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中国动画电影新生代:当代艺术介入电影

中国动画电影新生代:当代艺术介入电影

时间: 2012-12-26 17:13:41 | 来源: 艺术中国
专题 >

文/马塞尔·让

在近几年举办的各类动画节上,中国独立动画电影的涌现已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一特殊现象值得我们去寻根溯源,探究其发展过程的重要阶段……

从历史上看,中国动画电影可追溯的东西并不多,因为在常年战争、日军侵华以及文化大革命期间,这类电影形式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况。仅在 1955 年到 1965 年期间,随着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进入高峰时期,在诸如特伟、靳夕等一代动画大师的努力推动下,中国动画电影经历了一段短暂的黄金时代。从上世纪90 年代起,受到中国经济飞速增长、欧美动画公司在中国开展外包业务,以及各地方电视台对动画片的需求暴增等因素刺激,中国的动画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但是一开始,产量的爆炸式增长却没能实际推动作品质量的进步,在制作产业框架的束缚之下,艺术家的强烈个性不可能得到展现的空间。2000年到 2005 年期间,应一些电影节和学校之邀,不少西方动画工作者来到中国访问,与动画工作室洽谈商业合作。大多数访问者对中国动画现状达成了一个共同的判断:技术人才丰富,但创造力匮乏。官方甚至特地举办了一次中国动画短片的放映,向来宾展示一批以中国传统绘画为灵感而创作的动画作品,然而其内容却多为绿树繁花、鱼翔浅底、山水之情……

2008 年,魁北克电影资料馆举办了一场中国当代动画电影的放映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放映的 14 部作品中有 10 部都是学生作品,除此之外,《潘天寿》(2003 年)则是由曾旅居加拿大、现居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动画系主任常虹执导。在参加此次展映活动的动画电影人中,只有陈曦稍有点名气,他的《翡翠罐子》(2007 年)曾在展映活动几个月前在渥太华放映。

直到 21 世纪前十年过去一半后,我们终于开始看到新一代艺术家崭露头角,第一批真正名副其实的独立动画人或以完全独立的方式,或在当代艺术领域开始了他们的创作。在这群独立动画人中,陈曦是第一个在各类动画电影节上引发关注的艺术家,他的作品除了《翡翠罐子》外,还有接下来与安旭合作的两部动画《冬至》(2008 年)和《芒种》(2009 年)。本是学法律专业的陈曦,在 2000 年毕业后进入了北京电影学院学习,他的电影唤起了人们对不久以前的过去的回忆,同时善用一些看似不合时宜的元素描绘现实,其超现实的语调在冲突中达成统一。从画面风格来看,浮夸的角色和刻意编排的动作让人想起俄罗斯著名动画导演伊戈尔·科瓦廖夫的作品(如《牛奶》)。陈曦还抓住每次出国的机会,在 Facebook 上与国际动画制作群体保持联系。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设计学院安旭,则选择游走于当代艺术和商业动画之间,他曾参加过不少集体艺术展览,也曾执导过至少两部电视系列动画片。他所走的这种折衷路线并不典型,但在他短短的简历表上却有两点令人瞩目:首先他的清华出身,这里曾产出了过去十年中国最好的动画短片之一(《黑猪白猪》,张弓执导,2005 年),同时也是当今最活跃的青年动画电影人之一雷磊的母校;其次则是他在当代艺术界的活动,这里是当下中国动画最富创造力的一块土地,包括孙逊、王海洋(《弗洛伊德,鱼和蝴蝶》,2009 年)、刘健(《刺痛我》,2009 年)等艺术家都在此得到认可。

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动画电影产业如此强大的国家,其最重要的动画艺术家却不是出自产业本身,而是要靠当代艺术界提供“外援”?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当下的个体经济产业结构,除了商业片之外的电影都得不到投资支持,更毋论是艺术短片;另一方面来说,鉴于中国的当代艺术在国际评论和艺术交易市场两方面都已经获得了成功,这一领域的艺术家在一定程度亦因此享有了其他领域所难以企及的创作自由。与之相比,动画电影产业则处在严格的审查管理之下,所有的剧本都需要事先通过审查才能开拍。

在当下的动画电影艺术家中,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孙逊无疑是最受瞩目的一位,他在 7 年内推出了 14部作品,总放映长度达到两小时,他的作品从技术和画面上让人联想到威廉姆·肯特里奇和布鲁,他的作品有着一些同质化的主题,通过不同电影给观众造成心理压迫感的画面,将观众带入谎言与历史中去。与肯特里奇的境遇类似,孙逊此前也未曾得到各类动画电影节的重视,其作品只在昂西、萨格勒布、渥太华等为数不多的大型动画节上亮相过。直至 2010 年,在乌特勒支举办的荷兰动画电影节(HAFF)上,主办方为他举办了一场展览和回顾放映活动,才让他得以为更多人所知。孙逊亦成为电影节的嘉宾艺术家,前往乌特勒支访问数月,并在此创作了短片《诗歌工厂》(2010 年)。 担任《诗歌工厂》制片人的正是荷兰动画电影节主席戈本·斯荷尔姆,在将中国动画的这波新浪潮引荐给西方世界的过程中,斯荷尔姆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曾入围昂西动画节和渥太华动画节的《刺痛我》,正是由他一手发掘的作品;而他作为萨格勒布动画节的选片委员之一,还将《弗洛伊德,鱼和蝴蝶》引荐至电影节上放映,其后又在乌特勒支的荷兰动画电影节上,将非叙事动画类的金奖授予了这部电影。 除了这些在电影节或美术馆找到展示平台的电影外,还存在着一些更为地下的电影,它们通过网络的方式得以传播,作品中常表达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挑衅。就在 2011 年 1 月,YouTube 上出现了一部时长约 4 分钟的短片(http://youtu.be/rnw5BvxSDmM),片中在重金属摇滚乐的伴奏下,一群兔宝宝因饮用毒牛奶而夭折,数以百计的兔子在一场大火中被活活烧死,还有一只年长的兔子被卡车活活碾过……片中的每段情节都影射了中国近年来所发生的各类灾难事件:2008 年的三聚氰胺毒牛奶丑闻,1994 年的克拉玛依大火,2010 年疑点重重的钱云会死亡事件……考虑到中国电影长久以来对现实只能选择隐喻或规避,而不敢跨域雷池半步的情况,这部短片的辛辣讽刺让人感到震惊。这部短片毫不掩盖其强烈的批判语调,同时作者也没有刻意为博得西方观众的理解认同,而在片中加入任何陈述性的语言。甚至这部短片的作者是谁也还是一个谜(译注:导演王波),然而我们可以从其美学特征上推断出,YouTube 上还有其他几部短片亦出自其手,其中最早一部甚至可以追溯至 2008 年。 考虑到当今中国动画电影艺术家们都还年轻,当下这股中国动画电影势力的兴起,很大可能只是一股更大更强的潮流的前奏,另外还需补充的是,遍居世界各地的中国动画影人也开始加入到其中,由加拿大国家电影局(ONF)合作制片、定居法国的中国年轻女艺术家魏荷芳的处女作《贵妃醉酒》,就让人感到好奇与期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