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巴塞尔博览会上,中国被挑选拍卖的四幅作品,因为作品材料经鉴定难以超过十年而被送回国,导致未能参展。很多徐悲鸿、齐白石、乃至近代艺术家的作品,也因装裱、材质等问题,面目全非。
艺术家和相关研究者、画廊及拍卖行的兴趣除了聚焦类似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之作使用的颜料、画布和画法加以研究,考证画作为什么至今保持完好,几百年后的今天,颜色为什么没有变化等问题之外,更应该对当下的材料和未来的变化严肃对待。比如说,现在国内画材店稂莠不齐,大家对于画材品牌的认识不全面和深入,导致选择的很多材料,尤其是油画作品最终会呈现出颜料与画布分离的结果,若干年后形成断裂,很难修复或者保存,还有些材料的使用不当,会对艺术家及其作品产生摧毁性的影响,所以,认识和了解画材的属性及品牌,严格控制画材的质量,严谨对待艺术创作,可以促进中国油画和中国画材的双向提升。
靳尚谊曾经在参观国内著名画材企业之后,意味深长地说:“企业最重要的还是质量!产品类别只要做一个高品质系列,一个普及产品系列就够了!无论什么品种,只要质量好就行了!譬如,堆厚的颜料,从伦勃朗时代就开始厚了,厚不厚是画家做的,油调多了,就稀了,油调少了,就厚了。油画颜料中的硬脂酸是基本成分,是非要不可的,关键是生产出高质量的油画颜料!画家在颜料中加沙子、加木屑,与企业没关系,企业只管做好质量,只管满足艺术家这个最基本的要求。中国的油画颜料简单、少、不好看,常有色粉研磨加工不够的情况,有时就差那么一点点。油画是艺术,艺术是不允许差一点点的,差一点点就不行了,绘画的要求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第二就完了!中国的颜料企业对油画颜料品质的要求不了解,了解了就知道这差一点点就不行!”
近现代艺术家在创作中经常有个瓶颈,很多艺术家市场陷入“艺术材料表现的很多种可能性已经被前人实现”的困境,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从绘画材料上寻找突破。可以看出,对于新材料的探索最根本的其实还是要注重画材本身的质量。画家本身的严格要求是对自己的画作负责,也是对画廊和拍卖行的负责,更是对藏家和后代负责。此次画材节上,主办方将会邀请著名国际策展人为观者介绍和讲解相关材料的收藏和保存知识。主办方北京国际画材中心负责人表示,这只是一个开始和起点,本次画材周只是吹响了艺术界对材料研究、关注的号角,活动期间,会将材料的话题继续升华、延伸,更多精彩将悉数亮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