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策展——关于首届独立动画双年展

时间:2012-12-26 17:11:53 | 来源:艺术中国

展览>

文/何金芳

去年,当时我还在《画廊》杂志工作,向关注新媒体艺术的张小涛和王春辰约写专栏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会与独立动画发生联系。可是,冥冥之中,一切似乎已注定,这竟然成为举办独立动画展的重要缘起。随后,一系列的讨论、思想的碰撞以及各方面的合力之后,终于促成了“首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这当中不乏组办方的大力支持,但更重要的是独立动画在思想、技术与观念上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获得大家首肯,促成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展事。

展览缘由

在当代艺术这棵大树的谱系当中,独立动画分属于新媒体艺术的枝干之下,是当代艺术枝干的枝干,没有被充分关注到,但他占据重要位置,极为敏感。在很多大型展览里面,或者新媒体艺术展览,有个别独立动画作品参展,但很少以独立单元的方式出现。这种情况与繁荣的当代艺术似乎有点反差。在风涌云动的90 年代早期,巫鸿先生指出,“‘当代性’最常见的和最直接的视觉表现是对新颖的(对中国来说)艺术媒介、素材和体裁的采用。⋯⋯一时间,装置和行为成为当代中国艺术最热门的两大艺术形式。在 90年代的中国实验艺术和电影中,90 年代的实验电影也往往故意摒弃前期电影中人为的‘术性’编排,他们那种非预先设计的、即时记录真实生活的风格,同他们的独立制作以及小型摄影机和数字化技术的普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是尽管这样,独立动画还是未能和其他艺术形式同时发展起来。当然动画艺术创作也会受具体物质条件的影响,需要设备、技术各方面的配合。也许这是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但彼时的西方,动画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创作手法,各种各样的动画电影节开展得如火如荼。法国安纳西动画电影节早在 1960 年就成立了,是世界最早的动画电影节;荷兰动画电影节成立于 1985 年,已经是世界最重要的动画节之一,为很多独立动画艺术家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如刘健所言,他和其他几个做独立动画的艺术家都是从那里出来的。因为在国内缺乏平台,缺乏重视,他们只能往外跑。因此,出现了中国很多独立动画作品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情况,在国外获了奖,国人才得以知道,反过来才引起国内的关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文化观念的落差,一个勇于创造时代文化的国家,要积极发展新的文化语言。

所幸的是,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之下,仍然有一群热爱独立动画的艺术家,他们热情地、顽强地、独立地生长着。一部几分钟的作品,往往需要付出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是经历过几千、几万张的手绘图稿之后才完成的。孙逊的《21 克》是他及其团队历时 4 年完成,刘健的《刺痛我》足足画了十几万张手稿,这种艰辛和寂寞是可想而知的,可是这一切没有减弱他们对动画的追求,反而创作出了很多思想性深刻的作品。周啸虎早期的《蜜糖先生》、卫诗磊的《电梯一日》、孙逊的《21 克》,吴超的《追逐》等等作品,他们以看似简单、卡通的形式,却很智慧、很幽默地将了社会一军,让你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体会到世间的人情冷暖、尖酸刻薄。由于独立动画一直以来缺乏足够的关注,现在很多重要的资料和记录都呈零散的状态散落着,很不利于当代艺术的完整研究。因此,如何进行梳理和记载,就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我们发起举办独立动画的展览,恰恰希望从史学的角度出发,把散落的动画文献像珍珠一样串起来,给后人提供一份客观、真实的数据和文本,让独立动画能得到更充分的认识,这就是我们的最大愿望。

展览体系

有百年历史的威尼斯双年展,已成为威尼斯城市的文化名片,30 多万的参观人数,让城市成为最大的赢家。其成功的模式,让其他城市竞相效仿,现在全球有已 300 多个双(三)年展,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新概念也层出不穷。如 10 月份刚开幕的上海双年展比原来的规模扩大了 3 倍,而去年拉开帷幕的广州三年展提出前所未有的概念:三年展展三年。相形之下,50 多个艺术家参展的独立动画双年展犹如小家碧玉,

以致有人质疑:这么小众的独立动画能 hold 得住一个双年展吗?其实这种问题早在我们的意料当中。首先要了解双年展的意义,所谓双年展在内核上应该体现当代艺术在当下社会环境和意识形态下的生存状态,是一种带有文献性、当代性以及国际性的定期展事,对某个国家、城市的文化标志有着重要意义。双年展不仅仅是一次作品的集中呈现,更重要的是承载了我们对时代的思考、人文的关怀和文化的追求。众所周知,深圳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城市,向来以设计、创意著称,而富有创造性、高科技的动画艺术,与此形象不谋而合,对塑造城市品牌有锦上添花的作用,而且带有前瞻性;其次,目前这种庞大体制的问题已成为双年展的主要病垢,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社会分工越细越好,专业化是未来的走势,因为历史的构成是具有纵深感和横向度的。这种细分的好处是可以在一个经度、纬度上深入研究,把根扎得更深,从而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展现才华。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电影节是在威尼斯双年展的基础延伸出来的,已经成为威尼斯城市重要的文化品牌。诚然,能否形成这种蝴蝶效应,还取决于展览本身的学术含量和整体效果。第三,双年展的意义在于是否具有某种前瞻性,是否能提出某些学术问题,对当代艺术的整体发展是有建设性意义的。独立动画虽然小众,但也是当代艺术一种重要的表现媒介。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 DV设备、技术的普及,将会对他们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深入研究对当代艺术的整体发展也是非常也意义的。

展览特点

作为首届独立动画双年展,我们对艺术家的挑选是比较谨慎的。代表性以及独立性是两个重要标准,代表性是指其作品最能体现、代表艺术家的想法,在其发展轨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而独立性除了指精神和资本的独立之外,也含有实验性和先锋性。这样既保证了展览的质量,又有活力,两者兼而有之。此次参展艺术家约 55 个,平均年龄 30 多岁,可以说是一个很年轻的双年展。从他们个人的创作发展过程,可以发现一些很有趣的现象,除了 85 年之后出生的那些艺术家(如雷磊、冯薇、王茜濡等)本专业是动画或数码艺术的,其他很多做独立动画的艺术家都是不安守分的,大部分从其他专业移情于动画的,尤其是版画专业,移情别恋的最多,如孙逊、唐茂宏、吴俊勇、王海洋、黄洋、包建等都是从版画系毕业的,而陈邵雄、刘健的本专业是国画,张小涛、缪晓春则是从油画转向动画的。过往的经历,在他们的作品留下了明显烙印,形成他们独特的个人风格。而手绘,不论是木刻还是水墨、圆珠笔,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绘画的情结。也许这正是动画的魅力因为融合了绘画、摄影、声音以及数字技术等各方面的综合艺术,其独特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实在让人迷恋。由于每部片子的制作周期比较长,基本需要一年左右,如果把参展的 100 多部作品的制作时间加起来,相当于一个世纪了,可见艺术家们的毅力和恒心。

曾有艺术家戏称,办个展就像结婚一样,耗时耗力。而群展,就像一个集体婚礼,策展人不仅是证婚人那么潇洒,还要看场地、订酒席、写喜帖、邀请嘉宾,甚至还要协调新人的情绪、双方家庭的意见。作为展览策展人,确实感受到了压力,不光是来自展览事务的压力,更重要的是来自各方面的期待。生命的意义在于承受,不管是欢乐还是痛苦。所幸一路同行的还有王春辰、张小涛、吴秋龑,曹文倩、周小园,以及华侨城的张含和明恋等人,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和状况,但大家都怀揣着理想和热情,勇往直前。感谢团队的全力配合,为谱写独立动画的历史作出贡献。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