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成都双年展开幕现场
与此同时,记者也与冯斌和赵力老师聊了关于此次成双的种种:
记者:你曾经说过今年可能是你最后一次策划新人特展?
冯斌:
无论是我在川美美术馆担任馆长,还是从成都双年展创办以来,我其实一直都是一个专职处理杂事的人。这么多年下来,做得有些疲惫。另外,虽然我一直都在创作,但事务性的工作还是要占据大量时间的,所以我打算放慢脚步,可能会腾出更多时间来创作。
记者:此次十年荟萃的评选标准是什么?
冯斌:今年的新人展是从前五届的250多人中遴选出来的。我给他们发了一个“集结号征集令”,征集了愿意重新参选的艺术家。但是这里有几个标准:一直坚持创作的;还有新的业绩;作品本身的品质这三个方面。
记者:此次跟赵力老师合作的契机是怎样的?
冯斌:去年的十月份我们就开始谈这个项目。赵力老师的动作很快,不出一周,他就带着他的团队来看场地了。到了今年一月份,这个万有引力的主题展框架就已经成型了。考虑到现在国内的本土双年展大行其道的趋势,今后的双年展将何以为继?此次我们锁定了以推广青年艺术家为特色的双年展特色。虽然推新人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但我和赵力老师都决定按这个思路走。可能由于我们两个都是学院背景,有这个情结。另外我们也想通过这样的形式给年轻人一个机会。
记者:今年的双年展较以往双年展的不同可能就是凸显了新人展的方向性和特色,这是否也是成都双年展今后的发展方向?
冯斌:我觉得这次成都双年展的特色是力挺新人和发现新人的特色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第一个民营资本投入,并且坚持了12年的双年展,到现在还在做。并且鼓励了众多的民营资本介入到艺术行业的发展中,我想这是大家都愿看到的。
记者:明年宣传部牵头的双年展还会继续做么?
冯斌:这个我还不知道,我自己本身也不在成都。
记者:此次双年展主题展看下来,还是以架上作品为主,装置、雕塑、多媒体等形式的多品相对比例较小。是否在形式上有些保守?
赵力:这几年世界上的双年展形式和整个的艺术潮流的变化其实还是很大的,虽然行为和装置等形式在双年展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但对于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形式来说,其实架上还是主流。所以青年艺术未来的走向来说,还是在不断在变化的,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抓住现状,此次主题展就是以梳理现象为主,将艺术家的创作现状呈现出来,目的是发现他们中间存在的联系,而这个联系就是有机性。比如说“能量守恒”单元中很多艺术家创作手段转变,这种现象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今年的作品选择带有某中偶然性和主观性,而昨天的水墨论坛的讨论其实很有价值,陆蓉之和沈揆一他们就提到一点:当代艺术创作形式变化的临界点就是以80前后的艺术家为分水岭的。而环境、心理和创作的因素这三个方面是促成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因为我觉得策展人的意义并不在于将理论框架套在展览中,也不是用展览来支撑某种主题,而是为艺术家提供一个契机,去呈现或引领一个现象学的东西发生。
说到展览形式的保守,我觉得提得挺好的。我觉得未来当代艺术的趋势就来自于当下的现象,同时我们也想追求一种相对稳定的,成熟的东西。另外我对成都双年展的理解是力求一个完整的作品呈现,而并不是一个实验场的概念。而未来本土双年展的形式可能会有更大的变化,并不是一种大而笼之的模式,可能会具有更强的专业性。比如影像的双年展或行为艺术的双年展等。
记者:除了艺术家以外,其实此次主题展的策展团队也是相当年轻化的。
赵力:这次的“传统想象力”单元的策展人李峰对于艺术的个案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而当代艺术的面貌需要一个基面来支撑,那这个基面就需要有足够多的丰富的个性才能够有一个整合的面貌。而广东时代美术馆策展人沈瑞筠更偏重于广州的市民文化的特色。“虚拟与现实”单元的策展人吴秋寰本身就是艺术家的身份,并且对video有特别的兴趣,并且重视公共艺术之间的关系。彭玮则长期做青年100的项目,所以对年轻艺术家比较熟悉,所以整个策展团队从年轻艺术家的角度来策划同龄人的展览,视角会不同。另外,他们身份和背景的不同也造成了展览整体呈现方式的差异性。
记者:整个展览的策展思路是怎么形成的?
赵力:“万有引力”的前提是尊重艺术家的个性,而个性是无法描述的。所以此次展览是将艺术家的个性有机地呈现出来,这个有机就体现在艺术家之间的关联性。展览在成型之前我们开过很多会,并且建了一个微信群,经过多次讨论。整体来说策展的思路还是很开放的。其实现在的展示方式更多样化了,今后可能还会加入workshop,或网络策展等比较新的形式或更多的可能性。
另外我关注的点是文献性的,强调记录本身,这可能跟我研究美术史的背景相关。此次的主题展也是对年轻艺术家的一个现象的记录,也是为艺术家个体建立上下文的关系提供了条件。
记者:此次的参展艺术家是如何选择的?
赵力:这次是由各个单元的策展人先提名,然后经过我们共同讨论再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