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1日晚,由成都现代艺术馆主办的第六届成都双年展(会展中心部分)在新会展中心开幕,包括双年展主题展“万有引力”与“新人特展·十年集萃”两大部分,双年展主席由邓鸿担任,艺术总监由四川美院冯斌担任,策展人则由赵力担任,多位重要嘉宾前来出席,台湾收藏家王定乾、山艺术林明哲、批评家皮道坚以及众多四川当地艺术圈人士。
成都双年展独具特色的“新人特展”,继续由连续 12
年主持“新人特展”的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冯斌兼任策展人。本届“新人特展”在前五届二百余位曾经参加过
“新人特展”、此后坚持艺术创作、发展良好并有突出表现的艺术家中遴选了 40 位青年艺术家参展,以“新人特展·十年集萃”为题再
为集结,见证“新人特展”十年历程。
本期导览嘉宾:成都双年展艺术总监、“新人特展”策展人、四川美院美术馆馆长冯斌
冯斌:此次展览的主题是“新人特展:十年集萃”,汇集了成都双年展前五届的成果,在十年里有215位青年艺术家参加过成都双年展,此次展览就是在这两百多位艺术家中选了40位来参与,希望用这样一个形式来回顾和总结一下成都双年展“新人特展”的十年历程,这是展览最主要的主旨所在。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向这两百多位青年艺术家发了个“集结号征集令”,内容是参加过成都双年展新人特展的艺术家们,还在继续画画的兄弟姐妹们希望能够参加此次展览。我强调的是三点要求:继续坚持艺术创作,在艺术创作上有成长,作品本身的品质是很好,这是从半年前就展开的一个工作。在征集令发出去之后共收到了170多份回复,没想到很多艺术家的回复让我很感动,很多艺术家还介绍了他们的情况,我看到了他们慢慢成长的过程;另外,不少艺术家都谈到成都双年展“新人特展”是他们登上艺术人生的第一次台阶,目前比较活跃的陈可就是从成都双年展里走出的艺术家,她是第一届成都双年展中得奖的三位艺术家之一,并直接参与了第二届双年展的主题展,这一点对我愿意再继续做这个工作也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和推动,在这170位艺术家中选择出40位参展艺术家。
展览结构主要按照作品分类进行划分,从展厅入口处是油画展区,油画里又包括写实和写意两部分,在油画区域之后进入综合艺术展示然后逐渐走向综合艺术区域,中间穿插了一些雕塑、装置和影像作品,在这部分作品之后就是新水墨部分,刚好我们今天讨论的内容也相关,我自己也是创作水墨出身的,而且对于新水墨这拨人我前前后后投入的心思可能更多一些。
油画部分从画面效果来说杨勋应该是很不错的,他展出的是《苏州园林》系列作品,杨勋在05年参加了成都双年展,当时他也是画苏州园林的概念,而现在看他的作品无论从艺术创作的技巧性的成熟度上还是对画面的处理能力都更加到位,尤其是他对于光的处理和对于苏州园林意境的表达都更加成熟。
德国艺术家小杨也是参展艺术家中比较有意思的,他是作为卡塞尔艺术学院到四川美院的交流生,来了川美以后他想学写实油画,但他学的写实就是这个水平,他画的全部是四川美院周边的生活场景,他的画面所体现的是他用第三者的眼光看到的中国,他的生活形态别有情趣地表现出来,这是我们很多艺术家没有的一种敏感,这种敏感对我们自己本土生长的艺术家来说也是一种提示。所以我觉得艺术不仅仅是技巧方面的问题,而且更多的还是一种视野和思想上的,这是我一直看重的一个方面。
从整个展览的中间部分我们就进入了新水墨、新国画这个概念的部分,最开始的一位艺术家是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李飒,这次所创作的是一件关于传统水墨艺术的装置作品,他的父亲是从事传统国画作品,而李飒则一直以解构传统绘画的概念来做他的抽象艺术的,所以子承父业以后对于传统的发展变化在他们父子身上体现的很明显,刚好给了水墨一个很好的命题,就是水墨如果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就是父子之间传下来都是这样的状态。
另外一位艺术家是谭军,我觉得谭军一直很努力地在画,他也是05年参展的时候感觉到他画面的技巧很好,但是我觉得他对方向性和思想方面的认识稍微偏颇了一点,所以在选择他的作品时很慎重。直到2011年的重庆青年双年展我看了他的画开始做了一个很大的转变,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创作,他的画面在表现手法上将传统的文化很好的作为一种资源调动起来,体现的又是与传统有一种传承的关系,从图式到表现的整体的概念来说也很当代,对于他原有的思想瓶颈进行了很大的调整。
艺术家张杰东是我自己的研究生,他的画不是很讨巧,也并非讨视觉吸引,但是我觉得他把这种装修似的效果图和房地产的效果图这些概念结合起来,把中国画里的线条概念都结合起来,包括中国画中工笔的形式都结合在一起做,他就算是比较有思想性的。在这个角度来观察和考虑国画的改变、演变是我比较看重的,从思想的角度,而且表现了中国现在城市化生活的一种困境,我觉得不管是国画、油画,还是任何艺术门类的表现形式,这才是一个更关键的一点,因为作为当代艺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他是作为社会文化一部分的时候,他和社会必须发生更多的关系,艺术家应该作为知识分子和文化人有一个态度和观察,对当代有一个什么样的回答和思考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