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展览

将艺术进行到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11-12 13:39:44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张晓刚

最初认识艾敬还是源于她的歌声,只闻其歌未见其人时,我觉得她一定是个十分单纯的女孩。她有着一副干净、纯粹的好声音,有着一颗灼热追求梦 想的心。《我的 1997》,是艾敬当时轰动乐坛的一首原创歌曲,至今人们谈到艾敬,还是会记起它。我当时也被这首歌深深地打动,歌中讲述了她成长的 生活经历,同时也映射了她内心的真实写照。一个东北女孩为了梦想也好,为了爱情也罢,一直想要去香港找寻她的爱人,实现她的梦,就是这样一个单 纯的声音、简单的故事让我感受到小女孩对梦想的极度渴望与大胆追求,从此我记住了“艾敬”的名字。我一直对坚持原创的歌手情有独钟,艾敬正是这 样一位略带摇滚范儿的都市民谣歌手。那会儿,我彻头彻尾算是她的忠实粉丝。原来在四川,我买了很多她的磁带,经常在画画的时候听她的歌,很有感觉。

1998 年北京的阿仙蒂酒吧,那里正如印象派画家云集的“盖尔波瓦咖啡馆”一样,是当时艺术家经常聚会的小场所。画家、歌手、诗人、作家在这里 把酒寻欢、畅所欲言、思想碰撞。在那里,我和艾敬的真正相遇了。和艾敬接触后,我慢慢发现这个女孩除了和她的声音一样纯真、热情以外,内心还十 分执着,事业心很强,对自己的梦想、对自己喜欢的事情一直坚持,从不轻言放弃。也许这份执著让艾敬走得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她不像普通流行歌手 那样一味迎合大众的口味,而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趣味。

我初识艾敬的那段日子,她正处于创作上的低谷,生活上也有些不如意,但她依然很乐观。有一天,艾敬拿给我一册涂鸦本子,都是她平时随便画着玩的, 我觉得她很有天赋,画得很有感觉,充满幻想,表现性强。她说想画画,要当艺术家。最初我只当这是个玩笑,觉得小女孩三分钟热度而已。没想到艾敬“当 真”了,又一次让我见证了她的认真与执著。

1999 年至 2000 年,艾敬经常来我工作室画画,颜料、画布、工具都是现成的,只要她没事,就会来画着玩。我偶尔也会教她一些绘画技巧,尤其是 色彩上的处理。最初她学习我那种“理性绘画”,一层一层地画,画面带有一丝甜蜜与浪漫,很小女人的感觉。虽然她没说,但我知道她恋爱了,那种喜 悦的感觉是可以从画中感受到的。艾敬确实在用“心”画画。她很有主见,也善于思考。艾敬在国外经常给我打电话,谈对某件事的感受与看法,我也经 常鼓励她将这些人生的体味与感悟转化成艺术语言,将其融入创作。后来,她与艺术越来越密切,从租工作室,到真正开始创作,这份执著让她的“艺术家梦”越来越近。她在美国的长期生活对创作影响很大,她的审 美趣味也偏西化。我记得当时艾敬最喜欢吉斯 · 哈林(美国最受欢迎的涂鸦艺术家),而且很长一段时间独钟情于此人,她也认真研究和学习了他的技法。 从音乐到当代艺术,艾敬的“华丽转身”让我惊喜。虽然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但两者之间确有共通之处,艾敬希望用一种国际化的语言与方式 去做音乐,做艺术。她的音乐,虽然歌词是中文,但从编曲、音乐风格,乃至整体包装都很国际化;她的当代艺术,虽然骨子里仍逃不出中国人的思维模式, 但作品语言风格愈趋国际化,观念性强,偏爱宏大主题,也许这就是东方人理解与诠释的国际化趣味与标准,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有趣现象。

艾敬小小的个子,体内却蕴含着一颗强大的心,强大到无人能撼动。从单纯、乐观、少不更事的年轻女孩,到事业心强、颇有主见、懂得思考的成熟女人, 我见证了这段时期她的成长与艺术的蜕变历程,但始终如一的是她内心的执著与坚持。希望艾敬带着她这份执著,将艺术进行到底。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