很少有人关注材料,研究材料。目前中国传统颜色的生产也很薄弱,仅有姜思序堂和美院的金碧斋斋有少量的生产,但这些都采用的是传统的纯手工生产,产量有限,且价格昂贵,这一方面与中国社会跨越式发展,未经工业化时代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艺术家、研究者们对材料认识不足有关。而目前日本对中国传统绘画材料与技法研究与保存领先与国内,我们的色谱也无法在国内印刷,中国年轻学生与艺术家却对这些知识缺乏应有的了解,这样我们的技术成为人家的国粹的事件就必然发生。中国绘画材料发展到今天,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色彩研究陷入停顿,传统材料生产落后,化学工业化材料充斥,要改变现状,就得从现在做起,有更多的人关注传统材料,认识传统材料。因此,王书杰老师还呼吁:中国的青年艺术家与爱好者应当主动了解传统绘画材料的知识,因为艺术家长期运用劣质材料,形成自己的风格之后,很难改变去用优质材料。

 讲座第二部分是传统材料的介绍,王书杰老师在给大家介绍各种材料的特质与制作方法的同时,还会拿起桌上的材料给大家现场展示。通过王老师的介绍,观众不仅认识到了石青、石绿、藤黄、石榴黑等各种中国画颜色,对他们特性、制作方法与用法都有了深入的了解。王老师还通过不同产地的矿石的对比,告诉观众同一个颜色,用不同产地的材料,最后呈现的颜色也会不一样,材料上细微的差别都将导致效果的大差距,所以对中国传统材料的认识与研究需要长期的投入。材料的掌握对艺术家技法表现的延伸有很大帮助,艺术家一定要有自己对材料的有意的研究。

王老师出生于传统材料世家,自己又研究了数十年,他是一本中国传统绘画材料的活字典,但时间有限,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能感受的相当有限。听完王书杰老师的讲座,我们都折服于他对发展中国传统绘画材料与技法责任感。中国传统绘画材料是一门精深的学问,本届画材周的课堂仅仅是一个开始,作为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我们都应该顺着王老师的指引有意去了解与研究。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